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脉搏波技术对SLE患者颈动脉弹性定量评价的初步研究

2021-11-23 10:17杨雅淇温军业薛红元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脉搏颈动脉硬化

杨雅淇, 温军业, 高 丽, 陈 敏, 薛红元*

1. 河北省人民医院超声科, 河北 石家庄 050051; 2. 河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 河北 石家庄 050051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多系统器官损伤,且育龄期女性患者发病较多,尤其是在SLE晚期,患者常常发生心血管病变,严重影响患者健康[1]。研究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是影响SLE患者发生心血管系统病变的主要原因,观察患者全身动脉硬化最佳位置是颈动脉,主要是因为其位置表浅,粥样硬化程度要早于冠状动脉出现[2,3]。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增厚是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出现的早期征象,通过超声检测颈动脉IMT作为心脑血管疾病临床试验的替代终点,在心脑血管疾病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4]。目前临床中常常通过动脉IMT、动脉斑块形成对动脉硬化进行评估。有研究认为,虽然超声检测IMT在早期动脉硬化监测方面操作简单方便,但是其敏感性较低[5]。极速脉搏波(ultrafast pulse wave velocity,UFPWV)技术能定量检测动脉弹性功能,展示动脉壁局部某一点弹性功能变化,属于一种无创操作[6]。本文旨在研究UFPWV技术对颈动脉SLE患者颈动脉弹性定量评估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SLE患者52例,其中男4例、女48例,年龄20~45岁,病程0.5~3年。根据《血管超声检查指南》[7]中IMT标准分为颈动脉IMT正常组[32例(IMT<1.0 mm)]和颈动脉IMT增厚组[20例(IMT≥1.0 mm)]。选取同时期在我院健康体检志愿者30例作为健康组,其中男3例、女27例,年龄20~48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2020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8]中的诊断标准;无动脉缺血相关临床症状;本文研究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风湿性免疫疾病患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病、心肌病、肝硬化患者;妊娠期、哺乳期患者;精神异常患者;超声检查形成颈动脉斑块患者。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UFPWV技术检查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法国Supersonic Imagine Aix plorer型)检查,使用线阵探头SL10-2,频率2~10 MHz,配有UFPWV条件。患者去枕平卧,维持平稳呼吸,颈部完全暴露。先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将探头放置在患者颈总动脉,进行持续的扫描,扫描范围至患者颈动脉分叉位置,对其动脉管壁的连续性、走形进行观察。UFPWV技术检查,选用UFPWV模式,探头纵切放置于颈总动脉分叉下方1~1.5 cm处,待颈总动脉前、后壁内-中膜显示清晰时,进行数据采集。给予适当加压,保持探头稳定,获取收缩期开始时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WVBS)和结束时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WVES)。PWVBS与PWVES相对应的标准差必须小于PWVBS与PWVES值的20%时,数据才可使用。每个采集对象需重复检测3次,取平均数值进行分析。

硬度指数(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的计算:硬度指数β=ln(Ps/Pd)/[(Ds-Dd)/Dd]、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Ps-Pd)/[(Ds-Dd)/Dd)]、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βP/2ρ)。其中,Ps为收缩压,Pd为舒张压,Ds为颈总动脉收缩期内径,Dd为颈总动脉舒张期内径,P为舒张压,ρ为血液黏稠系数。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三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

如表1所示,三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BMI、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颈动脉IMT正常组、颈动脉IMT增厚组患者SLEDA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三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

2.2 三组研究对象弹性相关参数值比较

如表2所示,颈动脉IMT增厚组患者Ds、Dd、β、EP、PWVβ值显著高于IMT正常组和健康组(P<0.05)。IMT正常组EP、PWVβ值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IMT正常组和健康组Ds、Dd、β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三组研究对象弹性参数比较

2.3 三组研究对象UFPWV技术参数比较

如表3所示,颈动脉IMT增厚组患者PWVBS、PWVES值显著高于颈动脉IMT正常组和健康组(P<0.05)。颈动脉IMT正常组和健康组PWVBS、PWVE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三组研究对象UFPWV技术参数比较

如图1所示,红色表现患者颈动脉壁前壁运动朝向探头,蓝色代表颈动脉前壁运动背离探头,颜色敏感程度代表运动速度快慢。

图1 UFPWV技术检测SLE患者PWVBS、PWVES值a. 颈动脉IMT增厚组; b. 颈动脉IMT正常组

3 讨论

研究显示大动脉弹性降低,是导致患者血管疾病发生以及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目前临床中关于动脉弹性的研究越来越多,尤其是在SLE等全身性疾病中至关重要[9,10]。Liu等[11]研究证实,在无症状动脉粥样硬化SLE患者中对颈动脉进行粥样硬化斑块检测,有32%的患者至少有一处位置出现局部斑块,提示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在预测SLE患者并发心血管损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2,13]。

方承隆等[14]研究显示,在SLE患者发病早期,常常伴有颈动脉IMT增厚,提示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本文研究显示,颈动脉IMT增厚组患者颈动脉常规参数Ds、Dd值增大,提示颈动脉IMT增厚SLE患者颈动脉出现扩张性血管重塑,这属于动脉粥样硬化亚临床的一种表现,随着患者血压升高,会加剧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的会出现收缩性重塑。脉搏波波速能有效反映患者颈动脉弹性,显示患者动脉僵硬度,PWV值越快说明患者动脉僵硬度越高,血管弹性较差[15]。本文中,颈动脉IMT增厚组患者颈动脉常规参数β、EP、PWVβ值明显升高,提示在颈动脉IMT增厚SLE患者中出现颈动脉内皮细胞损伤,血管弹性下降,动脉僵硬度提升,颈动脉出现早期硬化。硬度参数β代表了血管硬化程度;EP反映了动脉血管弹性[16]。刘春丽等[17]研究证实,β、EP、增大指数(AI)值与颈动脉硬化程度呈正相关,顺应性(AC)值与颈动脉硬化程度呈负相关。本文研究也证实这一观点。

本研究发现,颈动脉IMT增厚SLE患者PWVBS、PWVES值升高明显,提示UFPWV技术在评估SLE患者颈动脉弹性变化中敏感性较高。主要是因为UFPWV技术通过反映SLE患者局部某点动脉弹性功能,以20000帧频/s的速度完成图像采集,并自动计算血管收缩期PWVBS和PWVES[18-20],能够较准确地体现颈动脉管壁顺应性。但本文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样本量小及对患者观察的时间较短,需要今后更加深入的研究。

综上所述,UFPWV技术在评估SLE患者颈动脉弹性变化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在临床评估SLE患者血管壁病变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脉搏颈动脉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用心感受狗狗的脉搏
《今日评说》评今日浙江 说时代脉搏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穿戴式脉搏仪的设计
近红外可穿戴设备中脉搏波的呼吸率检测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