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现的逻辑”理论的高职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2021-11-23 15:32衢州职业技术学院郑丽辉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汽车底盘逻辑理论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张 华,郑丽辉

课堂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最直接最广泛的育人载体之一。现代社会要求未来劳动者或人才应具备主动学习的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学”为中心,即“发现的逻辑”,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属于“表述的逻辑”范畴,它以“教”为中心,属于学科思维,这种供求错位或“本末倒置”的现象是职业教育目前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以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为例,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以学生为中心,提出基于“发现的逻辑”理论的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的基本策略,为破解传统课堂教学“顽疾”,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和拓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思路。

1 “发现的逻辑”理论的基本内涵

人人都是学习者,且无时无刻都在学习,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构建知识体系,即以“学”为中心,也就是服从“发现的逻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给学生提供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认知学习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获得“发现”的经验和方法。

2 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的基本策略与教学实践

以汽车检测与维修(运用)技术专业的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的教学为例,按照“发现的逻辑”理论,从梳理课程新脉络、教学设计2个方面讨论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的基本策略。

2.1 梳理课程新脉络

根据“发现的逻辑”理论,教学上要做到先“放”后“收”,“放”要突破“表述的逻辑”,将知识点打散后,还要“收”得回来,“收”不是简单的划重点,也不是简单的知识罗列,要遵循“必要且系统”,所以在教材建设上必须遵循“薄而精”和“弱化知识堆积,重视能力培养”的原则。因此,有必要重新梳理课程新脉络,课程内容中最核心的、最不可动摇的知识点是根基,要保留,这样才能“收”得回来,其他细枝末节的内容可不在教材中体现出来,留给学生课堂讨论、启发学习或课下学习。

对于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的结构不同于传统教材的逻辑结构,明确汽车底盘构造各系统的逻辑关系——“一点四线”。“一点”是转向节总成,“四线”是传动系、转向系、行驶系、制动系。“一点四线”是课程的“必要且系统”的内容,课程脉络重构后,突出了转向节总成的中心位置,实现整体与局部的统一。围绕转向节总成这个“中心点”,由“点”到“线”,“点”“线”结合,再到三维空间、层层递进,使课程脉络更清晰,便于集成化、模块化教学。

2.2 教学设计创新

遵循“发现的逻辑”理论,在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坚持“思维发展重于知识获取”和“策略生成重于问题解决”的基本原则,从最基本的事实出发、从生活经验出发,层层递进,不断启发,使学生的学习从“识记主导”升级为“思考主导”,让学生获得更多主动性。

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以“认识膜片弹簧离合器液压操纵系统”为例,教师设置问题“驾驶人需要多大的力才能让离合器分离?”任务分配下去后,通过组织学生演示、计算、分析,给学生提供杠杆、千斤顶等,让教与学“看得见、摸得着”,最终把所有细节真正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实现掌握、接受的目的。然后将离合器操纵原理延伸至汽车转向系、制动系,从而实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类似的教学案例还有:“传动系统”联系“共享单车的传动机构”“车桥”联系古代“赵州桥”、“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联系“太阳系”等天文知识、“悬架”联系古代“独轮车”等。

3 “发现的逻辑”理论对于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的指导意义

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方法创新方面,在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坚持“发现的逻辑”理论,可以使教育理念更加科学、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终极目标进一步深化。

(1)教育理念更加科学。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依据“发现的逻辑”理论,将知识打散,这是教学“放”的过程,然后设置情境,拓展学生发散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用一个个真实有趣的任务将这些知识重新组装起来。就像指导学生搭建木屋一样,学生掌握了核心知识和技能后,就有了“材料”,再加上“装饰”,终能建成“木屋”,搭建过程中,具体用什么“材料”,用怎样的创意去“装饰”,完全由学生主动去“发现”。

(2)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引入真实案例,营造工作环境,项目(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正成为美国、新加坡、德国等许多职业教育强国贯彻“在做中学”理论的生动实践。问题启发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教学工厂(工作室)等是各国职业教育常见的表现形式。以新加坡为例,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模式,从校园到教学大楼,从办公室到教学车间,整体设计和细节处理上非常注重把真实企业环境引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共和理工学院将问题启发式教学作为全校职业教育的主打品牌,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颠覆传统的教室布局,以学生为中心,提倡少教多学。

(3)教育终极目标得到深化。教育的终极目标是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既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又能适应社会发展,还要有健全的人格。以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为例,该校设计特殊的“黑暗对话”教学空间,让学生身份换位,从视障人群的角度,通过触觉、听觉、语言交流等训练让学生亲身体验那些为求生存而最早来到新加坡的人的艰辛奋斗经历,感受生命的顽强,给学生灌输这种精神实际上也是灌输他们的国家精神,这种教育手段不是靠简单的说教去教育人,而是让学生融入其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融入国家和民族传统文化也是当前课程思政的热点,我们也可以有所借鉴和深化。

4 结语

本文针对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教学逻辑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发现的逻辑”理论的基本内涵,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的基本策略。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发现的逻辑”理论对于课堂教学方法创新的指导意义。“发现的逻辑”遵循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发现的逻辑”,可以使教育理念更加科学,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进一步深化教学终极目标。

猜你喜欢
汽车底盘逻辑理论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新能源技术在专用汽车底盘上的应用分析
汽车底盘螺纹连接失效的原因分析与优化
坚持理论创新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研究
逻辑
两座短轴距汽车底盘设计和调校特点
女生买买买时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