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学森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重视起培养更多高素质、高专业水平的人才,以提高生产线工作及基层单位的发展水平。实习实践在各高职院校中得以顺利开展主要有以下因素:一是其有效地促进了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二是实习实践是检验大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学习的最有效途径。职业院校主要是以培养高职业技能的人才为主要教学目标,为生产一线及基层工作岗位提供符合条件的专业人员。因此,各高职院校将实习实践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到人才培养当中,并不断贯彻符合社会发展的思想与要求,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水平与能力。
随着社会发展对于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增大,社会以及各高校对于职业人才的培养重视程度也逐步提高。现阶段,各职业院校已将大学生实习实践以及就业指导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但在实际开展相关活动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大学生实习实践的场地选择、实习实践的经费使用、相关物质基础的保障以及实习期间安全问题等,这些都需要在进行实习实践工作前进行合理安排,保障每一个参与的大学生的个人利益与安全[1]。除此之外,一些参与工作的毕业生们表示自己在实习时的经验并没有完全地运用到工作当中,或者实习时的项目并不是自己日后从事的工作项目,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都会对各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产生不利的影响。为了能够加强实习实践的实效性,各高校除了要注意合理安排实习内容外,还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以及职业素养,为今后就业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
现如今,社会实习实践等活动已经成为各高校大学生们毕业前的一门必修课,更是对他们正式踏入社会前的一次最终考验。因此,开展实习实践活动是为了让大学生提前了解社会的发展,并能够尽早地融入到社会当中,通过实际操作检验自身学习的最终成果。在实习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生们通过与领导和同事的相处,能够扩展自身的交际圈,不断提高自身的交际能力,对于个性发展、潜力激发都有着一定的影响[3]。除此之外,在实习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生们可以掌握更多技术操作的技巧,对于未来就业也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会将对所学专业的认知只停留在书本当中,对于自身的职业素养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帮助。
让大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实习实践当中,可以有效地增强他们对于自我的认知,进行自我总结和评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和个人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职业院校要引导大学生们走出校园、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进行有效结合,在与社会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接触的过程中,培养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4]。
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时间参与到实习实践当中,可以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智慧和能力,全面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水平,为今后的就业和个人发展做好准备。高职院校大多是采用以教授学生专业技术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但学生学习的内容大多都是以理论性的知识为主,因此学生们很难深层次地理解。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难以用理论知识解决的问题,需要进行综合地分析,将多方面的因素加以结合[5]。通过实习实践的机会,大学生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操作流程,进而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进行对比,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用的方法进行运用,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为了保障高职院校实习实践工作的顺利展开,各高校可以建立专门的实习实践指导团队,通过专业的就业分析和职业发展规划为学生们解决问题。指导团队的成员可以由各学院的教师、学生干部、团委等相关人员组成,也可以聘请一些具有专业指导能力的专家们进行指导,日常的工作安排则有各院的团委负责[6]。各高职院校应当切实加强学生实习实践工作的进行,合理安排实践和实行计划,充分发挥各院领导、辅导员在实习实践工作中的作用。要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角度出发,深入、积极地展开实习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能够真正地融入社会当中。
实习实践的机会让大学生们踏入社会,能够让他们掌握更多操作技能,真正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各职业院校在开展实习实践等相关活动的过程中大多会选择生产线或基层单位,这些企业大部分都会让大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和生产,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们能够进行实际操作,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虽然是实践课,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依然会有专业的指导教师进行操作演示,等学生们真正地领会操作流程之后,再给他们实际操作的机会,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实习工作的整体效果。
各职业高校在制定学生实习实践的整体计划和施行方案的过程中,应当对不同专业水平、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系统性地划分,提出相应的实践计划与方案,规定合理的学分奖励与考核项目,要将社会实践的考核纳入学生综合评定方案。要让学生们重视社会实践与实习的参与,要让他们明确参与实习实践的真正目的与意义,使实习实践成为高职院校专业学习的最终考核评定的重要步骤。
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实习实践活动的效果,各高职院校应当鼓励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进行实习工作,为今后融入社会以及就业发展等奠定基础。实际展开社会实践和实习的活动时,高校领导除了要制定一系列的活动计划与安排之外,对于实习场地和内容也要进行合适地选择。积极探索校企联合、互帮互助、合作发展的各企业单位,并联合举办大学生实习实践等相关活动。这种互帮互助的合作有利于为实习实践构建良好的环境,也能够为大学生的实习及就业提供最基础的保障。除了可以选择校企合作的方式外,学生们也可以自己到校外寻找实习实践的机会,但前提是个人的经济利益与人身安全得到保障,避免意外的发生。
高职院校对于人才培养方面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专业素养。因此,开展实习实践等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同时让学生们尽早了解和融入社会。但在开展实践和实习等活动的过程中,除了实习场地是重要的选择内容外,基础的经费问题和学生的安全问题也都要有所重视。职业院校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实习的经费也需要纳入到人才培养的方案中,以确保社会实践和实习工作的持久、深入地进行,保障基础经费的投放到位。同时,高职院校保障基础经费投入之外,还应当寻求其他方面的物质支持,让大学生的实习实践活动更具有实效性。例如,国家及政府会为各高职院校提供支持,为大学生的学习、实习以及就业等提供便利。除了国家政府的支持外,职业院校还可以通过与校外的各企业之间友好合作等方式,争取到各企业单位的经济及物质上的支持,从而为大学生的实习实践提供更多有利的实习实践机会。
各高职院校在开展社会实践实习等活动的过程中,保障大学生们的身心安全及财产安全等是极为重要的。各高校在实际开展社会实践和实习之前,应当对参与的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相关法律知识的教育,强化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确保在实习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最基础的安全保障。同时,各高职院校应当安排学生干部及管理人员作为负责人,确保在校外进行实践和实习的过程中集中管理,保护大学生的个人安全及利益。与各实习实践机构提前做好沟通,并与每名参与的大学生签订相关安全协议,并定期与相关安全负责人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实践工作的进行情况。
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实践或实习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并有利于提升学生们的职业素养以及专业技术能力。参与实习实践可以引导学生们增强自身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正确地认识自己,对未来的发展与生存产生紧迫感。通过实习实践亲自体验生活,从亲身经历中得到教育与启发,使思想得到进一步提升,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职业素养,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