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娜 杨萌萌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北京 100102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推动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明确了方向。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
深化产教融合是解决企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不匹配问题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来合理配置人、财、物资源,促进专业群和相关产业一体化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加强高职专业人才培养,全面提升专业群的竞争力,使教学科研能够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1]。深化产教融合对解决教育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人力资源和岗位匹配度不高、优势互补不明显等实际问题有着很强的针对性与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浪潮的推动,各国经济与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升级。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为促进高科技产品的研制、生产与贸易,进一步鼓励高校与企业建立联系。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校与企业合作成为了各国科学技术政策中的一个重要趋势。
国外产教融合起步较早,最早明确地把产教融合理念运用于经济服务的是美国,美国高等学校与相关产业、研究部门合作的过程中收获颇多。194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就建立了“工业联络项目”,主要目的是在工业界和学院之间提供一种直接和互惠的联系。美国“硅谷”就是各国实行高等教育与科研、生产相结合的经典范例。日本推行“官产学研”,用了20年时间,投资两亿多元建立了以大学为中心的筑波科学城。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和法国的“学徒培训中心”都是产教融合的经典案例。
产教融合在我国的实践源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相关产教融合专业教育的内容由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引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1992年,国家经贸委、国家教委和中国科学院就开展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并制订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自此,我国对于产教融合的研究与实践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近年来关于产教融合的研究逐渐增多,特别是围绕产业链和教育链深度融合的研究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一般认为,产教融合概念于2013年引入我国高职教育界。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
由于发展阶段的差异,对产教融合的已有研究大多关注理论和内涵,基于制约专业群的特定行业产教融合的瓶颈问题及解决措施并没有被深入研究。本文针对目前产教融合过程中存在的制约性问题,通过系统研究,动态优化专业群建设中产教融合资源要素配置,为数字财金产业群和财会金融行业深度融合注入新内涵,创造新模式,实现学生学习与工作、专业建设与企业用人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
在研究过程中,将产教融合的相关研究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来开展,而专业群的建设更加聚焦于产教融合的中观层面。本文针对在前期的理论研究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开展线上线下式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得出北京地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次调查问卷的形式是问卷星和线下纸质调查问卷,主题为“北京地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基本情况”,面向高职院校和企业管理人员展开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产教融合的内涵、实践情况、满意状况、存在的问题、解决路径等。最终有效参与调查的有高职教师152人(其中管理人员61人,占40.1%,专任教师91人,占59.9%),企业人员45人,主要是与高校有校企合作联系的北京地区的各行企业。在调查的过程中,也对部分高职院校的中层和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全面访谈,就其关注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和总结。
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梳理与分析,得出北京地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主要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
2006年以来,在产教融合的实践探索过程中,我国高职院校形成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众多创新成果,初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在关于“当前产教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调查中,46.85%的被调查者认为“产教融合创新方式不够”。
与传统的校企合作不同,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形式不仅要多样化,更要关注企业的需求与专业群培养目标的契合度。因为对接的不是某个企业的标准,学生的就业方向不会那么集中,所以强调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要对接整个产业的普通标准[2]。当下,很多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形式缺乏创新,大部分停留在校企合作数量、安排学生进企业实习以及邀请专家进校讲课等层面上。这种相对单一的校企合作方式无法快速聚焦合作机制改革和培养模式创新,产业需求与专业群发展契合度较低。
除了产教融合创新形式需要探索以外,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协同力不足也是产教融合现存的问题之一。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向企业输送技术人才,而从学校到企业中的过程,要基于政府的政策支持,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提高产教融合的三方协同力,促进产教供需双向顺利对接。
当下政府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在政策、资源各方面都有所倾斜,而学校输出的毕业学生与企业的对接程度较差,优秀的教师力量也不愿意进入职业院校教学。另外,受实践渠道等现实因素的制约,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能力难以满足当下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企业中的人才处于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前沿,但是他们缺乏同步更新职业院校相关产业知识的桥梁,政府、企业以及学校在深化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协同能力效果较差[3]。
在调查问卷中,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产教融合的驱动力较弱。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条款的约束力度有限。高职院校和企业参与对接产业升级的积极性和动力无法保证,校企双方的利益供求不对焦,产教融合往往只流于表面的数据和形式,缺少明确有效的评价体系引导各方积极开展试点,深化产教融合效果,合理配置各方人力、物力和财力。
基于上述情况,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对焦高职院校数字财金专业群的建设,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探索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实现路径。
在进行高职院校数字财金专业群深化产教融合的探索过程中,必须勇敢进入深水区,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落实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支持政策,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努力构建和谐有效的三边关系。要充分争取当地政府的资金和政策的支持,推动职业院校与相关行业企业在产业标准、产业理念等方面深度对接。例如允许企业以不同要素和形式参股,与职业院校共建产业实践基地等,努力实现以企业需要为导向,进行专业共建、基地共享、教材共编、课程共担、师资共训等具体而有效的工作和探索,加强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的三边关系,将国家倡导的课程思政育人要素融入课堂,构建政府、学校、企业间的“新组织”,统一三方的产业标准,打造产教融合的共生体[4]。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不仅需要职业院校全力参与,更需要政府、企业等各方的全力配合。如何进行技能人才的培育,促进人才培育供给侧和行业需求侧结构要素的立体对接是亟须探索和研究的课题。例如,通过开展教师进企业挂职锻炼来提升教师职业技能,打造职业教育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聘用行业全链条的企业讲师或者中高层管理者为职业院校课程教师,让学生动态地了解和学习金融行业趋势、金融产品以及金融行业标准;在政府的就业政策支持下,双方建立实训基地和输送通道,集聚多方资源和力量,拓展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渠道,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实践积极性,对进一步缩短学校专业建设与企业的产业标准差距、动态提升专业群建设与产业群需求的契合度、改善职业院校数字财金专业群就业现状、提高金融市场从业人员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
职业院校在进行数字财金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深化产教融合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大实践教学和课程思政、加强与政府的联系、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另一方面,要探索创新培养模式,打造产教融合有机体。例如,全面试行“双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每个学生配备两个导师,一个是学校的教师,另一个是来自企业的职员。从学生入学到毕业,两位教师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指导,使得学生的培养更加切合实际、切合市场,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就业困境,也有利于缓解企业对于人才的错位需求。通过推进“双导师制”,有效地突破数字财金专业群职业教育中固化的瓶颈和制约,加大对高职院校的驱动力,知行合一,落实立德树人的基础性根本任务。
当前,高职教育的趋同性突出,大量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多样性之间的结构矛盾明显,产教融合对高职院校的数字财金专业群人才培养渗透力度有限,校企合作匹配度低。本文利用蚁群优化理论进行职业院校数字财金专业群产教融合实现路径研究,引导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深化校企合作,加快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改革步伐,服务区域产业,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契合度,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在深化产教融合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协调内部的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政府、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校数字财金专业群的发展目标与企业的发展方向趋于一致,探索有效实现产教融合的路径,共享发展红利,积极引领未来职业院校数字财金专业群的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