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越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肇工三校)
唐诗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一颗璀璨明珠。它摇曳生姿的光彩备受瞩目。在中国,孩童从牙牙学语开始,唐诗就敲击他们的耳鼓,使之耳熟能详,唐诗如同清澈的甘泉令人陶醉。它以其独特的魅力传承至今,令人欲罢不能。它或悲或喜,或清雅或浓烈,成为我心灵的出口之一。尤其我潜心揣摩五绝时,自有行云流水般闲适,墨香扑鼻小窗开,别开生面有洞天。
五绝通过20字集中表达主题,写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以及所见所闻,这就要求字数凝练,结构严谨,字字珠玑。用字恰到好处需要很强的语言功底和概括能力。在表达概括上不能用大量细腻的辞藻画蛇添足,也不能罗列许多排比和典故显得主次错乱——主题凌乱不集中,反而会顾此失彼。一个典故点到为止,主题要求更加集中,以小见大。语言掷地有声,选词选景要有代表性,辐射性强的。语言张力和弹性要大,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也就是说,用最少的字涵盖更大的信息量,凝练概括。
山中送别
王 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这首送别诗不写临行饯别,而是匠心独具,别有风韵,选取了全然不同的着墨之处。首句交代“相送罢”,送别时的场景话语用“罢”一笔带过,使之在时空上有了跳跃;接着写到“日暮掩柴扉”,又来了一个跳跃,二者都作为暗场景处理。为何选择日暮呢?因为日暮时分寂寞之感、怅惘之情会更加浓重稠密。“掩柴扉”这个动作却是别有情趣,寓别情于字里行间。读者可以感受到寂寞神情怅然所失。关闭柴扉如何打发寂寂长夜呢?留有足够的空白,就是留白让读者展开想象。第三、四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用“归不归”照应暗合,成了一个送别后的悬念,且是“相送罢”后的深情流露,说明刚刚分手又担心不归来。此诗从生活中看似平凡的场景入手,运用朴素自然、真情流淌的凝练语言,展开情节,表达了作者真挚的感情,耐人寻味,令人神思遐想。
五绝作为古体诗的一种体裁,精妙简短。我们用敏锐的观察力捕捉生活中的一些事例,说事说理,运用通俗凝练的语言,精巧设计。五绝的每句话必须注意句句相关相连,紧密相接相承,句子与句子之间减少缝隙,整首诗看起来浑然一体。古人在《师友诗传录》中早有论述,“五言绝近于乐府,七言绝近于歌行,五言难于七言。五言最难于浑成也,要皆有一唱三叹之意乃佳。”一气呵成容不得半丝凌乱,四句话就像紧密咬合的螺丝和螺丝帽,表现出朴实凝重境界之远大。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前两句运用了对仗的手法,仅仅10个字,便勾勒出一幅雄浑大美的山水画面,非常有气势。诗歌最可贵之处是用朴素平实的语言道出自然和率真,不需要故作高深、强力用典、编造生词,让人读起来晦涩难懂。其实诗的上品在味道情绪上,余音缭绕不绝于耳,清新自然,竭力挖肠掏肚不如偶遇,令人拍案叫绝,耐人寻味。“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流水对,而前一句日、山,河、海并列严谨,意思咬合得很紧密,古朴凝重而又自然浑成。
玉台体
权德舆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前两句诗句运用对仗手法,后两句气脉贯通,每一句话都不可删减,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没有半点儿游丝之态。前两句选择了两个日常生活的场景细节,后两句点出主旨,那种内心盼归的心情活灵活现,跃然纸上。看似朴实无华,却有艳丽之处,取材精准,角度巧妙,真切感人,抓取典型细节展开,句句相扣,浑然一体。
古典诗歌十分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注重诗脉的起承转合。五绝和五律、七绝、七律一样在布局上讲究起承转合。起是开端,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和逻辑的关系来展开布局一首诗,起句先写出要写的风景和心情。承是承接上文加以进一步申述,第二句对第一句进一步阐述描写,进行递进说明。第三句转,转是转折,从另一方面找出切入点,起到起伏曲线美。转还是开辟新话题新意境,使诗歌有回旋往复之感,避免平铺直叙,也是为了不使诗歌索然无味,即转意味进入高潮,使得诗歌有起伏波澜。合是结束全文,结句就是对诗歌的总结升华或者笔走偏锋,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起承转合也是创作诗文的基本方法。或以事起,或以景起,或直抒胸臆,或比兴寄托,或者叙述,等等。一首诗写得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转,转得好,转得出神入化,诗歌就能扣人心弦。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渡江逃归和家人音信隔绝,挨过漫长的时间,作者没有罗列空间的隔开、音书的断绝,而是依次递进加以强化,加深了苦闷以及对家人、家乡的思念,“断”“复”很有创意。前两句平平叙述起,无惊人之笔却很抓人心魂。承接也很自然,由此后两句抒情字字有根须,字字敲心。这里,“近乡情更怯”的转,向上连接“音书断”,向下关联“不敢问来人”句,把诗人强烈抑制的急切心情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抒发得淋漓尽致。原本的“情更切”变成“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不敢问”这样的矛盾心理。真切感人,于情于理都耐人咀嚼回味,让人引起强烈的感情共鸣。
五绝字数少,更应该避免言辞意境枯燥,更不能说大白话。如果恰当地运用比兴手法,诗歌会形象、生动不少。比兴是中国诗歌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宋代朱熹比较准确地说明了比兴的表现手法,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专指诗有寄托之意。“起兴”中的起是开头,所谓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首先引出一种事物,用这种事物来说明下面要说明的其他事物,用彼事来说此事,对照此事,这种手法是因物联想触景生情,但是所兴之物必须与所咏之事有必然的联系,不能为兴而兴。比,用一种形象和事物来比喻另一种形象和事物;兴,用一件事来引起另一件事。
用比兴手法来增加形象感可以锦上添花,力争语言凝练,字字扎根。如《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皆属比兴。又如:“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鱼”字在古代是男女相爱常用的以称对方的象征语。“鱼戏莲叶间”一句以鱼之嬉游暗喻男女在莲丛深处调情示爱的欢乐情景。这样写形象鲜活又有情趣。
相 思
王 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首诗歌是梨园弟子特别爱唱的歌词之一,听者无不动容。关于红豆有个传说,古代一女子因丈夫死去,哭死于树下化为红豆,人们称它为“相思子”。唐诗中用红豆说明相思之意。首句起兴暗合后文的相思之情,语句单纯又极具形象。“春来发几枝”承接得非常自然,为何只问红豆春来发几枝呢?选择具有情味的物象寄托情思,红豆是友爱的一种象征,于情于理都很贴切,令人神思遐想。“多采撷”红豆,言在此处却意在彼处,以采撷植物寄托怀思之情,暗示远方的友人多多珍重彼此情谊,用相思叮嘱别人,而自己的相思之情不言自知。委婉动人,含蓄婉曲,语境妙不可言。“相思”与“红豆”首尾照应,切了相思子,也合相思之情,双关极妙,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惟妙惟肖。
古典诗词中动静结合也是常用的方法,五绝中也是屡见不鲜。通过对事物进行动态和静态的描写,从而巧妙地把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结合。相互衬托,彼此相映生辉,从而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更好地为表达中心思想以及作者所思所想服务。描写静态的事物和动态的事物让静景动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鸟鸣涧
王 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人闲”说明周围没有什么干扰,写出诗人内心无烦忧而闲静,直至于细小的桂花从枝头落下才被察觉,这个“落”有一种触动和丝丝芬芳。诗人不禁为夜晚的静谧和静谧之后的空寂而惊叹,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的氛围,相互契合而又彼此依托。夜安静了,月亮升起,竟然惊动了山里的鸟,这里突出了静。花落、月出等这些动态之景,给诗歌平添了生机和活力,以动更加衬托出空山的静谧。这个是以动衬静。王维的山水诗中,特别喜欢造境,动的景物和静的效果,互相依存,动的发生是以静为前提的,细细品来有其辩证的艺术效果。
情景交融在古诗中也是较为常见的写作方法。在作品中对景物的描写和渲染,同人物的思想感情抒发紧密结合。先情后景的少,先景后情的一般比较多。寓情于景或者物,这种方式是将感情融入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写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文学理论上的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意境创造就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的艺术。抒发感情的时候,点到为止,然后突然写两句景色。一切景语皆情语,靠写景来抒情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是一首表达羁旅之思的诗。此诗不写行人出发,不写船的行途,以舟泊暮宿写出愁字,虽然小露愁字,但笔锋一转又到了景色中,在景中寄托思想感情。特别是“日暮客愁新”一句把承转糅合在一起了,也是很少见的。“移舟泊”也为下文景色中抒情做了很充分的铺垫,接着继续铺开景物,愁心化入邈远天地之中。虽然写景而愁心自见,情景交融,相映生辉。诗人似乎怀着愁心在宇宙天地之中经过漫漫求索后,发现一轮明月和自己那么接近,寂寞愁思深感宽慰,一隐一现一虚一实,心恰好随了明月,情景相生,风韵天成,淡而有味。诗人愁心随着江水流入思想翻腾的海洋之中,最后言虽止、意未尽,具有艺术美感。
法无定法,诗无定式,五绝在唐诗中小而耀眼,通过一些表现方法呈现出来,或情或理,或趣或景,都是妙不可言的。写诗是创造的过程,也是心路净化、提升的过程。有境自然好句来,有境自然诗花开。我们既要研究其法,又要不被其法所制约,自会铁树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