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政素质培养对未来就业发展影响分析

2021-11-23 14:42孙华陈建琼晏阳红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7期
关键词:毕业生素质思政

文/孙华 陈建琼 晏阳红

高职院校思政素质培养紧跟国内高等教育改革步伐,在与新环境、新形势相融合的模式下稳步发展。近年来,国家教育工作者将工作重点锁定在针对高校学生的毕业情况尤其是高职院校思政素质培养工作上,出台了一系列符合时代发展的思想政治政策,逐步提升思政素质,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素质乃至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1]。然而,在当今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毕业生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思政素质培养模式不能很好地贴合未来就业、择业的发展趋势,这一现象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人才的就业理念,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效果。

为更加详细地分析研究现阶段高职院校人才思政素质培养模式对其未来自身就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问题,将高职院校毕业学生作为研究分析的对象,针对毕业生思政素质现状、毕业生就业情况现状以及毕业生的素质培养模式对其未来就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从根本上讨论其就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今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择业现状分析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约较上一年度同期人数增长359984人,达到13654897人,创历史数据的峰值,其中高职院校学生占了总体的31.5%。自2021年3月以后,高职院校的毕业求职者人数较同期增长了两倍以上,而企业招聘数量则低于求职人数的增长率,仅仅将近20%,这一数据充分体现出了求职人数远大于职位数的就业不配比的现象[2]。一部分高校毕业生为了寻求更好的职业发展,选择了继续学习深造,提升自身的学科知识,突出文化素养。到2021年,参加国内研究生考试的人数相较于2020年增长了近432108人。虽然高校大学生选择报考研究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就业压力,但这一现象远不能解决现今社会大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压力问题。

各高等院校毕业的学生“难就业”已成为国内社会各界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对高职院校的人才来说,一方面,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职位份额数更加少,造成一定程度上就业能力与职位需求的不对等;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理念架构尚不稳,就业素养和从业能力开发不全面等问题,使得本就较少的相匹配职位需求信息不能完全地传递给高职院校毕业生,更大程度上提升了就业难度。但是,一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并不是真正无法解决就业问题,而是从其心理建设角度,更加倾向于进入政府机关工作,寻求较为平稳发展的公务员职位,这是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就业压力较大的实质性因素。这一现象从根本上反映出,传统就业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影响着当代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加剧了就业趋势向更加严峻的方向发展。

由于2020年特殊的社会环境对2021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造成了更大冲击力,服务业、物流业等许多行业大幅裁员,使得行业更难接受新鲜人才流入,也加大了高职院校毕业生求职压力。受疫情影响,六成以上招聘企业不得不取消或推迟原有招聘计划,这些现象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选择。受国家疫情防控指引方针的影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人才跨区域就业选择也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其就业的难度,制约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积极性。

二、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现状分析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培养工作在各大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日常学习指导中占据相当核心的份额,从思政素质教育的本职工作出发,应培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要求的社会建设者与未来的接班人,从根本上帮助高职院校毕业生树立符合未来就业发展方向的基本思路,加大力度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树立正确的求职道德教育观,从而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一)思政素质教育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培养的作用

根据现阶段高职院校毕业生思政素质培养发展分析,思政素质培养地位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利用鲜明的就业规划,思政素质培养更加具有时代特色,在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思政素质培养实效性的基础上,丰富其就业内容与发展方向,从根本上发挥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优势,不断推进人才就业规划方式。

高职院校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目标在于培养当今社会优秀的建设者,通过培养其学生特别是应届毕业生的综合发展能力,为不断实现毕业生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为此,高职院校根据现阶段社会大环境的发展问题,加大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力度,利用高职院校的课程安排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对毕业生的思政素质培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培养模式问题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对于自身未来就业发展规划要求越来越高,思政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培养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但由于受到多方面的经济、时代、社会因素制约,思政素质培养在不断融入毕业生培养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

首先,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与当前社会发展存在着严重的脱节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具有针对性的就业发展。虽然,学校指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指导其在就业过程中如何更加妥善地解决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但相应的思政素质培养教育指导却存在指向性不强、目的性较弱等问题,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毕业生就业问题上并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思政素质培养体系。其次,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压力承受能力较差,很难融入全新的工作生活环境和陌生的人群。由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心理素质较弱,思政素质培养无法发挥其教书育人的功效。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高职院校思政素质培养的教育队伍还不健全,无法更有效地提升其思政综合素质培养能力。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对构建学生思政素质培养的教师团队并不重视,对于其内部师资队伍的建设缺乏一个长期整体的规划与考量,使得思政素质培养过程中出现许多专业问题,如知识传授方面不健全等,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未来的发展。

三、思政素质培养对未来就业发展影响分析

(一)拓宽高校毕业生择业路径

如何从自身的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职业,对每一位毕业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本身学的历较比同一年毕业的本科甚至更高学历的学生低,多以,对于这一部分就业生来说,择业是高职院校毕业生步入社会并逐步适应社会模式的关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模式也在与时俱进地发展,就业压力越发沉重,毕业生的自我选择意识逐渐显现出来。

高职院校毕业生通过思政素质培养模式,建立了一个相对独立、完备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从根本上保证了高职院校就业生在未来就业、择业发展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这一模式可以从根本上缓解逐年增加的就业压力,大范围提升高职院校就业率,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低下的问题。高职院校应着力开展毕业生思政素质培养模式教育,在提升毕业生对于新环境适应的基础上,培养其更好地面应对未来就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变化的应变能力,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以人才思政素质培养为基础,主动与各类型企业与社会合作,加强就业资源的汇集,并将整合后的资源进行各渠道的共享,为学生拓宽未来就业发展道路,为社会乃至国家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二)确定未来就业发展方向

人才思政素质培养应利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学生未来就业发展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以解决未来就业问题。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来自普通家庭或贫困家庭,因此,未来就业发展是解决该类型学生家庭经济问题的切实可行的办法,“思政素质培养模式”将这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未来就业发展定位于普通的服务类应用型高技术人才。此种类型毕业生主要从事技术工作,未来他们将成为企业乃至社会的技术骨干力量。所以,就业发展模式迫切需要利用思政素质培养作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培养的思想核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在准确进行职位定位的基础上,脚踏实地地选择专业对口的工作。

四、利用思政培养促进毕业生就业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高职毕业生就业与其高校的思政素质培养密不可分,要想改善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应该采用完善的思政培养模式对其进行教育,让其具有良好的就业观、价值观及人生观。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并不重视思政教学,高职院校可通过赛课评比等方式让教师意识到思政教学的重要性,或采用科学的奖励机制促进教师完成课程改革。思政培养不应只停留在思政课程之中,在高等数学、英语及相关专业课程都可进行思政素质的培养。如在英语课程中介绍科学家的小故事,既可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又可通过故事分析向其灌输勇于探究、不畏艰难的精神。在相关专业的教学中,采用实验教学的方式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采用分组教学可提高学生的协同合作能力,这些都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就业观,快速融入集体,适应自身的工作岗位,提高就业率。

五、结语

文章以现阶段思想政治素质对高职毕业生培养现状的分析为基础,以近两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发展状况的数据分析为参考,将思政素质培养引入未来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发展的过程中,并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数据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为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逐步实现毕业生的人生价值,促进其未来就业的全面发展。由于高职院校毕业生思政素质培养模式对未来就业发展的影响是一个持续长期的过程,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仍会出现更多不同类型的问题,将在未来的研究和分析中进一步加以探讨,使之更切合未来就业发展方向,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猜你喜欢
毕业生素质思政
9岁的高中毕业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思政课“需求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