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喜静 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目前从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多数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使得企业的资产转化为了国有股份,然而少数企业经过混合所有制改革,仍然是国有绝对控股。虽然在改革阶段一直强调要推动政企分开,将企业的经营权下放给企业自己,但是相当一部分企业始终没能摆脱行政管理的束缚,企业经营方向依旧受政府所主导。此外,从人事任免的角度来看,一些国有企业单位依然保留了一定的行政级别,企业高管同时还在政府任职,期间相互调任,没有做到政企分离,这就容易导致企业内部人控制局面。在国有资产的监管过程中发现,政资不分的情况十分常见,国资管理体系不完善,政策上下不统一,部分行业监管范围不当,存在越位现象。例如曾有媒体曝出国资委在中钢集团负债千亿时,还通过与银行沟通等措施对其出资支撑了200 亿之巨,这正是政企不分现象的体现,行政过分干涉企业自主经营,相当部分国企依旧屈居于保护伞之下。总之,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同时由于监管的不当,使得部分国企很难找准其市场定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在国企改革的前期,由于受到生存压力的威胁,企业和员工积极主动的推进改革,这就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内在动力,最终使得企业经济效益和员工个人利益实现了共同增长。然而,这也使得一些成功壮大的国企现阶段依旧沉迷于享受过去几十年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利益,对于国家近年来出台的各项改革措施保持观望态度,尤其是那些长期居于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由于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一直享受着大量的市场资源,遇到新出台的政策时,害怕失去竞争优势,不愿主动推进改革,缺乏动力导致改革进展缓慢。尽管随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逐渐推进,垄断行业中的一些竞争性环节开始在市场开放,但是依旧有大量的非自然垄断环节未开放,这使得其他所有制资本在其投资过程中,没有足够的发言权。此外,一些国有企业员工受到薪酬福利的刺激,引起离职潮,导致了国企内部结构稳定性受到挑战,进一步削弱了国企的内部改革动力和人才流失,使改革进展十分缓慢,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据统计在2018 年底到2019 初的一个月以内电力系统就有14 家企业24 位高管辞职,仅国投电力离职人员就包括其副总经理、监事会主席、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等高管。
有效的监督管理保障了国有企业能否有力地参与市场经济竞争。目前,部分国企内部监管措施不到位,监管职能缺失。一方面,监事会成员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很难对企业的高层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过大的权利使得个人私欲不断增大,增加了贪污腐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来自国有企业外部的监督也缺乏完善的监管政策和法规,一些国有企业利用政策漏洞逃离监管,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损失。同时,监管部门对于国有企业的惩戒力度和责任追究不够严厉,导致部分企业反复游走在法律的边缘。
目前,很少有国有企业能够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大量的核心研发一直依赖于国外,如果国外企业在源头上切断了国有企业的核心研发,会给国有企业甚至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首先,相当部分的国有企业依旧从事于传统产业,这些产业通常附加值很低,同时又加上相对落后的生产技术,原料和环保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下降。因此,已经开始了对此部分企业的布局结构进行优化,例如宝钢武钢的重新组合,南车和北车合并以及国电和神华的重组等;其次,与国企的技术进行更新升级相比,国有企业更愿意选择扩大产业规模来取得效果。这些经营管理者的保守理念认为,与其将资金投入到时间长且风险大的科技研发中,不如扩大生产规模立竿见影。尽管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已经意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但是相较于国外的优秀企业,目前的改革力度依旧不够。最后,国有企业对于人才引进的政策仍旧需要改进,一方面科技人才队伍需要补充,另一方面要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模式,保证人才队伍的斗志和激情,加快科技研发进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重视加强,但是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依然有待加强,部分国有企业中,党委领导制度依旧处在边缘位置,甚至在一些企业中被当做一个空头部门。此外,在已经开展党建工作的国有企业中,同样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党建工作的开展方式落后单一,没有跟上时代发展要求,不能及时的根据时代进步和企业发展脚步进行调整;党建工作纪律不够严明;党建工作的开展和企业的经营管理步调不一致,导致国有企业内部治理不顺,运行受阻。归根结底,党组织的核心作用仍需充分落实和发挥,以进一步将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核心优势发挥出来。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就是混合所有制改革。股权多元化的改革解决了许多子公司国有控股一股独大的局面,对国有企业进行针对性的划分,因企施策明确指出哪些领域由国有资本独资,哪些领域只允许其参与控股或者退出控股。以2017 年为例,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包括了以铁路,军工和民航等为代表的垄断行业,例如中铁总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和南航集团都提出了改革方案,联通以出让股份的方式转向了公有制相对控股。在改革过程中还应当根据母、子公司,央企和地方企业分别制定不同的方案。除极少数自然垄断行业或者与国家安全相关的行业以外,国有企业应该主动的对企业自身的产权进行多元化改革,积极主动的去吸纳社会上各类资本。同时,对于民营企业,政府需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保障力度,为其提供一个能够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解决民营企业的后顾之忧。国企和民企之间贸易界限的消除能够有力地推动双方在企业管理和发展等方面相互学习和借鉴,同时实现两种资本的优势互补。因此,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企业资本混合这一阶段,必须要深入的对企业治理结构进行调整,建立有效的混合所有制管理机制,尽快地建设起符合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
完善的法律法规建设保障了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有序开展。目前竞争市场上部分企业往往因为税收的差异而导致其站在优势或劣势地位,然而要想落实到实际政策和制度上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总之,平等公平和有效监管是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环节,要从法律的层面上对所有的参与者和投资者进行公平对待,确保非公资本不会受到侵犯,例如当税收政策对国企有利时,政府应该让私营企业也获得同等的待遇。例如澳大利亚政府早在1993 年就发布了一项《国家竞争政策》,旨在消除国有企业在与私营企业竞争时占据的政策优势。现如今,这种竞争中立的市场准则已经被欧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和相当一部分的发展中国家所采用。
目前,国有企业在遇到债务或融资问题时,相较于民营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占据了竞争优势,给民营企业带来了不公平竞争。这主要归因于国有企业在融资时主动或者被动的受到了政府的担保,普遍认为国有企业违约风险低,因此当面临债务和融资问题时更加容易解决。要想保证融资中立,就要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这对于政府部门而言任重道远。具体来说,首先,相关部门应该实施有差别的货币政策、大力支持民营企业的融资,提高对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有效性。其次,在融资服务的基础设施方面,要通过信息服务平台、股权融资平台和增信体系等方式提高民营企业的信用信息水平。最后,要降低民营企业的流动性风险,为此需要从风险、债务、政策和监督等方面继续改革,不断地完善金融服务,推动资本市场向多层次发展。
传统的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通常具备两种职能,即公益性和商业性。进行分类改革的目的是将国有企业划分为明确的类型,将商业类国有企业的公益性职能从中分离出来,然而目前的大多情况下,国有企业仍然是二者兼具。国有企业的公益性职能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政府的社会服务职能,这往往导致企业在政策方面负担过重。当国有企业在进行商业活动时,由于其活动成本是由商业和公益性活动二者同时进行分担,这使得商业性活动的实际成本更低,在市场竞争时,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占据了更大的不合理优势。针对这种情况,目前许多国家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如要求将二者的账目进行分开设立。总之在具体运作时,既要保证政府和企业之间资金账目的透明,也要保证政府提出的优惠政策和相应的扶持资金被用到了指定的公益性活动中。
实践证明企业经营的好坏在于是否能够把握好企业发展的规律,建立起与我国市场相适应的企业制度,而符合这一国情的重要制度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因此我们要沿着这一制度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前进的路没有尽头,改革也是永恒的话题。新时代下的国有企业更应肩负起国家的特殊使命,切实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坚定改革决心,将国资国企改革向前推进,让国有企业在改革的路上不断突破创新,迈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