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视域下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课程研究

2021-11-23 14:42张继元严斯王源绍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7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实训汽车

文/张继元 严斯 王源绍

一、企业调研

本研究的问卷设计主要是根据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中国汽车产业中长期人才发展研究》中汽车人才所需要的10项能力,共出600份问卷,对10项能力的重要性排序,列出每项能力所需的基本素质。回收了595份有效问卷。本次调研对相关企业的研发、生产、采购、物流、销售及服务这6大基本岗位类型进行了信息采集。其中研发岗位63人,生产岗位105人,采购岗位56人,物流岗位15人,销售岗位172人,服务岗位158人。每个岗位收集的信息量与每个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所占的岗位人数比例基本相同。

统计595份问卷中管理科学素质的10项能力所需的基本素质,将每项能力所需的基本素质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归纳总结以后,统计到3项时可覆盖95%以上的样本问卷。因此得到10组共30项:

1.主动学习能力:阅读、观察、实践。

2.人际沟通能力:沟通技巧、商务礼仪、人际关系。

3.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观察力、分析力。

4.组织管理能力:组织设计、组织运作、人力资源。

5.独立工作能力:项目经历、制订计划、学科竞赛。

6.系统思维能力:整体性、结构性、系统论。

7.环境适应能力:环境分析、职业素养、心理素质。

8.灵活应变能力:认识、判断、优化。

9.统筹协调能力:谋划、部署、协调。

10.工作创新能力:前瞻性、创造性、实践性。

对汽车人才能力需求因素进行汇总统计后,构建了汽车人才能力需求矩阵,共10项能力(B1-B10),每项能力对应3项具体评价指标,C1-C30共30项。每项影响因子根据影响程度,分为非常需要、比较需要、需要、不太需要和不需要共5个等级,对应评分10分~0分。选择调查企业的管理人员,对汽车人才能力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重要度评分,对上一层次的重要性打分。

以我国汽车专业技术工程人才职业能力是否受质量影响两个因素模型为主要测量依据,对模型B1-B10建立了质量判断矩阵,对该模型判断质量矩阵的主要数据类型进行了准确排序,并最终通过了质量统计学上的一致性评估测试。将目标准则中的层对于一个目标准则层的两个判别属性矩阵和其中的两个一致性矩阵进行了一次检验,分别检验B1-B10共10个判断矩阵。对层次进行总排序计算,确定了指标层C1-C30排序计算结果[1]。

根据能力需求模型梳理车辆工程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管理类课程,将实用工商管理课程分解成84个知识点,能力模型对应培养要求矩阵。

二、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

(一)课程体系的建立基本原则

要有足够数量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和构架,以实际应用能力作为培养目标,提高就业的立足点,形成一套突出实际应用能力特色的理论化课程。车辆工程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实用工商管理课程体系的建设,涉及各专业课程的属性和特点,内容的总结、整合、重组,教材的改进以及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变,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与我国汽车行业在技术、能力、素质等方面的相互接轨,与就业相互融合。

(二)优化课程架构结构和对教学内容的选取

基于2014级至2017级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管理类课程,选择三门课程作为车辆工程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实用工商管理课程:管理学原理、现代企业管理、客户服务管理。提高实践课程的占比。技能模块课程实现有机联系,逻辑相关,使课程之间连贯,并具有递进关系。按照“先基础、后提高”的原则,分阶段、逐步、由浅入深、由浅入深地建立起学科基础、综合管理能力、专业能力等专门培养模块[2]。

(三)探索以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培养模式

实用工商管理课程的实用教学采取了系统化、校、院两级层次化教学模式。在实训、职业或社会化实践中,通过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匹配的实训,培养具有一定基础技能的教师,并形成以专业系统性知识与技术相结合于一体的教学模式。

三、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一)编制新的教学方案和相应的课程教学大纲

这门课程教学大纲既是制定和落实教学方案,以实现培养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而制定的一种教学指导性文件,同时也是组织教学、选择、编制教材以及对其进行教育质量考核、教学管理等工作的基础。为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改革与变化,重视对课程的教学实施和执行状况的反馈与分析,实用工商管理项目课程由教务处、专业建设委员会等部门指导,逐年修订相关的教学文档。

(二)按专业要求重构课程

笔者所在学院目前所开设的本科专业为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主要为汽车制造业、后市场和相关产业提供服务。为了充分适应现代经济社会需求,在认真开展专业问题调研和学习论证基础上,针对目前笔者所在学院汽车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原有的培养方案与汽车制造产业的形势变化发展及对人才要求存在差异的实际情况,根据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口率、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信息的反馈等,按照上述思路,进行了课程框架的重构。首先,培养的方向顺应行业发展趋势:车辆工程专业不仅面向汽车设计制造,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不仅面向汽车后市场。其次,让学生了解汽车企业人才需求趋势、技术类别及汽车工业各领域技术发展前景。

(三)建设新课程体系教材

教材必须反映教学大纲要求和规定,课程教材的选用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一是提出要进一步研究优化本科教材推广选取使用过程,建议大力推广使用近三年来在我国陆续出版的优质高校本科自学教材、获奖本科教材及今年教育部教学计划中的教材,并建议要尽量借鉴其他各类重点学科在用的优质本科教材。

二是积极倡导课程改革,即积极地鼓励教师对原有课程进行了更新和改造。

三是教师共同编写特色教材。自项目立项以来,实用工商管理课程组为满足建设课程体系的需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由课程组牵头,项目教师参与,编写具有特色的教材。学院根据行业经济发展的实际和新形势,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和特点,组织了相关专家人员在进行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与南京大学出版社建立了合作关系,现编写的“管理学基础”教材已经定稿,联合录制的微课也已在微课平台上线。

四、教学模式的建设与创新

实用工商管理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创新需要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才能体现实用工商管理课程的进步与优势,发挥其作用。

(一)实现理论课程教学和实际课程教学的有效对接

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由管理基础理论和技术技能两部分组成。在实习中,学生需要掌握必要、适用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理论课程的教学和相应的社会实践课程的教学环节、专业综合实训、生产实习等环节对接。组织学科教师分析研究基本管理技能评价的知识点和能力层次,找出了相应专业课程的知识点,分析两者之间的主要内在联系,为专业课程建设提供依据。例如,在适用于工商管理的课程构建中,开发了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点总数为84个左右,分别与现代企业管理科学原则、现代企业管理、客户服务管理等课程相对应,根据上述的对应关系,修订教学大纲,将企业的应知、应会基础知识点划分为各个模块、分阶段、分学期地融合到其他相应的课程中,并进行相应的能力培养。

汽车行业是非常典型的一个领域,可以用产品/项目的形式进行案例讨论、方案策划。针对汽车产业不同领域设计不同案例,做区分。如汽车供应商、汽车零部件、生产流水线及整车销售网络等。通过项目教学和小组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分工合作的意识。

(二)实施课堂教学和工程技术的应用相互对接

实践教学成效取决于情景模拟的效果。笔者所在学院的实训中心使实用工商管理课程的实训教学具有职业环境模拟、职业氛围体验、流程标准演示的功能,可以集中进行技能操作训练,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在工商管理专业的实用课程体系中,应该努力构建一个相对独立的工商管理实践性课程体系。设立了实训“小项目”,分步组织实施,覆盖面广,针对性强,与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的培养相匹配。通过积极地组织和实施这些项目的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地鼓励广大学生为自己的实践奠定良好基础,为综合性项目的培训“热身”,使实践课程的教学与工程技术的应用能够紧密对接,如创业计划项目按照这种模式组织。

(三)以真实工程项目的教学技能与综合素质培养对接

借助我校与正大集团的深入交流与合作背景,让大学生在实际的工程环境和项目实践中进行相关的教育实习与研究,利用实际工作、工程、项目现场掌握并运用相关专业的技术,在实际的岗位上进行专业的实训。利用正大特种汽车公司的工程项目,以校企合作的模式,将工程项目的建设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指导每一个学生亲身经历了工程项目的建设发展过程,让每一个学生亲身担任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许多重要角色,如设计师、工程师、施工员等,综合应用所学的相关基础知识和技能,巩固与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在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管理等每一个环节都要充分利用所有有效的手段,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道德品格,获得多个专业和工作岗位的基础技能训练与培养,同时也是为了达到检验前期课程的科研性与教学效果的主要目的。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实训汽车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汽车的“出卖”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