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荣 崔立群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辽宁 沈阳 110122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很多专家和学者都给出了自己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是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体制、教学环境等方面按一定规律有机结合的一种整体教学活动,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形成的教育本质的反映[1]。一般来说,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含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和方法、师资力量、人才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科技的创新,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产业不断向金融行业渗透融合,逐渐改变着传统金融行业的商业模式、服务渠道、产品设计、风险控制等,使得金融行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在金融科技时代,金融行业从业人员除了必须具备基本的金融理论知识和金融职业道德素养外,还要具备开放、共享、诚信、敬业、创新、普惠的现代金融理念,以及较高的外语、计算机水平等综合素质。
金融科技是将新生的或创新的技术应用于金融服务中,并开发出新的商业模式、应用、业务流程或是基于新生或创新技术的产品。这就需要金融行业从业人员同时掌握金融知识和相关的科技知识,并能将两者有机融合起来,深刻理解金融和科技结合背后的商业逻辑和业务规则。未来,金融行业对既懂金融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需求缺口会很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倡议逐步推进,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我国的金融行业也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行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熟悉国际金融市场的交易规则,能够敏感地捕捉到国外金融科技领域的最新发展变化,并能将这种变化与我国的金融市场实际有机结合,进行有益的创新。因此,未来金融行业需要的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型人才[2]。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客户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出现了个性化、差异化的趋势。金融机构需要对客户需求进行精准分析,并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而不能只是提供传统的存贷款等标准化金融服务。这就要求金融行业从业人员具备银行、证券、保险、理财、信托、风险控制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储备,能够熟练处理相关业务,对市场和经济发展趋势有良好的观察力和洞察力[3]。因此,未来金融行业更加需要这种多种知识储备的综合型人才。
面对金融科技时代金融行业的发展和变化,经济类院校金融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与金融行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动态需求不吻合。
多数经济类院校金融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比较固定,基本都是一些传统的金融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而且比较偏重银行类的业务课程,缺乏动态的更新调整,培养现代金融理念和思维的专业课和拓展课较少或几乎没有。这就造成了学生走出校门后,发现所学的理论和技能与金融行业的现状不吻合,从而难以适应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变化。
面对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传统金融行业的信用环境、业务模式面临着重构,这就需要金融管理专业的教师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随时将最新的发展变化融入相关的教学内容中。虽然经济类院校的教师大都符合双师标准,但是面对具体金融业务内容、工作流程的变化,也要与时俱进。除了专职教师在金融科技领域知识储备的不足外,经济类院校也很难将企业和行业专家真正请进课堂,给学生带来真正前沿的指导实践的课程。适应金融科技发展的专业师资队伍匮乏是制约经济类院校金融管理专业发展的一个因素。
目前,金融管理专业的教学仍旧以课堂面授为主,有些实践类课程有配套的教学模拟软件可供学生操作和实践,但从总体上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比较陈旧。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高校转为线上授课,开始更多地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但多数课程只是将线下授课的内容和方式复制到了线上课堂,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面授教学方法最大的问题在于以教师为主,学生只是在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学生缺乏参与感,没有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金融科技时代,金融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很多新的业务知识和工作流程需要在工作岗位上进一步学习,这就要求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而旧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无法达成这个目的。
经济类院校以培养技术技能金融人才为主,因此实训和实践教学环节尤其重要。虽然多数经济类院校金融管理专业建立了金融业务实训室,但是实训软件的仿真程度以及与现实业务的吻合程度都比较有限,这可能会造成学生所学与金融行业的现实情况脱节。由于经费和硬件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多数经济类院校很难建立起真正的金融科技资源平台,所以学生对金融科技的学习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不能对金融科技的实践进行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练习,使得学生走出校门后无法更好地适应金融科技时代对金融人才的要求。
目前,经济类院校金融管理专业的课程考核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考试更多的是考核课程的知识点,但是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技能、分析能力等方面的考核占比较少,甚至缺乏这些方面的考核措施,造成很多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了知识点,而没有形成知识体系,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很多经济类院校都规定毕业生双证率要达到一定的标准,但在实际执行时还是面临一些操作层面的问题。另外,金融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对口率的统计也缺乏统一的标准,对于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满意度跟踪调查也缺乏普遍性和持续性,使得经济类院校难以掌握真正的人才培养质量水平。
在金融科技时代,金融行业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需要金融从业人员具备现代金融理念和金融思维,了解最新的技术手段,时刻保持对金融行业变化的敏感度,这就要从课程体系入手,使得课程体系的设置更加符合现代金融市场的要求和变化。除了基础的金融专业课程外,金融管理专业还应增设一些金融科技领域的拓展课程。这些拓展课程不一定非要采用传统的学期或学年课程的授课方式和教学标准,可以采用诸如讲座、线上资料学习、金融科技企业参观实践等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对于数学、计算机技术、数理统计等难度较大的知识模块可以简单介绍,重点放在理解金融和科技结合背后的商业逻辑和业务规则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金融理念和金融思维,还有对具体业务的处理方面,尽量拓宽学生的金融视野。此外,金融行业发展变化比较快,金融管理专业的课堂体系必须具备一定的弹性,形成动态调整机制,随时根据金融市场的情况调整课程,不能僵化固守、一成不变。
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只有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才能打造出合格的金融人才。要适应金融科技时代的最新要求,教师首先要有一个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主动学习的意识,不能只停留在讲旧课、讲固有的教学内容的层面。教师本身应勇于挑战自己,求新求变,去适应金融行业的变化,然后才能把新的知识、理念融入教学内容中,传授给学生。学校也应该给教师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让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去金融行业一线工作岗位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新的业务流程,这样教师才能在授课中有所创新,跟实际接轨。此外,在提高专职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和素质基础上,还应把金融科技企业的专家请进来,指导实践课程或定期讲座,以弥补专职教师的不足。
课堂面授仍然是经济类院校教学模式的主流。如果把课堂面授比喻为大餐主菜,那么线上教学、微课等方式就是配菜。只有主菜没有丰富的配菜,一顿大餐也会变得索然无味。因此,金融管理专业在教学方面要注重创新教学方法,以丰富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例如,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让学生在线下自主学习,在课堂上由教师引导学生对自主学习的内容进行交流讨论,并给出权威解释;由教师布置一个作业题目,让学生分组在网上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总结、归纳,然后在课堂上由各组学生进行汇报演示,教师进行点评;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组织部分学生去金融科技企业实地参观考察,或者将金融科技企业的一线工作人员请进课堂,进行授课或讲座,然后让企业专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等等。总而言之,教师应尽量动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金融行业的变化,有更好的自我调整能力。
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通过产教融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金融科技时代,经济类院校应主动对接行业和企业,提高企业参与金融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企业的产品案例、技术手段搭建金融实训资源平台。一方面,可以使经济类院校的实训内容更贴近金融行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也可以由企业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实习岗位和就业机会;另一方面,经济类院校也可以借此与企业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力所能及地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也可以向企业输送优秀的学生,减少企业招聘和培训的成本费用,从而实现双赢。此外,地方政府在推动产教融合方面也应发挥应有的作用,帮助金融企业和地方经济类院校搭建合作平台,实现政府、企业、学校的联动效应。
相对成熟完善的人才培养评价标准能够准确地反映出经济类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在金融科技时代,技术技能型金融人才的规格应该是具备基本的金融知识和技能,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具备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环境下的金融业务处理能力,同时拥有现代金融理念和一定的数据科学思维[4]。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围绕人才培养规格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评价标准,要包含1+X证书(证书种类)、实践能力、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文字综合能力和分析能力、就业对口率、用人单位满意度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