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宁宁 武宁
全科医生是医疗服务系统的“守门人”,通过机会性预防和健康教育等来帮助和支持居民守好自己的“健康之门”是其职责[1]。近10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与支持力度,通过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2]、转岗培训[3-4]、特岗培训等多种方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服务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科医生。2018年,正值第一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正式服务于基层的时候,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5],明确了完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的任务,提出了提高全科医生职业吸引力、加强贫困地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建立保障措施等相关政策。为了解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全科医生队伍的发展现状,本研究对我国全科医生队伍的数量、分布、结构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发展中取得的成效和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查阅2012年—2017年的《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和2018年—2020年的《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指标分别为全科医生、取得全科医生培训合格证、注册为全科医学专业、每万人口全科医生的数量。
利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主要运用画图法和比例法,得出年均增长率、增量、占比。an+m代表n+m年的指标,bn代表n年的指标。增量=(本年指标-上年指标)/上年指标×100%。
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全科医生36.51万人。其中,取得全科医生培训合格证书的15.44万人,注册为全科医学专业的21.06万人,平均每万人口拥有2.61名全科医生。2012年—2019年,全科医生的数量增长25.53万人,增长了3.3倍,年均增速为18.73%;注册为全科医学专业的人数增长17.34万人,年均增速为28.10%。2017年以来,全科医生数量和注册为全科医学专业的人数快速增长,其中全科医生数量增长11.24万人,3年内实现了全科医生数量翻番;注册为全科医学专业的人数增长11.44万人,年均增速为47.96%,远高于2012年—2016年20.18%的年均增速。2018年,注册为全科医学专业的人数首次超过取得全科医生培训合格证的人数。2012年—2019年我国全科医生数量增长情况见图1。
图1 2012年—2019年我国全科医生数量增长情况
2.2.1 机构分布
2019年,全科医生主要分布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其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全科医生数为10.38万人,占28.44%,平均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拥有全科医生2.97人;乡镇卫生院的全科医生数为16.17万人,占44.28%,平均每家乡镇卫生院拥有全科医生4.48人;医院的全科医生数最少,为6.05万人。2019年我国全科医生所在机构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2019年我国全科医生所在机构分布情况
2.2.2 地域分布
2019年,东部地区拥有全科医生19.21万人,占52.63%;东部地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为3.28人,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的2.17人和2.05人。东部地区注册为全科医学专业的全科医生数为12.37万人,占58.74%,分别是中部和西部地区的2.52倍、3.27倍。2019年我国全科医生地域分布情况见图2。
图2 2019年我国全科医生地域分布情况
江苏省、浙江省、北京市、上海市的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量较多,分别为5.90、4.68、4.30、4.09人,其他地区均少于3人。西藏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黑龙江省、山西省、江西省、陕西省的每万人口全科医生少于2人,其中江西省、陕西省最低,分别为1.44、1.37 人,仅为江苏省的1/4。2019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见图3。上海市、江苏省、广东省、西藏自治区的全科医生注册率较高,均超过70%,其中上海市达到86.0%,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吉林省全科医生注册率高于东部平均水平,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四川省、甘肃省的全科医生注册率最低,低于40%。福建省在东部地区中注册率最低,为48%。2019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册为全科医学专业的人数占全科医生数的比例见图4。
图3 2019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
图4 2019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册全科医学专业的人数占全科医生数的比例
从全科医生数量来看,近3年全科医生年均增速加快,2018年注册为全科医学专业的人数首次超过取得全科医生培训合格证的人数,短短2年时间注册为全科医学专业的人数翻了2倍之多。说明国家针对全科医生制定的政策[3-5]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全科医学人才更加专业化。但是总体来看,2019年我国合格的全科医师总数为36.51万人,不及临床医师总数的13%,而发达国家如英国、加拿大、法国的全科医生数量普遍接近临床医生的30%,甚至达50%以上,与这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全科医生数量仍显不足。建议持续增加基层全科医生的培养人数,扩大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和特岗培训项目的规模,培养更多能够扎根基层、真正走入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全科医生。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应积极探索“县管乡用”政策[6]、全科医生优先入编和职称评聘政策[7],以提高基层岗位的吸引力。
与2016年相比[8],乡镇卫生院的全科医生数量增长速度快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两类机构的全科医生占执业(助理)医师比重也越来越大,说明各级(市、县)政府对全科医生的政策落实到位。医院在2018年—2019年增加全科医生9 428人,而2017年—2018年增加全科医生1 671人,2018年—2019年增加的人数是2017年—2018年增加人数的5.6倍。增长飞快的原因可能是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关于印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设置指导标准(试行)的通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综合医院)设置全科医学科,其中,取得全科执业注册资格(含加注全科执业范围)的全科医师不少于5名,其中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不少于3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全科医生的主要工作阵地,但又存在着资源配置较欠缺的问题,建议各有关部门共同合作,综合考虑卫生工作者的住房、子女教育、安全保障等生活和工作条件[9],提高其工作满意度,减少人才流失。
东部地区的全科医生和注册为全科医学专业的人员数最多,中部和西部地区数量较少,与2016年相比,东部地区全科医生发展较快,尤其是沿海经济发达的城市,如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其中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提前完成本省(直辖市)于2018年制定的政策目标,即到2020年,基本实现每万名常住人口(居民)拥有3.5名[10]、3 ~ 4名[11]、4名[12]全科医生。大部分省份已提前完成国家政策[5]中提出的目标,即到2020年,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2 ~ 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但是中部个别地区全科医生的发展较为落后,注册全科医学专业的比例较低,这可能与其经济发展落后导致人才流失有关[13]。建议加大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和财政投入力度,欠发达地区应该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改革创新基层人才发展政策,引导更多的全科医生注册全科医学专业[7],使全科医生管理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