江苏省海安高新区孙庄小学 谢海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之道,德为先,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自身的学科领域实践德育教育呢?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所编选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为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为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提供了实用且高效的材料。例如,第十一册教材安排了“触摸自然”“革命岁月”“保护环境”“艺术之美”“走近鲁迅”等8 个主题单元,教师充分钻研文本,用心捕捉其中的德育渗透点,将语文与德育进行无缝对接,效果不言而喻。学习《草原》,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感情朗读中,祖国壮美的山河愈发清晰可感,蒙汉两族的情谊愈发动人心弦,心底的民族团结之情也愈发强烈;学习《开国大典》,学生在探寻点面结合写法的同时,作为中国人内心的自豪与骄傲油然而生;学习《桥》,学生读课文、议人物,不知不觉一颗无私的种子在心底萌芽;学习《京剧趣谈》,引导学生写一写家乡的海安花鼓,在练笔的同时更增添了一份家乡自豪感……
在教学中巧用教材,无痕渗透德育,可以使我们的教育更加鲜活生动,学生在习得课本知识的同时,稚嫩的心灵也得到了一次感召和洗礼,真正达到了一种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优秀书籍的魅力是无穷的,热爱读书的孩子能从中汲取一种道德的力量,不断净化心灵、提升修养、完善人格。零散的书籍就像颗颗散落的星星,不说话却发散着迷人的光辉。统编教材更是大力倡导学生多读书,读整本书,在教材中特地设立“快乐阅读吧”。笔者在班级里大力开展“摘星行动”——比一比谁读的好书更多!早读课上,我们以诗歌开启美妙的晨光。唐诗宋词等经典诗文带领孩子们在浩瀚的诗海中遨游,感受汉语言的无穷魅力,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让传统美德根植于他们幼小的心田。“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警醒大家要珍惜时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孩子们读到了满腔的爱国热忱;“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孩子们感悟到实践的重要……午餐后,我们用故事度过午后时光。《青铜葵花》让孩子们感动,更让他们明白什么是人生,什么是苦难,什么是大爱;《鲁滨逊漂流记》则带领大家一起品尝了为生存而奋斗的滋味;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系列让孩子们嗟叹的同时重新审视动物……那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发人深思,或逗人捧腹大笑,或让大家争论不休。语文课上,新课教授结束,教师可以趁热打铁,学《刷子李》,介绍冯骥才,推荐他的《俗世奇人》;学《少年闰土》,就介绍鲁迅和他的《故乡》……“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让学生的心随着一行行文字激荡、飞扬,让学生眼前的世界变得辽阔与深远,让学生得到情感的熏陶、道德的引领。
教师应该积极依托优秀读物,为学生的精神领域再打开一扇窗。班级为学生准备了“好书漂流箱”,提倡大家共享优秀图书资源。定期举行“好书推介会”,及时向学生发布好书信息,引领更多的学生走进书的世界,沐浴精神之光!每月评比“读书之星”,期待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期待着一片璀璨星光,为学生的精神底色再添亮丽的一笔!
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及时巩固德育的效果。因此,笔者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生动活泼的、富有意义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领他们从活动中体验生活、认识自我、憧憬未来。学生学完《搭石》,策划一次“发现身边的好人”活动,锻炼了交际能力,懂得了好人就是你我;学完《军神》,召开一次“名人故事我来讲”发布会,学生学会了搜集资料、处理信息,明白了什么是钢铁意志;学完《将相和》,学习小组自导自演课本剧,学生学会了分工合作,明白了顾全大局;走在街头,发现错别字,我们开展啄木鸟行动,提高了学生正确运用汉字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前几年收获时节,农村燃烧秸秆现象严重,我们撰写倡议书和公益用语,宣传环保,学生在感受文字力量的同时增强了环保意识……
多彩的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而且使德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总之,只要教者立足教材,努力发掘教材中的德育价值,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坚持以文化人,以德树人,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同时,思想道德修养必定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