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角下高职院校精准实施学生资助工作研究

2021-11-23 12:57:12湖南软件职业学院本科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14期
关键词:价值观念贫困学生资助

刘 燕 湖南软件职业学院(本科)

前言

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提出,是能够解决我国现阶段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让教育能够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依据。在这种教育理念中,我国的高校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主要的教育目标,并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依据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来对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进行研究时,首先就要了解三全育人的具体含义以及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与高职院校学生的资助工作之间有何必然的联系。

一、三全育人与高职院校学生的资助工作

(一)三全育人教育理念

处于高校阶段的学生是现阶段我国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主要实施对象。作为连接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重要过渡阶段,高校的教育工作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不同专业的知识,也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让学生能够在日后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提高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1]。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资助工作

我国的教育体系在发展过程中一直致力于实现教育资源的平等性,我国的高职院校主要是为了培养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在接受各种专业的技能教育时,部分学生因家庭的经济状况而无法承担相关教学道具以及学杂费、宿舍费等费用[2]。为了保证教育资源分配的平等性,让教育能够惠及每一位学生,高职院校依据国家的相关规定来开展学生的资助工作。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家庭经济状况困难学生在学校进行的学习生活,还能够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三全育人与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之间的关系

1.三全育人促进高职院校资助工作的开展

三全育人中的全方面育人教育理念的落实能够通过更加科学的育人体系来采取更适合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开展方式。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提出不仅符合我国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提出的科教兴国的政策,还能够做好贫困学生的思想工作[3]。

2.资助工作促进三全育人教育目标的实现

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不仅是为了简单地解决学生的贫困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正确的资助方式来让贫困学生逐渐摆脱因家庭贫困而形成的自卑心理,在健全这些学生人格的同时,让学生能够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品行。通过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来促进我国文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二、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资助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缺乏对贫困学生的统一认定标准

尽管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体系中的扶贫工作,但由于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资助工作仍主要以审核纸质的困难证明材料为主,在填写和提交纸质材料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漏洞。这样就会导致一些不诚信的学生谎报家庭经济状况来获得资助,而真正贫困的学生却因无法开具证明或碍于面子而未接受资助。

(二)资助育人机制不健全

在我国的高校教育体系发展过程中,学生资助工作往往是与育人工作联系在一起的。资助育人机制不健全会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资助工作开展的显性目的是缓解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而隐性目的则更多的是帮助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资助育人机制不健全会对资助效果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三)资助形式单一

现阶段我国的高职院校在向学生提供资金政策等方面的资助时,往往都是采用发放助学金、助学贷款等形式来帮助贫困学生的。这些资助形式都是从经济的角度来进行的,而学生在接受这种资助形式时,往往并不是将这些资金用到改善自身的学习环境和提高学习能力上。这样就会使得实际的资助工作与初衷背道而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养成起到相反的效果。

三、在三全育人视角下高职院校精准实施学生资助工作的具体措施研究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三全育人理念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贯彻落实,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矫正其错误的价值观念,因而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实施学生资助工作,对促进高职院校育人目标的实现、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是与现阶段我国提出来的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相匹配的。在三全育人视角下对高职院校精准实施学生资助工作的具体措施进行研究,具体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丰富资助形式

1.借助新媒体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在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被应用以前,高职院校在资助政策和信息等方面传达得不及时,不仅会影响学生受资助的时间和资助资金的多少,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教学隐性目标的实现。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更新教学设施设备的同时,也能够对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高职院校由于开设的相关课程更具有专业性的特点,通常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具和实验场所来完成专业的相关教学任务。而对于一些需要学生自行准备的教学用品来说,家庭贫困的学生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借助新媒体等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来搭建有关学生资助工作的网络信息平台,能够将各种资助工作的信息第一时间传达到学生群体中,帮助贫困学生提高学习的能力。

2.做好贫困学生的认定工作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得知,高职院校在实施资助工作的过程中常常存在着缺乏统一的认定标准的情况。而要想让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帮助,高职院校就要做好贫困学生的认定工作。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在制定贫困学生的评定标准时,一方面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政策和文件来作为评定标准的基础框架,另一方面还要摒弃传统的纸质认定标准,将学生资助工作与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借助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来对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的基本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以此来做好贫困学生的认定工作。这样不仅能够让真正贫困的学生享受到资助的福利,还能够减轻和杜绝不诚信现象的发生,有利于营造更加和谐的校园环境。

3.将扶贫与扶志相结合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而言,由于其一方面受到家庭经济状况和从小养成的价值观念的影响极易使一些学生产生自卑的心理,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在受到资助之后却并没有将精力放在学习上,对资助工作也并未产生任何感恩之情。资助工作的实施不仅要改善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要让这些学生能够形成更加积极的价值观念。具体来说,高职院校不仅要通过开展各种有价值的公益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感,还要在学生内部积极营造更加和谐、相互鼓励的氛围,以此来帮助贫困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学习。

(二)动员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到资助工作当中

学生的资助工作不仅仅要靠学校来实现扶贫资助的相关工作,更需要依靠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这主要是因为现阶段我国高校的学生资助工作是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有共同的发展目标的,即都是为了能够培养积极向上的高素质人才而开展相关的工作。育人工作需要学校教育体制内的所有构成元素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其目标。举例来说,在开展资助工作的同时,学校可以为贫困学生增设一些勤工俭学的岗位,以合理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改善经济条件。

(三)加强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办学中应用的主要教育教学途径之一。因为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企业培养储备的人才,加强校企合作,能够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动,在资助困难学生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根本上为学生日后的社会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在开展校企合作相关活动的过程中,企业在为贫困学生增设实习和实践的渠道的同时,也能够将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等传递给学生。这样能够让学生与企业都获得一定的利益和好处。

(四)对资助学生的在校情况进行长期追踪

高职院校对于学生扶贫和资助的工作仅仅停留在对学生的阶段性资助上,并没有关注学生价值观念和心理状态的变化。这样不仅不能够实现资助工作的育人目标,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在这种情况下,对受资助学生的在校情况进行长期追踪,不仅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还能够通过学生所反馈的信息来为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经验,不断提高资助工作的效果和水平。

(五)合理延长资助周期

贫困学生的经济条件往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改善的,近些年,高职院校实施资助工作通常是以年为单位来对学生进行资助的。这种情况虽然能够对改善学生的经济条件起到促进的作用,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高职院校在学生资助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财政资金不足的问题。延长对于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的资助资金,最主要的就是要加大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开展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在让贫困学生能够受到更多资助的同时,能够解决学生对于学习和生活的后顾之忧,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的学习生活当中,进而为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三全育人贯彻落实到高职院校的精准扶贫工作当中,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以及专业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三全育人的视角下,通过丰富资助形式、动员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到资助工作当中、加强校企合作、对资助学生的在校情况进行长期追踪以及合理延长资助周期,对保证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实现高职院校的育人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价值观念贫困学生资助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28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12-15 16:16:00
新时代价值观念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浅谈高雅艺术对大学生的重要影响
混血家庭的悲剧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军旅书法家李洪海捐助兰考县贫困学生
雷锋(2015年9期)2015-12-14 06:29:13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中国火炬(2015年2期)2015-07-25 10:45:24
文化流动视域下的城市价值观念创新:以“深圳十大观念”的生成为例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
中国火炬(2013年11期)2013-07-25 09:5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