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措施分析

2021-11-23 12:53:31蔡辉
商品与质量 2021年19期
关键词:监测仪器监测数据环境污染

蔡辉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生态环境监测站 四川达州 635100

1 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1.1 如何促进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环境保护监管部门根据监测数据,针对某一区域的环境污染状况制订环境治理措施,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比如国内某城市对大气质量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空气污染的API指数已经达到220以上,属于中度污染,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根据环境监测数据,对市区内的机动车实施了限号出行政策,同时,关停了一些小型作坊式的重度污染企业。这一举措实施一个月后,再次对该地区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结果空气污染的API指数已经下降到120以下,仅属于轻微污染。由此可见,环境监测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精准数据,在促进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与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2 怎样预防生态环境污染

环境监测主要针对污染严重的水源、土壤以及大气质量进行持续性监测,并通过与同一历史时期监测数据的比对,确定环境污染级别,以此追踪和查找出导致环境污染的原因,通过遏制污染源、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等手段,恢复生态环境质量正常值。然后结合环境污染治理成果,对受到污染的区域,采取事前监控和防范措施,将环境污染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点[1]。因此,环境监测为预防生态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提供了科学、确凿的参考数据。

1.3 治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实效性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波及面广、扩散速度快、社会负面影响大,控制与治理难度相对较大,比如“伦敦大雾”“放射性物质泄漏”等,这类污染事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巨大,如果防控不及时,措施不得当,有可能加剧事态的继续恶化。而环境监测可以通过自动监测系统以及环境污染的预警系统,在短时间内做出应急响应,第一时间将环境污染的各项指标反馈给终端环境治理工作人员,为制订高效实用的治理措施争取了大量时间,以此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当今环境监测机构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环境监测网络,至今初步建成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环境监测工作已经迎来了黄金发展机遇。在新形势下,智能化环境监测系统在生态环境保护中体现的正向价值已日渐突显,监测数据的精准度、数据反馈的实效性、监测方法的多样化也创造了更加丰硕的生态环境保护成果。

2 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发展措施

2.1 完善监管机制,确保监测质量

近年来,环境监测数据的作假行为屡见不鲜,不仅影响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准确预判,而且也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由此引发环境污染事件频频见诸各个媒体端,造成了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甚至严重威胁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安全。针对这种情况,环境监测机构应进一步完善内控机制以及监测质量管理机制,明确职责权限,清晰划分责任,扩大监管范围,设立区域质量控制实验室,借助信息技术,建立专家库监督检查体系,对监测行为不合规、监测过程“重情感”、监测数据掺水分的现象坚决保持“零容忍”态度,将监测质量缺陷扼杀在萌芽状态,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2 增加技术含量,提升专业水平

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仪器依然在中档产品区间内徘徊,产品种类少、技术水平低、故障率高、使用年限短、采样误差大、数据准确率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技术应用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基于此,环境监测仪器厂家应积极借鉴先进的生产技术经验,转变思想观念,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创新环境监测仪器的设计研发理念,争取早日与先进国家环境监测仪器的技术水平接轨。此外,环境监测机构应建立健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利用内部培训、委外培训、远程在线培训、专家座谈等形式,对专业人才进行全方位、系统化培训,尽快提升环境监测执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以满足局势多变的环境污染治理需求。

2.3 数据信息共享,完善预警网络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加快了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步伐,环境监测机构应进一步完善监测数据共享网络平台,将数据源接入国家环境监测数据,使国家级的环境监测总站能够第一时间浏览查看全国各地的环境监测数据信息,以此确定国内各个城市的环境污染指数。此外,环境监测机构应在监测系统中植入大数据系统以及云计算系统,借助于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对录入和采集的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精准分析和筛选,如果发现某一项监测数据异常,系统能够自动发出预警信号,进而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大量解决问题、减少排除污染隐患的时间[2]。因此,环境监测机构应当以信息网络平台作为数据传输、存储与共享的重要载体,以促进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的提升。

2.4 落实政策制度,加大资金投入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环境监测机构以及环境保护部门的协同共进,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认可。生态环境保护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因此,国家环境主管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用于环境监测工作以及环境保护工作的高效展开。此外,环境监测机构还必须在国家环境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开展各项工作,不得逾越法律红线,环境监测人员应以身作则,将环境监测工作做扎实、做到位、做精细,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驾护航[3]。

总之,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决定了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由此可见,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融共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对环境监测数据的及时性与真实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环境监测机构应始终秉持与时俱进的观念,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用先进的理念、卓越的技术、开阔的视野构建一个新时代、新形势下全新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猜你喜欢
监测仪器监测数据环境污染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湖北农机化(2020年4期)2020-07-24 09:07:02
GSM-R接口监测数据精确地理化方法及应用
一种低功耗地下水位监测仪器的设计与实现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应坚持三个原则
GPS异常监测数据的关联负选择分步识别算法
基于小波函数对GNSS监测数据降噪的应用研究
变电站监测数据采集系统
电测与仪表(2014年3期)2014-04-04 09:08:32
浸入式水深监测仪器的设计
煤矿区环境污染及治理
河南科技(2014年8期)2014-02-27 14:08:07
2016年我国环境监测仪器市场规模将达21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