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兰陵:构建“财金”融合机制赋能乡村振兴

2021-04-01 08:39寇全会
当代农村财经 2021年1期
关键词:兰陵财政机制

寇全会

摘要:山东省兰陵县全力实施省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制度试点,逐步形成了“财政引导、金融支持、社会参与”的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格局,有效缓解了涉农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本文总结了兰陵县的成功做法。

摘要:财政金融 政策融合 成功经验

近年来,山东省兰陵县聚焦省委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部署,扎实推进财税金融改革攻坚,以临沂市争创国家金改试验区为契机,以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为支撑,以创新破解乡村产业融资难题为抓手,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全力实施省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制度试点,逐步形成了“财政引导、金融支持、社会参与”的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格局,有效缓解了涉农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一、财政资金撬动,引导各类资本支持乡村振兴

1.坚持统筹整合,做大财政支农“蛋糕”。作为临沂市涉农资金整合改革试点县,兰陵县连续两年出台《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实施方案》,成立由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完善资金管理制度机制,推行“大类间打通、跨类别使用”,对行业内、行业间涉农资金在预算编制执行环节有效整合,形成“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涉农资金整合利用体系,2019年、2020年,分别整合上级切块下达及本级预算安排涉农资金7.8亿元、8亿元。出台《关于建立乡村振兴财力保障体系的实施意见》,优化财政存量、多方筹集增量、增加投资总量,建立乡村振兴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有效财力支撑。围绕创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先后统筹涉农资金1.5亿元、引导信贷投放9亿元,打造以(代村)田园新城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16个村庄、涵盖国家农业公园和农业企业园的乡村振兴示范区,实现了社区、园区和产业融合发展。

2.发挥引领作用,放大基金乘数效应。创设系列政府基金,扶持农业企业、产业加快发展。设立1亿元高质量发展基金,重点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外资外贸、企业进乡村和工业“一区五园”。创设2亿元乡村振兴重大专项基金,支持“四雁工程”、人居环境整治、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创办2000万元出口退税过桥基金,为出口企业提供退税过桥流动资金。推行“国企联姻、基金合伙、委托管理”模式,先期设立3亿元“新旧动能转换通汇创业投资基金”,已出资5500万元,省市引导基金投入1.5亿元,支持国家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通过国企注入、社会资本参与,首期成立3000万元应急转贷基金,为涉农主体及中小微企业提供短期资金融通服务。

3.强化组织领导,健全联动保障机制。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担任“双组长”财金融合支持乡村振兴试点领导小组,成立工作专班、研究部署推進,制定出台《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制度试点实施意见》《财政金融融合支持文旅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实施意见》等多个制度文件,保障了财金融合支持乡村振兴试点有序稳步推进。依托乡村振兴相关产业、项目、企业,建立动态管理的财金融合乡村振兴项目库,充分运用风补、保险、贴息、基金、PPP等手段,撬动各类资本支持项目库项目。强化“财税银企”互动,对接“三农”主体和中小微企业实际需求,编印财税、金融、保险等政策和产品服务手册,运用“兰陵首发”APP平台、政银企座谈会、信贷产品和保险产品发布会等,建立定期宣传、发布及推介机制,让市场主体充分获知、享受政策信贷服务,着力解决信息不对称不通畅导致的融资难问题。

二、金融创新驱动,加大信贷投放支持乡村振兴

1.推动产品模式创新,增加金融有效供给。充分对接涉农主体融资需求,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近年来,县内金融机构先后创新推出新型职业农民贷、思乡贷、订单农业贷、首贷培植贷等80余款产品,有效构建了与涉农主体资产要素、资金需求相匹配的信贷服务体系。承接省农发行支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试点,实施金融支持“一村、一镇、一县”工程,两年投放乡村产业、重大项目贷款28亿元。以垦源智慧农业产业园为试点,探索建立“1+X”支持产业项目发展模式和“财政+金融+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机制,保险机构全链条一体化承保,省农担公司整体授信贷款5000万元,开发建设3个园区、83个新型装配式日光温室,带动周边农户增产增收。试点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蔬菜大棚证、文旅小微企业星级等级证等抵质押贷款,截至2020年8月底,已办理门票收入、蔬菜大棚证、林业权证、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等贷款6800万元。

2.搭建金融服务平台,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在全省率先成立金融服务信用信息中心,试点建设乡村振兴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推动实现“信息数据汇聚、信贷政策集成、业务平台办理”,着力提升信用建设和金融服务质效。截至2020年8月底,全县11家金融机构全部进驻平台、84个金融产品上线,累计成交贷款731笔、4.09亿元。按照“有产业基础、村委班子健全、基础配置齐全”的标准选取样板村,制定实施整村授信制度规范,开展信用户、信用村和信用乡镇三级联动创评,扎实推进整村集中授信。截至2020年8月底,全县已有546个自然村整村授信,整村授信覆盖面达56%,累计授信7.99万户、70.25亿元,贷款投放51.52亿元。

3.改革信贷审批机制,推进增量扩面降本。依托县农商行金融服务体系,畅通乡村振兴申贷渠道,建立“县、乡、村”三级申贷联络员制度,推广线上小额客户办理“秒批秒贷”、线下限时3天审批机制,整体办贷效率居全市前列。推行信贷独立审批人制度,将30万元(含)以下小额贷款审批权限下放乡镇网点。落实使用好央行再贷款政策,共计投放再贷款额度7.51亿元,支持小微企业1740户,年利率均低于5.5%。积极为涉农主体和中小微企业办理无还本续贷12亿元,有效降低了客户融资成本。制定出台银行机构考核激励办法,县财政每年列支专项资金,加大对银行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增幅、信贷产品创新、争取权限释放等方面的“奖补”。截至2020年8月底,全县各项贷款353.3亿元,较年初新增67.2亿元。

三、财金各方联动,同频合拍共振支持乡村振兴

1.创新分险担保机制,为支农支小破解贷款难题。建立政银合作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在全省率先创立1亿元信贷风补基金(县财政出资8000万元、银行机构合作认捐2000万元),制定出台《兰陵县乡村振兴及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成立法人治理和企业化管理的基金运行中心,建立起政銀合作信贷风险补偿机制,着力解决融资难题。启动开展政府融资担保,县财政出资8000万元控股民营担保公司51 %股权,组建兰陵县财金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担保、银行按8:2比例分担风险,平均担保费率降至0.75%,目前已有16个项目、企业申请融资担保。健全“财银担”风险分担机制,县财政安排1000万元,完善“财银担”三方比例风险分担机制,专项用于“政银保贷、鲁担惠农贷、创业担保贷”等政策性信贷风险补偿类贷款。

2.建立投融平台模式,为产业投入拓展融资路径。积极运作“两大投融机制”,撬动社会资本加大产业及实体投入。在“园区+国企+金融+社会资本”投融机制方面,规划建设万亩农业企业园,财政出资2000万元组建农业投资集团,整合资源、拓宽投融渠道,支持园区建设和产业项目。

依托园区平台,近年来落地电商物流、休闲观光、农产品加工、智慧农业产业等项目9个,总投资14亿元,其中带动金融投资8亿元。在“国企+金融+社会资本”投融机制方面,深化县域国企改革,整合资源资产优势,推进国企市场化经营、实体化转型、资本化融资。现已打造形成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两大国企集团,其中国资公司资产规模达到178亿、实体企业29家。2020年以来,依托国企投融资平台,通过参股控股、融资担保等方式,拉动金融信贷投入18.3亿元、社会资本投入6.5亿元。

3.涉农保险扩面增品,为农业发展抵御风险灾害。大力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不断加大保费补贴,扩大保险品种,提高保险覆盖面。近年来,先后开展了温室大棚、特色农产品、目标价格指数、涉农经营主体等保险,其中“大蒜、蒜薹、辣椒”三个目标价格指数保险,承保亩数分别达到30万亩、30万亩和15万亩,2020年财政配套保险保费投入3900万元。申报开展36万亩玉米“保险+期货”试点,推动农业保险向收入险转变。2019年,各级财政农业保险保费投入5600万元,其中因玉米受灾保险机构共计向种植农户赔付资金5150万元,是当年度玉米保费收缴的6.9倍。2020年,全县政策性农业保险已覆盖12个品种,预计全年各级财政农业保险保费投入达到6500万元,农民种植养殖收益保障、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断提升。

(作者单位:山东省兰陵县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文

猜你喜欢
兰陵财政机制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火车在油菜花田中
地理学视角下的兰陵文化保护
兰陵∶圣王高地的精神气象
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研究
2016年四川省财政补助健康服务业重点项目(三)
皮革机制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国家财政责任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