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倩倩
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宿州 234000
桥头引道差异沉降俗称为“桥头跳车”,是高等级公路运营中的一个通病,它不仅影响到乘客的舒适性,而且容易造成桥头伸缩缝及接缝路面的破坏,进而导致交通事故。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公路多数修建在软土地基上,刚性桥面与柔性路面的差异沉降非常明显,为此,公路养护部门每年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维护。以上海地区为例,几乎所有高等级道路在修建后5年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桥头引道差异沉降,“桥头跳车”现象十分普遍[1]。
合格的路基填料有助于提升路基承载力,在施工过程中出于对成本的考虑,路基填料主要以就地取材为主,但我国幅员辽阔,土质类别众多、交叉分布,同一区域有着不同的土质类别,不同的土质有着不同的最大干密度,对此施工和压实工艺也有差异。填土材料受长期荷载的影响会出现蠕变现象,不同的填筑材料产生蠕变现象的速度和程度不一样,容易引发路基路面不均匀沉降,从而形成路基路面的沉降段。同时,相同的路基填料如果填土厚度不一、分层压实不到位或局部位置压实不到位也会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从而产生路基路面沉降段。
在市政道路施工的过程中,在桥梁与道路的连接处回填都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因为这样会使桥头引道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从而才能更大程度地确保标准的施工质量,但是在实际的施工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因为施工材料、施工顺序、施工设备以及技术人员等因素影响填筑的质量进而影响桥面与道路之间的整体性,在长期使用后通常会因为填土的压实度不足,桥头引道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桥头路面错台,这在桥头引道的建设中是一个很大的弊端[2]。
桥头引道是路基与桥梁的连接和过渡段,使路基和桥梁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在目前的施工设计中主要采取桥头搭板进行连接。在公路工程设计阶段,桥梁主要设计在河湖及山塘地段,桥梁的地基基础一般较差,需要进行有效的软基处理。软基处理的方法有很多,具体有置换法、预压法、降水法、电渗法四种,根据不良土质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不同所采取的处理方法也不一样。在目前的施工设计中,置换法在桥台软基处理中较为常用,如抛石挤淤,清淤换填都是常见的软基处理办法。
从当前公路桥梁的病害调查情况来看,桥梁引道的不均匀沉降是其中主要的病害之一,设计时如何避免桥梁引道的不均匀沉降是引道设计的关键之一。在高等级道路的建设过程中,相关设计和施工人员应该从根本上进行考虑,做好思想方面、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的任务,尽量从根本上避免由于桥梁引道的不均匀沉降而导致的桥头跳车。除了保证施工质量,我们还需要为路基沉降做好预防和充足的准备工作,避免由于设计或施工中的某些可规避因素对其造成不利影响。
土基在道路与桥梁之间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存在,在建设的过程中也只有良好的土基才能更好地达到施工质量的标准,在施工的过程中也通常会因为钻孔深度及数量的不符合要求导致施工人员不能对软基路面进行准确的定位,要知道土基是对软基面定位的有效依据,因为钻孔的不合格会导致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参数不能达到合格标准,这样是桥头引道建设中的一大弊端,所以在当今桥头引道施工中还应该严格把控路基、土基的施工技术,对每一项技术都应该进行实时的监测。我们生活中还经常能看到桥头引道的路面塌陷的现象,这就是因为地下软基面的质量影响的,所以可见土基的施工技术是所有技术质量达到标准的基础,在建设中必须在技术上进行严格的把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桥头引道的路基路面沉降、塌陷、断裂现象的发生,同时施工团队还应该从多方面考虑桥头引道建设的使用效果,这样才能更大程度地保障施工建设的质量达到一定的标准,为城市的建设做出突出的贡献[3]。
当桥头引道沉降已经趋于稳定时,应采取以全面恢复道路使用性能为目标的综合性沉降处理措施。综合性沉降处理技术是在遵循养护规范[1]的基础上,结合路面的各种损坏情况调查,参照原设计标准全面恢复道路使用性能。桥头引道综合性沉降处理并不完全按照道路的原设计,而是按照原道路设计技术等级,结合道路现状重新进行设计。其决策依据包括:①道路条件(如道路等级、路幅宽度、设计车速等);②道路性状评价(桥头沉降状况评价、路面破损状况评价、结构强度评价、平整度评价、抗滑能力评价及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③与各项评价相应的对策选择集;④资金和相关政策等。
综上所述,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市政道路桥梁的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施工团队们也应该满足社会这样的需求,在施工的技术上应该不断地追求更先进的技术,在材料方面也应该考虑更适合的材料从而能有效地提高施工建设的质量,当今建造市政道路桥梁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企业方面必须要进行分析研究,从而针对这样的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建造合格的工程、推动交通行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施工团队应该在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减少路面沉降的深度,这对于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是非常关键的,特别是在桥头引道上的施工,这是一个城市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