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河南省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

2021-11-24 00:30方伟磊河南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1期
关键词:河南省载体制造业

方伟磊 河南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一、河南省制造业现状

河南省有着较为齐全的制造业体系,目前全省的制造业以能源制造业为主,其他制造业为辅,这是我省制造业的基础结构。本文将从制造业产业结构、制造业法人单位数、制造业资源使用状况这三个方面来描绘我省的制造业现状。

(一)制造业的产业结构

2018 年,我省的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2 038.56 亿元,生产总值为49 935.90 亿元。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4.13%。重金属冶炼、化工、装备制造、纺织、汽车、食品制造六个制造业实现了增加值13 730.02 亿元,对我省工业贡献增长率62.3%,比去年提高了7.6%。高新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4 650.13 亿元,增长21.1%。从这个占比结构可以看出我省的能源制造是主体,高新技术制造占辅导地位。

(二)制造业法人单位数

2017 年我省制造业法人单位数为124 077 个,法人单位总数为964 944 个,占比12.85%。制造业企业个数影响了制造业的人才规模,人才的规模决定了全省的生产技术水平。2018 年,我省制造业科技项目个数27 603 个,全国各省的平均水平是42 466 个,我省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5%。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我省的制造业法人单位数量偏低,有待提高。这个数量直接体现了我省制造业的企业数量,企业数量是制造业发展壮大及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转型的基础。

(三)制造业资源使用状况

2016 年,我省制造业焦炭消费量为3 045.90 万吨,比2015 年同期增加202.38 万吨,制造业能源消费量为23 226.52 万吨标准煤,比2015 年同期减少493.42 万吨标准煤。同年,我省能源消费最大的四个制造业为黑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化学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共占全省制造业能源消费的67%,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我省能源能源消费量占制造业能源消费量比重较大,而且重金属冶炼制造业的能源消费量大,这必然导致环境污染的问题。

上述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我省制造业的现状。总体来说,我省制造业体系较为齐全,制造业法人单位数较多,制造业科研项目较少,地域全国平均水平,制造业资源使用方面,焦炭消费量很大。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学科之间的融合状况进一步发展,诞生了许多新学科,科学技术持续进步。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高性能集成电路和云计算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代表性成果,广泛应用到其他领域包括制造业领域的速度越来越快,推动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壮大。

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河南省制造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要素整合能力不强,融合深度不够

虽然河南省有着较为齐全的制造业基础设施和不断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但是这两方面的协调性不足,这是制约制造业体系完善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现象上看是制造业企业研发能力的不足,制造业所需人才数量、质量和资源配置的问题,包括在要素整合方面还有一些不合理的规定。这些规定限制了要素的自由流动,目前还没有形成有利于制造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信息技术创新机制,目前还没有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发展密切结合的创新体系。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后的激励措施不完善,创新成果在转换方面受阻,知识技术环节与产业环节没有紧密联系,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成果进入不了制造业行业现象普遍。比如说人工智能的自动驾驶目前还无法进入到汽车制造业行业中去。政府对于科学研究资金的干预十分浓重,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制造业的融合,涉及到多方面的要素,资金人力资源难以得到有效配置;另一方面是人才无法在行业融合的时候得到充分发挥。在我省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先进制造业发展地区的人才往往来源不断,但是我省人力资源在体制、区域、产业间流动的障碍有很多。

(二)产业配套设施和载体建设不够完善

制造业园区是制造业相对密集的区域,园区作为制造业一种新型的组织生产形式,对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尤其是生产配套设施的通讯方面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通讯网络构建的滞后性,制造业园区的通讯网络不一定能做到覆盖整个制造业园区,对两者的融合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载体的建设为两者的融合发展提供了保障,然而载体体系的建设涉及到的内容很是宽泛,河南省各地的发展程度和经济基础有差别。但是政策对载体的考核指标是一致的,这样做虽然使政府考核变得比结合各地发展条件来评价简单,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制造业载体建设受到当地政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这是导致了制造业载体体系建设的不完善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个原因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导致的载体的不完善,有些地方的制造业在布局的时候没有和区域的优势互相协调,最终导致的载体建设不完善。

(三)区域竞争压力大,同化现象严重

从河南省制造业的发展状况来看,不同区域之间的同化现象严重,竞争压力大。由于全省各地资源的情况类似,不同地区之间制造业结构相同。各地区之间的互补性较差,各地区之间缺少协同发展,不同地区之间争夺项目和资金的状况也有发生,竞争压力很大。除此之外,不同地区政府纷纷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扩大投资规模,优先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这些行业。这样做不仅增大了制造业产能过程的风险,而且增大制造业的结构转型升级的难度。这样做给各地区之间分工合作以及完善产业链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由于大家都发展同样的东西,最终迫使企业定位在产业链的低端,企业不得不降低价格来维持市场,最终的体现是全省不同区域之间的竞争压力更大。

(四)融合发展模式单一,消费品个性化不足

信息时代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开启加速了经济以及全球化进程,而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入探索变成一种趋势,新的价值链的产生,意味着新的生产发展模式。在国家提倡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背景下,河南省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发展上升到了全省战略性思维的高度。而全省的融合发展模式体现在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制造业中去,应用方式比较单一,比如说机器人领域,暂时只应用在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中,在计算机通信领域就没有什么应用,没有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融合发展不仅仅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业,而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平台,让两者深度融合。

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河南省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一)树立融合发展理念,增强要素整合能力

众所周知,学科与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存在巨大的潜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河南省制造业作为学科和产业的代表,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创新是这次工业革命的重点。新一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尖端科学技术,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两者的融合发展决定了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制造业的地位。河南作为中国的制造业大省,更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针对全省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要素整合能力不强,现提出以下建议:首先提高制造业的产业组织能力,充分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成果。例如工业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感知技术,最终实现制造业企业在购买原材料、组织生产、产品销售以及结算等方面的智能化,实现企业多层次构造,全方面发展,达到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协同方面的高效性。其次是一定要树立融合发展的理念,制造业的发展不仅仅是制造业的发展,更有和其他产业融合的发展,这样的融合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会使产业的发展得到升华。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制造业设备改造为重点,全面推进两者的融合发展。

(二)加强制造业载体建设,完善制造业配套设施

载体作为制造业发展的基础,需要不断加强建设。另外需要在资金和专业人才方面需要给予充分的支持,这样才能为两者的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坚实的保障。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载体建设,推动智能化制造业工厂的产生是加强载体建设的最终目标。要想完成这个目标,就要完善制造业配套设施。尤其是通信网络方面的配套设施,这是能否建成智能化工厂的重要因素。河南省应该重点推进互联网+智能工厂项目的实施,以生产过程智能化和价值链链条体系的融合创新作为项目实施的重点,建设几个有代表性的智能化工厂。实施智能产业园构建工程,加强产业聚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在制造业领域全方面推广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成果,推动制造业智能化的转型升级。支持全省各地区根据政策构建融合发展的产业基地,最终实现制造业发展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和良好的载体基础。

(三)差异化推进各地区融合发展

针对河南省竞争压力大,地区同化严重的问题提出的建议是差异化推进全省各地区融合发展。全省不同地区应该结合当地的资源状况和实际情况来谋求制造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不能走向趋同发展的道路,趋同化必定影响发展进程。如果不结合实际情况,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问题。具体措施是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成果,推动制造业生产过程流程化。以钢铁为代表的一批重工业应该推广三网融合、智能感应、大数据分析这些新一代信息技术,最终实现制造业生产过程智能化。除此之外,还应该推进装备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通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来实现生产商、中间商、销售商和使用者之间的紧密联系,这样就会有远程沟通和在线监测等功能,实现了产业的增值服务,最终将推动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四)培养多元化融合,定制个性消费品

针对河南省制造业融合发展模式单一,消费品个性化不足提出的建议是根据客户需求,加强个性化定制。充分利用现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互联网、大数据等收集到的消费者信息进行数据分析。以消费者的需求为核心,开展个性化定制,争取做到最终产品和客户需求的相统一。加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通过消费者的使用反馈,来改善产品,最终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根据市场需求来制定销量,根据产品需求来寻找消费者,最终实现产销对路和产销平衡。

猜你喜欢
河南省载体制造业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TiO_2包覆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创新德育教育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