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属高校国际化发展路径研究

2021-11-23 15:21芳,
关键词:国际化北京市

何 芳, 刘 凤

(北京联合大学 公共外语教学部, 北京 100101)

一、引言

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科技与教育等诸多方面紧密相连、休戚相关、荣衰与共。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为高等教育国际化赋予了新使命,为未来世界范围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同时也为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和发展机遇[1]。作为人才培养高地的高等院校,需审时度势,顺应时代,大力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培养出具有全球视野及多元文化交流能力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提出北京“四个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即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为北京市属高校的国际化发展带来契机。如何利用区位优势,立足北京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更好服务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是北京市属高校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动因及内涵

“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个概念,最早由被称为“当代美国高等教育改革设计师”的Kerr于1980年提出,他在《扩展高等教育的国际维度》一书序言中指出:“我们需要一种超越赠地学院传统的新的高等教育观念,这种观念实际上就是高等教育要面向世界,或者说是高等教育要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时代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高等教育应该在立足民族化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

不同学者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有不同表述,或聚焦于过程,或聚焦于结果,或聚焦于趋势,不一而足。加拿大学者Knight[2]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的表述在学界认可度较高,她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将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性的维度整合进高等教育机构教学、研究及服务的过程。”这表明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动态过程,涉及“国际化、跨文化、全球化”三个维度,涵盖了高等教育的三大基本职能: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Knight[3]还提出大学国际化的四种界定方法:①活动的方法,包括师生的国际流动、课程内容的国际化、知识传播、技术支持和合作研究等;②能力的方法,主要关注个体在职业和个性发展中融入国际的价值观念;③文化的方法,主要关注大学的文化氛围;④策略的方法,主要关注大学从国际维度采取的策略。

除了概念,学者们还关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因,认为动因有助于提取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中的构成要素。Knight[4]指出高等教育国际化动因的四个 维度:社会/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和学术的。社会/文化动因涉及国家文化认同、不同文化间的理解等;政治动因包括对外政策、国家安全、国家认同等;经济动因包含经济增长与竞争、劳动力市场等;学术动因涵盖扩展学术视野、院校建设、形象与地位、提高质量、国际学术标准、科研与教学的国际化维度等。

在经济方面,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对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有更迫切的需求。在政治、社会/文化和学术方面,2015年颁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指出,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加强国际协同创新,切实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5]。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文件提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6]。这是继2011年将“文化传承创新”确定为高校第四项使命之后,国家首次将“国际交流合作”确定为高校第五项使命。从国际上较为认可的三大主流全球大学排名的指标体系可知,虽然三大排行榜在目的和具体指标的设计上存在较大差异,但依然存在世界一流大学的共性指标,其中之一是高度国际化水平[7]。可见,高校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结合高等教育五大职能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动因,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是一个多层次的综合体,既包含国家层面、政策层面的推动机制,也包含高校在实施层面的各要素内容(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大学需具有符合时代发展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建设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师队伍,培养能够应对全球化合作与竞争的人才,进行针对全球性和国家地区问题的科学研究,担当传播民族文化的职责,在全球开展交流与合作。不同层次的大学应结合实际情况,探索符合国家、地区及自身发展需要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路径。

三、北京市属高校国际化发展现状

北京市属高校主要服务北京市战略发展需要,为北京市各行各业输送不同层次的人才,有北京联合大学等综合性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等理工类院校,首都师范大学等师范类院校,首都医科大学等医药类院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财经类院校,中国音乐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艺术类院校,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语言类院校。这些高校办学历史、发展定位不同,特色各异,形成了支撑服务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比较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

(一)北京市属高校国际化活动与策略

北京市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市属高校国际化发展,培养国际化人才。组织开展“外培计划”等项目,在各市属高校选派人才到境外相关学科专业进行访学。基于国际交往中心的城市定位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需求,实施“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项目,从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建设两方面入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实施市属高校学生境外学习奖学金项目,每年资助1 000余名学生赴境外进行课程学习、课题研究、参加国际竞赛等一系列学术及文化交流活动。在多所市属高校开展国际化办学项目试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累国际化办学经验。此外,北京市在政策、资金层面鼓励市属高校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加强国际合作创新,开展更加广泛的实质性合作,建设一批具有较高研究水平和实力的国际合作创新平台[8]。

北京市属高校在明确自身办学定位及优势特色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国际化路径。寻求机会拓宽渠道,借助“一带一路”项目支持优势专业与国外院校相关专业合作,推动学校整体国际化发展。增进与国外高校合作,联合培养学生,提高在校学生赴国外学习交流的比例。拓展来华留学生招生途径,接收来自更多国家的留学生,培养更多知华友华的国际人才。与国外大学互派教师,开展短期合作教学与研究,举办或支持教师参加国际会议,创造国际学术交流机会等。

北京工业大学是市属高校中唯一一所目前为“双一流”建设、也曾为“211工程”建设的高校;北京联合大学是市属高校中办学规模最大、为北京市培养人才最多的高校。这两所实力最强和规模最大市属高校的国际化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反映出市属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的大致面貌。

北京工业大学积极推进开放办学战略和国际化战略,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160所院校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伙伴院校中,世界500强的学校占比超过30%。2019年,1 000余名本、硕、博在校生赴境外开展长短期交流学习。国际学生规模达到1 100人次,其中学历生突破600人次。现有国际学生全英文授课项目4个,获批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 人才培养基地。推进教师国际化,每年派出600余名教师和学者赴境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访问或开展联合研究,近300名外国专家来校访问讲学,聘请外籍教师近100人次。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渠道。以奥波莱孔子学院与“一带一路”中波大学联盟为支点,开展与波兰高校的合作交流工作。

北京联合大学积极开拓国际及境外合作办学,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9所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与20余所大学合作开展学生交流项目及本科或硕士学位项目。每年选派600余名学生出国(境)学习交流,目前12%的在校生有境外学习经历;聘请外国专家、本土优秀双语教师开展双语或全英语教学;每年接收1 000余名留学生来校学习;每年支持教师300余人次赴境外进行培训和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与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合作创办孔子学院。2016年,获教育部批准与俄罗斯乌拉尔国立交通大学合作举办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17年,获批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项目。2019年,获教育部批准成立“北京联合大学俄交大联合交通学院”。

(二)北京市属高校国际化动因与特点

首都北京具有特殊的城市地位,作为国际交往中心,其国际化程度位于中国各城市之最前列,教育对外开放水平高。北京市属高校在国际化发展方面具有地理位置上的天然优越性。北京高等教育基础雄厚,是全国普通本科高校最多的城市。目前,共有68所本科院校,其中29所是市属高校,39所是中央部属高校。在68所高校中,有34所“双一流”建设高校、8所“985工程”高校、26所“211工程”高校。在市属高校中,只有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音乐学院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北京工业大学为“211工程”高校,其余“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则均为中央部属高校。由此可见,北京市属高校的声望及受支持力度远低于在京中央部属高校,相应地,国际化发展的资源及活力也有一定局限。

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将高等教育视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不同,北京市属高校教育国际化更多关注提升学校竞争力及国际声誉、促进学术交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加教师和学生的跨国跨文化学术体验、提升跨文化沟通理解能力等,经济收益并不是主要考量因素。也就是说,北京市属高校国际化发展动因主要以社会/文化与学术驱动为特征,而非以政治与经济驱动为特征。

目前,北京市属高校均将国际化作为学校发展战略之一,国际交流合作范围不断拓宽,形式更加多样,总体呈现出有规划、有组织、多样化、多层次发展的特点。国际交流合作涉及师生国际流动、课程国际化、合作项目、合作办学、国际文化氛围构建等多种形式和学士、硕士、博士等各个层次。各高校均注重围绕本校优势学科专业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带动优势学科专业快速发展,同时加大推进教师及课程体系国际化的力度,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除了这些共性特点,不同类型高校国际化发展的重心有所不同。北京工业大学等“双一流”建设高校凭借自身实力和国家及北京市的大力支持,在国际交流合作的质量、深度上下功夫;北京联合大学等综合性高校担负为北京市建设培养众多一线人才的使命,在国际交流合作的数量、规模上进一步拓展。

北京市属高校国际化近年来虽有较大发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存在一些不足。因全球视野不够开阔,服务国家及北京市战略发展能力亟待加强,总体教育质量及国际化水平不高,国际影响力还很有限。各高校开展了学生出国学习、教师出国学术交流、培养留学生、中外合作办学等工作,但交流合作更多浮在表面水平,实际深度不够。高层次人才培育引进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大,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不高。与在京中央部属高校相比,北京市属高校存在中外合作办学层次较低、教师出国访学途径较单一、外国留学生招生规模较小、教育层次分布偏低、全英文教学能力偏弱等问题[9]。

外事活动经费是对国际化工作重视程度的体现,目前北京市属高校外事活动经费来源单一,主要为学校拨款和(或)政府专项拨款,且占学校总经费的比例偏低,除一所高校外事预算占学校总预算的1.32%之外,其他市属高校的比例均低于1%,国际化经费短缺是普遍现象[9]。由于经费主要来自北京市财政,国际化工作受到北京市政府的监督管理。北京市财政局对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经费的管理固化,高校使用经费面临诸多政策限制,造成正常工作的合理费用无法支出;同时,北京市外事办公室对教师和学生出境交流等活动的审批手续过于繁琐严苛,对出访天数等进行“一刀切”的限定,造成有些师生无法如期完整参加学术会议等交流活动,或因管理规定限制被迫购买高价机票造成浪费差旅费用等事实。政府管得过紧过细,从根本政策制度层面限制了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的自主活力。

四、北京市属高校国际化发展路径

毋庸置疑,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国家及北京市战略发展的重要部分。高校应把握当前历史性机遇,以国际化为契机拓展国际办学资源和空间,进一步提升学校对外开放质量及治理水平,统筹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通过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世界范围内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发挥教育资源的外溢效应。

在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面临更多挑战。针对全球化这一背景,Marginson和Rhoades[10]提出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全球国家地方”框架,认为高等教育发展受全球、国家和地方三个维度的影响,三者之间相互作用,交叉影响。除了这两位学者提到的全球、国家和地方三个维度,高等院校还需注意发展内功,深入挖掘自身特点和优势,制定立足于本校国际化发展的规划方略。教育国际化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将北京市属高校的国际化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国家地方”这一分析框架中,对国际化进行整体性、系统化思考,以大格局、大视角为北京市属高校国际化发展提供更广阔、更清晰的发展思路。

(一)全球层面:学习借鉴经验,取长补短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对外开放,融入国际,国家才有巨大进步。现代高等教育制度起源于西方,西方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有许多成功案例值得中国高等教育学习借鉴。北京市属各高校应了解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普适性做法,对标与自己类型、定位相似的特定高校,深入研究分析其国际化的理念、路径与策略,开拓思路,求同存异,在制定本校国际化战略规划时吸收借鉴,理性判断决策何种模式适用于本国本校。

与此同时,充分了解全球具有影响力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评审指标体系。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及韩国等国均有自己的国际化评审指标。2013年,亚太地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组织启动了国际化质量标准。2014年,欧洲认证联盟启动了国际化质量评审框架[11]。目前,中国还有待开发设计更科学成熟、更有影响力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评审指标体系。北京市属高校在依据国家总体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既能与国际接轨又符合自身情况的规划方案,突出特色和优势,扎实推进国际化进程。

(二)国家层面:服务国家战略,抓住机遇

中国与西方社会制度存在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在高等教育领域也有所体现。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欧洲是“自下而上”的模式,而中国是“自上而下”的模式[12]。国家制定战略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由高校执行实施,最终惠及师生,提升国际竞争力。

2015年颁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明确指出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合理选择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路径,其中一项 建设任务是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5]。国际化是建设一流学科的重要抓手和推力。北京市属高校应基于现实条件,深入挖掘优势专业学科,扎实建设一流学科。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机遇,加强与沿线国家高校、研究机构及企业的联系,主动走出去,开展国际合作。

(三)地方层面:加强政策支持,统筹协调

北京市委、市政府对北京各类高校“一盘棋”统筹布局,鼓励支持市属高校分类发展,引导其立足北京、服务北京。在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分类支持、分类评价的基础上,明确市属高校办学定位,推动其在不同层次、不同学科和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8]。2018年提出针对北京市属高校不同特点,分别建设成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高水平特色大学、高水平应用型大学、高水平技能型大学四类大学。

北京市在国际化人才培养、学生境外学习资助、国际化创新合作平台建设、国际化办学试点等方面出台政策,支持高校精准定位,在具有优势的领域加快国际化布局。鼓励研究型大学在优势学科专业领域深耕,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合作,鼓励教师参与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及时关注学科专业前沿领域的研究,善用“外脑”,搭建国际合作创新科研平台,借助其探索解决高校建设及学科专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鼓励应用型大学选择擅长的学科专业,拓宽与国外高校合作项目渠道,将应用型研究成果进行市场转化,促进相关学科国际化发展的同时也带来社会经济效益。鼓励加快国际认证步伐,积极融入国际大家庭,全方位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

北京市属高校国际化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政策驱动,政府政策对高校国际化发展影响巨大。应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力度,创造良好环境,有效发挥政策激励和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政府转变职能,真正将“放管服”落实到位,给予高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改革国际化工作申报审批及经费管理办法等,给高校“松绑”,优化工作流程,提高经费使用的实际效益和效率。解放思想,改革办学体制及模式,借鉴新加坡、以色列、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支持北京市属高校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开展全方位实质性合作,吸引其来京开办分校。探索实行现代大学制度,深入研究如香港科技大学这种办学历史短却迅速崛起的高校的内部治理体系及其与政府、社会的关系,在制度、政策等方面为北京市属高校国际化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强化战略意识,优先推进优势学科专业的国际化,打造北京教育品牌,形成北京市属高校国际化优质资源的吸引聚集效应。

(四)学校层面:聚焦核心要素,提升质量

教育国际化,提倡以开放的心态办教育。对外开放交流在极大程度上促进提升学校办学治校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最终提升国家整体教育水平和国民素质。北京市属高校国际化发展应目标清晰,定位准确,聚焦两个核心要素——人力要素和文化要素,以强化质量文化观。

1. 人力要素:人才国际化培养、来华留学生培养和教师国际化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是第一资源。教育国际化的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国际化人才。高校培养人才的核心载体是课程,课程体系国际化是人才培养国际化质量的重要保障。高校应着力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增加课程的内涵性和外延性。制定相应教师评价、考核及薪酬政策,引导、培养、鼓励教师开设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专业前沿课程,鼓励教师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程等。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国际化的可行性。开设一定数量的全英或双语课程,提升课程与国际接轨的程度,管理部门协调外语教师、外籍教师和学科专业教师三方进行充分的交流研讨,共同打造国际化精品课程[13]。以优质国际化课程体系保障教育质量,适应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实现人才培养国际化。

来华留学生培养是衡量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另一个重要指标。考察一所高校留学生教育情况,主要看留学生人数、培养层次、培养质量、生源国结构等。近年来,由于北京市政策扶持力度大,市属高校来华留学生人数有所增加,但在培养层次及质量上提升效果不明显。多数留学生以短期语言学习为主,接受学位教育的比例还不高,其根本原因在于尚未有效建立高校各专业的国际化课程培养体系,以英语为教学语言的专业课程很少,限制了留学生来校接受学位教育。市属高校应鼓励有条件的专业搭建国际化课程框架,扩大英语授课范围,打造高水平专业课程,由点到面,渐成体系,逐步提升来华留学生的培养层次及质量。

教师国际化是高校国际化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对打造国际化课程体系、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等起到决定性作用。只有建设具有国际视野、国际意识和国际交流能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才能有效开展国际化教学和学科专业建设、开展国际合作项目等。北京市属高校国际化教师队伍建设主要通过国际化人才引进和教师出国交流进修两种途径实现,但是,人才引进指标有限,教师出国交流机会只能惠及少部分教师。各市属高校需因地制宜,合理配置校内资源,制定相应人事政策制度,加大对教师的支持力度,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相结合,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一方面,结合各类人才项目和引智计划,从海外引进包括学术带头人、青年博士或博士后等优秀人才;另一方面,注重内部培养,为中青年骨干教师提供多种类、多层次的专业发展计划项目,安排专项资金资助教师出国访学或与国外学者合作开展研究,支持教师参加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组织或高水平会议,提升学术影响力及竞争力。

2. 文化要素:中外文化交流与跨文化理解

文化是软实力。高等教育负有“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责,北京市属高校地处全国“文化中心”的北京,应在国际化进程中自觉担当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跨文化理解、传播中国文化的重任。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中外文化交流活动能够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进行。无论是现实中的文化交流还是网络世界的交流,都需具有跨文化理解沟通能力及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尼克·奈特[14]指出,中国文化中的“天下平”思想和“天人合一”的理念可以用于协和文化全球化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冲突;和西方文化强调物质主义不同,中国文化更强调精神的反思,因此中国文化更有可能成为一种全球文化。北京市属各高校应着力强化教师和学生的文化自信意识,鼓励师生秉持“和而不同”的理念,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形式多样的中外文化交流及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促进跨文化理解与沟通。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涵盖的要素也必然增加。教育国际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文化要素的重要性会更加凸显出来。文化育人意味着高校既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头。北京市属高校应进一步提高创新思维,拓宽全球视野,在增进跨文化理解互信和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方面下功夫,建设国际教育研究、跨文化交流传播研究等智库平台,推动中外文化交流。打造完善的对外文化传播的教育体系,借助传统文化讲好现代中国故事,让更多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东方哲学、不同的思维方式等。

猜你喜欢
国际化北京市
北京市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活动“云”彩纷呈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
聚焦港口国际化
浅谈贸易型外贸企业国际化经营法律风险防范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活动预告
演艺之花竞相开放再现国际化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