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结构分析和提升策略

2021-11-23 14:42雍楚婷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7期
关键词:队伍辅导员素养

文/雍楚婷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规定,高校应以立德树人为教学核心,将辅导员队伍建设成高校教师与管理团队中的重要成员,应先明确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增强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完善辅导员评价制度、提升辅导员的专业能力与核心素养来持续提升辅导员队伍整体的职业水平,确保辅导员工作有条件、有保障、有发展空间。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专业能力与个人素质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进程,也决定了高校的综合水平。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水平[1]。

一、辅导员的重要性分析

(一)高校加快发展的需要

国内教育部对高校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高校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教育部对高校的辅导员提出了较为明确的定义:辅导员在高校的教师与管理团队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其不但具有教师的教学责任,还具备着干部的管理身份。辅导员对提高大学生日常教学效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其更是高校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倡导者与管理者。高校是国内培养人才的重要教育机构,高校要紧抓新形势下的发展机遇,就必须增强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视,并提高辅导员的工作能力[2]。

(二)新形势下促进学生发展的必需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日常教学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高等院校必须增强并提高大学生日常教育教学效率,通过采取正确而有效的优化措施,打造出一支高水平、高能力、高素养的辅导员队伍。高校的学生情况较为复杂,部分学生缺乏比较成熟的分辨是非判断能力。大学学生自身能力与学习水平方面存在的不足,给辅导员建设高水平队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辅导员在大学生成长与学习中作用的逐步提升,辅导员素质与专业能力也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因此,建设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是新形势下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前提条件[3]。

(三)教育改革的需要

如今,高校发展趋势已从数量提升转变为质量增强,院校的发展理念也已从看重规模转变为看重学生素养。而高校拥有组织完善、工作能力强的高水平辅导员队伍,是提高高校教学效率的基础条件,是适应高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措施。只有高校紧跟教育改革的要求,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才能促进高校的教学效果,帮助国家与社会培养更高水平、更高素养的技术人才[4]。所以,高校应高度重视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工作,并根据教学改革要求和辅导员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才可以更好地推动大学教育的改革进程。

二、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逐步趋于大众化,大学教育发展也逐渐加速,特别是如今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与资金的投入的情况下,高校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机遇。但由于大多数高校存在建校时间较短、师资力量有限、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尤其是高校对辅导员建设工作重视不够,缺少科学、完善的辅导员工作监督与评价制度,导致辅导员队伍水平低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辅导员定位不明确、责任不清晰

国内相关文件虽然明确规定了高校辅导员的权责,但由于大多数高校对辅导员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院校对教师与辅导员职责划分混乱,缺乏较为完善且科学的整体规划,导致辅导员工作效率较低。此外,由于院校混淆辅导员与教师的工作内容,导致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增加,辅导员长期切换到多种工作角色中,导致辅导员个人工作压力大、工作效率较低。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由于部分辅导员不清楚自身的职责,导致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较低。

(二)缺乏科学完善的管理系统

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高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在传统的管理制度下,辅导员的职责划分不够清楚、对工作的监督不够严格;第二,高校的工作与激励制度不够健全,学校无法准确地对辅导员的工作完成量化考核,工作效率高和工作效率低的辅导员待遇一样,导致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下降,严重影响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第三,高校缺乏完善、系统的流动制度。辅导员是大学生的管理者,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有很多繁杂且琐碎的工作,由于这种工作缺乏一定的认同感,导致大多数辅导员都不会选择长时间任职,学校也没有完善的流动制度,导致高校辅导员流失率较高。

(三)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优秀的高校辅导员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教育部对大学辅导员的职业素养、政治水平等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如今的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较低。首先,这主要体现在高校聘请的辅导员通常是大学的毕业生,而这些辅导员由于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与专业素养,导致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养较低;其次,众多高校未提前给辅导员组织正式的上岗培训工作,而是为了达成既定的教学任务直接让辅导员进行工作,导致高校的实际管理效率低下;最后,高校在聘请辅导员时,考察工作不够全面,部分辅导员存在对个人工作不够重视,自身的责任心差,工作积极性较低,员工不够勤劳等问题,导致辅导员队伍水平低下。

(四)工作态度不端正

由于大多数高校的生源质量较低,大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积极性较低、是非明辨能力较差、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心理抗压能力较差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对辅导员的工作与能力提出了较高的标准,所以在繁多且琐碎的工作中,大多数辅导员只要求工作不出错,就会以敷衍的工作态度来对待。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也不会主动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个人素养的提高,辅导员在实践中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导致辅导员的实际管理效率较低。

三、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明确定位,分清职责

高校首先要高度重视辅导员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并根据相关文件与实际工作来明确辅导员的工作定位和主要职责,从而帮助辅导员更好地完成学生的思政教育与管理工作。高校管理者可以定期给员工开展工作讲座、组织工作交流教研活动,让辅导员主动分享自己在进行日常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寻求正确且有效的解决措施。而辅导员本身也应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通过积极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通过主动学习政治思想,更好地开展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确保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正确,专业能力强硬。此外,教师还需要依据新形势下工作岗位的人才需求,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二)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制度

高校要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系统化的考核评价制度。高校要结合高校辅导员水平和日常工作,设计合理的管理制度,从而给予辅导员工作以书面指导,帮助辅导员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辅导员还需要根据后续的实际工作情况来调整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相关规定,充分给予辅导员工作的制度保障。此外,高校要想全面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水平,就必须科学地考核评价标准,根据辅导员的真实工作情况与工作效果来进行适宜的奖励或惩处。在考核后,学校应对表现优异的辅导员实行转岗或加薪的奖励,对考核结果较差的辅导员需要进行再次培训或解雇的惩罚,以进一步优化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同时,为了确保辅导员考核评价制度的合理性,高校还应设置激励制度,以帮助考核结果较差的辅导员提升个人自信心,增强他们对工作的认同感,帮助辅导员更好地开展工作;对考核结果较好的辅导员可起到激励的作用,帮助辅导员更加严格高校的开展工作,从而保证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不但可以增强辅导员的整体素养,而且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

(三)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核心素养

提高辅导员队伍能力和职业素养是提高辅导员整体素质的核心途径。高校在招聘辅导员时需要综合考核辅导员的综合水平,除了保证其符合辅导员基本工作标准外,还需要确保其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学习意识与创新意识。对于新辅导员还应提前进行岗前培训,确保其具备辅导员的专业能力与管理水平。高校对于任职已久的辅导员还需要定期组织讲座、培训会,正确地传达当下的政治思想和管理方法,及时更新辅导员的管理观念,提升辅导员个人的管理能力与政治水平,增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水平。此外,辅导员自身也要主动学习先进的政治思想与管理观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管理方法,从而更好地开展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

四、结语

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在高校教学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高校必须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建设水平,应增强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要明确定位辅导员的工作角色、划分辅导员的工作责任,同时要设立完善系统的管理制度、评价制度与激励制度,并通过定期对辅导员开展工作培训,培养出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为国家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猜你喜欢
队伍辅导员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还剩多少人?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