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凡
近几年,大学生毕业后新出现的一种就业现象十分受到社会各层面的关注,即“慢就业”。对这一现象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认为这是毕业生的自我成长以及不断成熟的就业观念下形成的新就业观;另一种是认为这些毕业生在“啃老”,不利于当前大学生对自身的职业规划,是不符合现阶段国情的行为。为了解所调查的“慢就业”群体的最终就业情况,笔者将调查的“慢就业”与“常规就业”群体进行了区分:以每学年度6月30日为分界,在这一时间节点前找好毕业后出路的划分为“常规就业”群体,剩下的都被划为“慢就业”群体。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毕业生的“慢就业”现象加以研究,对“慢就业”的群体要站在持续可发展的角度来分析,从源头抓起,逐步探索针对“慢就业”的解决之法[1]。
因为个人的主观积极和消极因素造成了“慢就业”现象,而由于择业动机与个人能力的不同,“慢就业”群体又被划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两类。
1.就业目标坚定
确立职业目标是职业发展的开始,同时这一目标的确立是非常困难的。“主动型”的毕业生大多数都有明确的就业目标,例如考研和考公。考研这一目标的确立,有以下几个因素,如对名校有执着追求、个人兴趣或追求更高学历。在考研目标确立后大多数人不会轻易动摇,也不会考虑其他就业形式。还有一部分家庭富裕的“慢就业”群体会考虑去国外读研,他们会努力获取更好的绩点、雅思以及托福成绩,可以选择更好的外国大学,投递时向多所学校投递申请以获得心仪的大学的通知书。这类群体的家长对其子女抱有很高期望,但是也十分尊重孩子的意愿,不反对他们在特定时段内全心全意地准备考试。群体中的另一部分选择考公务员,但是部分地区的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略晚,其录取的步骤也很麻烦,最终结果公示较晚。虽然这部分群体的就业时间较晚,但是他们的学历得到了提高,而且追求理想岗位的心愿值得褒扬。这种“慢就业”具有合理性,显示了毕业生更具个性化以及社会的宽容[2]。
2.对自己能够达到“人——岗匹配”具有强烈的自信
职业心理学认为求职者的自信心会影响职业选择。“常规就业”群体在某些方面的信心低于“主动型”群体。“主动型”群体对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有着十足的自信心,对自己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有着清醒认识,这种信心使其对未来信心满满,在做决定时能够十分肯定。在就业时,他们对需要查找的就业单位信息十分明确。这体现了“主动型”群体更青睐于“人——岗匹配”,他们有着极强的动力和信心,致使他们在追求理想岗位时更加主动大胆,甚至不惜耗费很长的时间[3]。
1.对职业认识不全面,自我感觉过于良好
“被动型”群体对职业认识普遍性地存在以下三种问题:首先,太过关注自我感觉。自我感觉的过分强调会使其对自身的评价和定位发生错误。比如,部分学生盲目择校,在公布成绩后,发现自身与录取分数有极大差距时,还要盲目“二战”;其次,涉世过浅。其表现为职业实践起步晚且途径单一。职业探索的最佳时期在15岁~24岁之间,应尽可能多地参加不同类型工作的实习,以确定喜欢的职业类型[4]。但是我国极少数大学生在大三前就解决了职业选择问题,而且他们的择业依据来源较为单一、片面,不明白未亲身实践得到的结果大多片面;最后,职业选择盲从。部分毕业生的自我认识以及对社会的认识都比较片面,存在着非自主择业现象,如盲目跟随室友的选择。
2.较弱的规划和执行能力,职业韧性差
“常规就业”群体制定计划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不如“被动型”群体。比如,确立考研目标后却不能全身心投入,甚至会偏离目标,更甚者还有一部分没有制定目标,而且也没有主动开发和寻找就业资源,也没想过要和自己感兴趣的职业领域的前辈交流,以得到就业机会和经验,尤其是他们的适应能力和职业韧性也很差。“被动型”群体在面临理想与现实冲突时,还不能适时调整目标与规划。比如,考研出结果后目标调整不及时,选择继续考研;在职业薪水不符合期望时,想不出解决办法;不能运用国家法律法规维护自己的就业权益[5]。
随着家庭收入不断增长,大部分大学生不用承担家庭压力,过分追求轻松、高薪的生活。很多单位也表示,现在大部分求职学生缺乏责任感、敬业意识,许多毕业生期待的薪资过高,一旦薪资达不到期待水平就会选择待业。这一现象表明部分毕业生的价值观念存在问题。针对这一现象,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把个人和国家结合起来,提升他们的思想觉悟。比如,开展投身西部建设、基层工作的毕业交流会,举办杰出校友讲座沙龙,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能打开他们心胸眼界以及提高精神高度的榜样。不仅如此,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还需在招聘工作启动前、考研成绩公布后这几个比较关键的时间点,协助“被动型”群体纠正错误的职业目标。
在“慢就业”的毕业生群体中,可划分为目标坚定、充满信心的“主动型”群体和目标模糊、能力不足的“被动型”群体。要加强以上两种类型的“人岗匹配”的能力,促使他们步入社会。达到这两个目标要从两点入手:一是经常自我评估;二是加强职业探索的实践。毕业生要在“就业前——就业中——就业后”都进行评估。准备就业前,必须做好充足的实习工作以增长阅历。通过多次实习,充分了解职业、专业的前景后,再理性地预测自己的价值。当在求职、升学中遇到困难挫折时,不要自怨自艾,要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重新振作。当后期有多种选择难以抉择时,可以向学校的辅导老师寻求帮助,或者通过职业对比进行理性分析。对于高校来说,不但要扩宽职业咨询渠道,而且要加强就业指导力度,向学生提供更多实习机会,帮助他们边做边学,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比如,加强学校和企业的交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为学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让大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
针对“被动型”群体就业能力和执行力都较低的情况,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有目的地提供帮助,并设立专门辅导工作组。对选择职业存在困惑的学生可以与学校内的咨询老师交谈,由其引导找到问题的根本,共同找寻解决措施。且咨询师要定期进行回访,询问学生解决进度,之后不断调整完善解决措施。针对“被动型”这一群体,学校需要在其刚出现苗头时,及时干预。例如,学校可以通过职业生涯教育的第一、二堂课,借助课堂教学来帮助毕业生学会设立职业目标的办法,通过课外实习来指导他们“执行——评估——调整”就业计划。基于以上目标,学校需加大投资力度,为学生提供一支高素质的辅导职业的团队,并为低执行能力的“被动型”群体设立专门化档案以进行督促,并指派素质较高的老师对这些学生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全程辅导。学校还要从学生的精神、思想、学业这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帮助,从择业的开始一直到最终就业都要给予关注。
当下职业存在变更快、机会抢手的特点,现在红火的公司可能过几年就会面临倒闭的危机,之前需大于供的职业可能现在就会供大于需,一些现在冷门的行业也可能在未来成为新兴产业。所以大学生需要具备预测性的眼光,假如外部条件发生变化,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特别是“慢就业”群体,要抓住机会,实事求是,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对于这种情况,学校要在教给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着重教给他们与时俱进、因时而变的适应能力。良好的适应能力是指生涯关注、好奇、控制和自信这四种能力,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得到锻炼,并慢慢融入职业环境,从内到外,把自身与岗位需求结合起来。学校可以为“被动型”群体打造专题工作坊,使其保持对未来的好奇心又具有应对当前局势的信心。另外,在学生入学伊始就要由浅入深地开展以上四个层面的职业生涯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即使在前途模糊时也能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而寻找出路。
总之,“慢就业”群体需要得到重视,不但要为其提供专业化、精准化、全程化的指导服务,而且要制定帮扶就业的政策,借助学校及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