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雪梅
工业与教育的融合是指教育与工业的融合与相互支持。最重要的是,它们形成了整合和互动的关系,从而将学校转变为集人才培训,研究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工业企业,并实现学校与企业学习模式的合作[1]。2017年12月,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深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改革,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逐步提高行业参与办学程度。2018年,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了《关于制定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说明培训单位应积极开展学校与企业间联合教育,并利用企业提供的高质量教育资源来参与研究生教育系统,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产学结合、协同育人,提高校企联合培养质量。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印发《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在此背景下,产教融合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常态。
国内外对产教融合均有所研究,且每个国家都具有其自身特点,目前较为知名的国外职业教育包括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CBE合作教育模式、英国“三明治”教育模式等。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的重点在于“注重实践、技能”以及“为未来工作”,以职业分析为导向设置专业,旨在培养出理论和技术双优的人才。
英国“三明治”教育模式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到企业实习,实习阶段是整个学习的中期,旨在发展学生的工作能力,使他们运用专业的理论知识,并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国内目前对于产教融合仍处于探索阶段,学者柳友荣[2]将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使用频率最高的模式归纳为产教融合研发模式、产教融合共建模式、项目牵引模式、人才培养与交流模式。学者孟祺[3]结合最新产教融合的要求将应用型专业产教融合模式分为产教人才培养模式、产业学院模式、产学合作技术模式。
近年来,国内学者针对产教融合的研究多为定性研究,而对产教融合的制约因素、制度建设、法规政策、质量保障等方面的研究较少。
在产教融合法规政策方面,学者周邵梅[4]认为,在产业转型和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产学结合的保障体系不健全,政府的推动力度不足,产业在产学结合领域的领导以及协调能力有限。现有的筹资机制无法满足产学结合的发展需要;学者聂劲松[5]等认为,校对企业社区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结构,具有经济、教育、社会和生产属性,并汇集了不同类型的社区。改善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的重点是定义学校与企业的权利和义务,并使它们达到法律水平。在法律层面,它赋予校企合作无法影响和公正联盟的法律地位。
在构建产学结合体系时,产学结合是教育体系,经济体系和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生产与教育融合需要建立一个现代的职业教育管理系统,以实现生产与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融合以及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融合。发展最高水平的合作系统,将创新纳入教育和经济学领域的生产和教育融合系统,探索差异化合作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学术界与应用型大学认为,设立应用型大学的目的在于培养非专业教育以外的应用型通识教育。应用教育是基于通识教育(非职业)的专业应用教育,重点是专业化,针对性,实用性和行业性。培养的人才是能够将科学理论转化为可操作应用的工程方案或设计图纸的各级各类、各行各业中的高级专门人才,应与研究高深学问的学术型人才和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相区分。
产教融合教学模式下要求教师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灵活的教学方式,能够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了解该主题的最先进技术;高校传统教师主要从事学术研究与教学工作,且大多数教师的技术水平都不高,对本专业所涉及的技能没有很好地掌握,很难以对学生起到指导作用;新引进的教师多为从其他学术性高校毕业的研究生或博士生,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但其所学的技能多适用于实验室,与企业所需匹配度不高。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院校实践教学的实施大部分情况下都需要依赖企业。对于院校而言,毕业生从学校获取的知识不足以支撑职位需求,知识的价值必须经过长期的实践才能实现,因而不能满足企业的迫切需求,从而导致学校与企业之间资源分配存在一定的时间差距,对于学校引进企业优秀人才、签订优质实习基地产生一定影响。
其次,现代大学作为知识创新和技术转化的核心力量,企业与研究型大学的合作是相互补充和促进的,研究型大学的知识创新和应用为企业技术进步提供依据,良好的发展态势,能为高校吸引优质的人才和不菲的科研经费和研发机会。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兼顾职业教育类型的技术教育与高等教育科研创新教育。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是由普通本科院校转型而来,在目前应用型人才质量评价体系不成熟、不完善的情况下,会沿用传统高等教育的评价体系,缺乏对技能课程的针对性评价。传统高校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以书面理论考试为主,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依据,忽视了对学生综合技术能力的评价。
高校若将学校办成纯粹为大学生就业而就业的学校,他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大学教育的使命,而且使遵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工作复杂化。由于市场变化瞬息万变,高校转型若片面强调面向地方,专业结构的设置一味跟随就业市场,必将导致各高校办学方向和专业调整的“一窝蜂”,造成又一波“就业难”和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
产教融合的实施是为了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但双方在合作出发点上还存在异议。企业作为营利性组织,与学校合作是为了获取收益、获取自身匮乏的资源以及提高自身竞争力。但从目前情况看,企业仅在学生实习阶段参与管理,很少参与教育过程,如制定人才培训计划和监控人才培训质量,使得双方的资源整合过程不顺利。
良好的合作经验是推进多方面深入合作的基础。校企双方必须从基础合作入手,小规模合作,逐步建立交流平台,以加强双方的合作基础。在取得一定成果之后,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深入合作,循序渐进。
产教融合是培养以“创新”和“实践”为核心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强调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和教学的融合。学校定期派驻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参与具体项目或课题,学习新知识,提高实践技能;公司鼓励专业且合格的人员进入教室并直接传授技能和知识,充分实现企业案例和技术“嵌入式”教学。
院校应坚持以经济需求和知识输出为导向,以产业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为依据,由校企双方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依据学生学习的预期效果,反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完成人才培养由“知识输入导向”向“能力输出导向”的转型。其次,立足区域经济结构、结合学校优势专业,科学设置及优化调整专业结构。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课程是教学改革载体。课堂教学不能局限于学校,要充分发挥企业价值,将企业作为人才培养第二课堂。校企双方合作开发第二课堂,打破课程资源的传统体系,加大应用性课程和技术性课程的开课力度,将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学案例,由传统的讲授法向协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转变,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创新等核心能力。
校企双方共同组建专兼结合的“双师”科研团队,强化研教结合,团队成员由专职教师、企业骨干等组成。以立足解决企业产品开发、技术研发攻关、工艺技术等问题组建科研团队;以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组建教学研究团队;学校与企业的科研成果,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师应用技能、实践教学能力,更是学校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学校教师科研水平与学校知名度的重要途径。
产教融合的开展和深入推进工作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和保障制度,政府应该建立财政支持体系、完善合作章程、成立监督管理部门,促使校企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具体来说,鼓励企业与院校深度合作,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和支持;制定管理办法,完善实施细则,做到校企合作过程中各主体能够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为学校与企业之间持续深化合作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成立监督部门,确保资金使用公正公开,监控产教融合办学质量,及时调整人才培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