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集萃

2021-11-23 03:14
中国名牌 2021年11期
关键词:国潮啤酒青岛

国潮正崛起

我国新消费时代呈现出十大趋势:网络消费快速增长、时尚消费成为新消费的重要动力、智能消费成为重要需求、共享消费成为充分利用存量资源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空间、体验消费成为潮流、颜值消费最富发展潜力、健康消费成为基础性需求、文化消费成为提高国民素质持久内容、安全消费成为最基本和最迫切的需求、定制化消费广受消费者欢迎。

国潮新消费是植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较强时尚感和较高品牌价值的新消费业态,是我国新消费时代的生力军,具有较强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国潮新消费顺应了新科技革命引发的消费变化大趋势,契合了国际国内双循环战略、品牌强国战略、文化强国战略等国家战略,是我国应对各种挑战的重要手段,应当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制定战略规划,完善扶持政策,营造良好环境,使其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文化IP让文物走进人间烟火

“国潮”出现十余年,已经成为主导我国消费市场的重要力量。其中,文创IP无疑是国潮最直观的表现形态之一。故宫博物院通过展览展示,让很多文物活起来了。比如春节的年夜饭、皇帝每年元旦在寿康宫书写的场景、皇帝的文房四宝、春节才能拿出来的和田玉碑、给孩子的压岁钱、五个皇帝所写的五个福字等。同时,故宫博物院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年轻人进行互动,比如数字沉浸式体验展,人们在体验展中可以揭福、看花开花落、听京剧、堆雪人。故宫博物院还为展览进行了上百组的文化创意产品展示,让观众可以把故宫文物带回家。

今天有越来越多原本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文化宝藏借由文创,以活灵活现的姿态走入了人们的生活。我们这一代用勤劳的双手、社会共同的支持,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交给了下一个600年。

国潮审美引领中国品牌焕新机

随着中国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很多品牌通过审美提升,从而焕发了新机。如说花西子等品牌,其出产的很多产品既符合中国文化的审美,又很受年轻人喜欢。

中国企业正逐渐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品牌。国风美学和国潮品牌是其中的新势能。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国潮和国风代表品牌走向世界。

中华老字号要守正出奇

国潮是一波消费浪潮。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民族情怀开始复归,国产品牌因此崛起。而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国潮,中国消费者愿意给老字号一个机会。当下,企业不能盲目地进行品牌年轻化,而是需要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采取不同的策略,关注适龄消费人群和即将适龄的消费人群。

创新的关键是守正,因为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创新,实质是向市场、向消费者传递自己的好、自己的正。每个老字号品牌都应该找到自己专属的道,所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创新消费场景 赋能美好生活

百年品牌年轻化,是要在消费者心目中重塑一个百年企业。青岛啤酒主流产品非常丰富,这些产品都是基于当下消费者的审美以及未来品质化的要求而设计的。

与此同时,啤酒已超越了本身的产品属性,购买不同产品体现着消费者的品位和个人价值。很多人认为红酒是最有文化的消费,其实啤酒的文化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它不但是酿造技艺的体现,更是历史文化和美好生活的载体。

青岛啤酒为消费者创造了多种场景。比如在青岛啤酒发源地打造的青岛啤酒博物馆,如今已经累计接待了1000万游客,成为啤酒爱好者的打卡胜地;近年,迅速拓展的生活社交场景——青岛酒馆,打造啤酒社交空间,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如今已经发展到260多家门店,覆盖60多个城市;拥有系列创意度假场景,如精酿啤酒花园、诗酒山海民宿、啤酒休闲驿站等,覆盖24小时全方位啤酒主题休闲体验,让所有体验的客人乘着海风而来,枕着酒香入梦,沉浸式享受青岛啤酒带来的“自在时光”。

重新定义中国品牌

文化符号是“点石成金”的魔方。国潮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演绎。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如今的中国制造品质已有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不再是廉价的代名词,中国制造开始和精品、品质划等号。其中华为、小米等中国品牌在世界上崛起,让更多消费者拥抱中国制造。中国品牌的影响力日益彰显。

中国品牌想要在国潮中有所作为,就应该是“以匠心造品牌”:需精益求精,要把简单的事做到不简单;需要将品质、服务以及内在价值挖掘出来;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让企业拥有自己的灵魂,与消费者共鸣、共振;也要顺应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的变化,在数字时代,企业想要拥有核心竞争力,一定要有數字科技“硬”支撑。

猜你喜欢
国潮啤酒青岛
让国潮成为时代的主流
MADE IN CHINA
MADE IN CHINA
“国潮”崛起,东方IP趁势乘风破浪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哼哼猪买啤酒
青岛明月申牌?
把第一部iPhone 6丢进啤酒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Electroacoustic Music Is a "Subversion" to the Form of Traditional Music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