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阳
潍坊职业学院 山东潍坊 262737
校企合作模式对于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的工匠型人才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一种过程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职业道德,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创新能力,不断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技术技能人才。校企合作模式下,把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贯彻于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在校企协同育人文化机制的基础上,以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以三全育人理念为依托,分别从体制建设、模式创新、教学实践、课程考核、师资建设四个维度推进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实现学生人格、职业素养的双线发展,打造“一三五二”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新模式。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是除思政课程外,所有大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公共课程,创新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模式能充分挖掘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课程的育人功能,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也是构建安全稳定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
高等职业教育中,要以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引,将工匠人才培养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体系,实现立体化育人的创造性转化。始终坚持”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在培养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较高的职业素养。
校企合作模式,更为重视学生的技能专业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和价值观的培育往往被忽视,缺少专业中融入德育元素,不利于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企业与学校本质不同,相对于学生的全面的、健康的发展,企业更为关注的是培养的人才究竟能为企业创造多大利润,企业注重运用校企业合作模式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为自己储备人力资源。重视职业技能的训练,缺乏价值引领。就业指导课更多的是促进学生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就业能力,并不能给学生带来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提升,甚至会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
构建行之有效的领导机制、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是高校”职业规划课程”建设的重要保障。虽然目前高职院校在职业规划课程的改革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课程,但在整体设计、过程评价、效果评价、保障机制等方面的规范建设和制度支撑相对薄弱,导致教学改革支撑不足,教师教学效果良莠不齐,学生对课程的认同度和获得感不足。因此,构建上行下效的体制机制,多部门、多角色共同发力,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有效推动课程建设的进一步落实。
高职院校中一些教师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和阅历、专业技能比较强,但是就业理论知识储备不足,不能很好结合专业知识开展职业规划教育,所以如何提升“教师素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教材是"职业规划"建设的重要依托,目前教学资源未得到有效统筹,教学内容多局限于专业和课程本身,甚至脱离实际,因此推出高水平的校本教材,充分提升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形成认真学习、积极实践、广泛讨论、积极思考的良好氛围,实现知识与价值观的协同,也是当前亟需解决的课题。
充分认识到职业规划教育对于课程教育的指导作用,强化学院党委领导、部门协作的工作体制机制,形成招生就业处牵头,思政教学部、学生工作处共同参与格局,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形成育人共同体,全过程参与课程开发与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同时,企业在与学校共同培养人才时,要注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和提升,与学校共同制定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实施细则,将企业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分别将智育、劳育、美育与课程讲授相结合,实现协同育人;发挥好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的积极作用,建立学分制互换、第二课堂等措施,引导学生主动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科技创新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以赛促教,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就业能力、锤炼学生品格,实现全面发展。
整合资源,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主要从四方面开展:一是高职院校积极整合优质企业资源,将学生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引入到企业实践教学情境中,在实践中加强其自我认知,明确和不断锤炼其职业发展的目标,提升其职业规划能力;二是积极推进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分别依托智慧课堂、蓝墨云班平台等,用学生易于接受的信息化教学方法,由传统的讲授型方式转变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三是积极探索项目制教学内容:创新性开展"人物访谈""HR 宣讲""优秀学子母校行"等多种就业指导模式,通过实际案例,给学生传授知识和经验,将思政内容巧妙的融入到其中,让学生认同、内化,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四是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服务社区、假期学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积累学生社会经验,扩大与社会接触面,增长才干,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理想追求,为社会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在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堂教学中,应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教师在授课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应用微课及翻转课堂等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用性、趣味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中,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同时,校企合作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场所和基地,在实践过程中鼓励学生用正确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在生产实习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推进三个结合,即课堂教学、实验实训相互结合,就业指导与企业文化相结合,辅导员、专业教师、思政教师相结合,通过实施课程思政,使学生将学校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内化为对就业岗位和社会的认知。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业指导课程考核由过程考核(60%)和期末考核(40%)两部分构成,过程考核成绩占比为60%,不仅可以较为全面地评定学生的学习态度、日常表现、综合素质水平、知识掌握程度,更使考核过程本身也成为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健康素质、职业素质等的有效途径。期末考核采取课程答辩和书面考核两种形式。书面考核,即撰写简历和求职信。这样既考核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和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也检验了学生是否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是否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
师资力量是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教师素质决定了课程思政建设质量,高职院校应继续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打造优秀教师团队,提高教师们的课程思政教学素质。学校应建立青年教师到企业实习锻炼的机制,鼓励他们深入科研单位、生产基地、实习基地和实验室等,到生产一线了解和学习企业的新技术,做好就业指导的知识储备。定期组织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参加教师培训,推进协同育人机制,形成育人共同体。逐步建立集体备课机制,梳理各章节知识点,挖掘就业指导课程隐性思政教育资源,系统建立思政内容资料库,形成更加贴近学校实际的校本教材。建立师资选聘机制,优先聘用有企业从业背景及具备"双师"特质的优秀教师从事职业规划课程的一线教学,弥补兼任教师实践和学科专业不熟悉的缺陷。授课过程中,结合岗位认知、职业规划、就业核心能力等内容,使学生能够更为深入、真实的了解企业文化,能够更好地对接岗位、产业,实现专业认同、价值引领。从整体上提升师资队伍质量,确保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