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高淑琴
进入21世纪后,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资源内容与类型日益多样。档案作为信息资源的重要内容,在信息革命背景下,不但使档案业务范围不断拓展,档案内涵也逐渐加深,不再只是单纯的馆藏机构,还是信息交流、聚集与应用中心。在新形势下,为提高档案管理价值与作用,从业者应从思想意识、工作手段、人员素质等方面着手创新,探寻新的发展机遇与路径,使档案管理在网络技术支持下获得新发展。
档案管理工作量较大,且内容复杂繁琐,许多从业者未能正确认识工作价值,将其当作一份十分枯燥的工作看待。正因对管理内容的忽视,导致许多负责人与基层人员在工作中消极被动,甚至部分档案人员片面地将其看成资料的机械汇总,根本未能正确认识到这一岗位的价值,受服务理念影响,工作效率很难得到提升。
(一)在管理和服务手段方面。因部分管理者对工作认知有误,对档案管理的重视度与投资力度较低,尚未与先进技术相结合创新信息管理系统,导致管理出现遗漏,影响档案内容全面性,不利于计算机优势在档案整理、开发利用中充分发挥。因档案管理服务手段单一,信息技术水平较低,仍以人为操作为主,在工作中难免出现失误,且工作效率较低。
(二)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许多档案部门专业从事档案信息化的人员十分稀少,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拥有专业背景的人员,通过自学和参与实践的方式掌握信息技术,成为高技能管理人员;另一种是信息技术专业毕业,通过培训了解档案知识的人员。此类人才结构的问题在于,拥有信息技术的人员受档案理论知识限制,要想精通档案内容,并将信息技术灵活运用其中十分困难。一些具备档案理论基础的员工,在档案管理中常常一知半解,需要大量实践积累才可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因此,拥有系统创建、功能设计、档案规划等多项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稀少,为档案创新管理带来较大阻碍。
传统档案管理实质是将相关信息汇总、记载下来,保障后续使用时可快速查阅。当前社会不断发展,档案管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档案内容与种类逐渐增加,在无形中增加了管理难度,需要对管理理念与方式进行创新,创建档案管理信息为社会科学提供有力支撑。根据档案管理现状与问题,创新档案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具体如下。
(一)有助于管理质量与效率提升。信息时代网络档案的诞生与应用使文件传输、检索、存储等手段发生改变,各单位可借助网络渠道相互联系,为档案数字化转变提供强大助力,有利于管理质量与效率的全面提升。同时,网络档案可为数字化转变提供便捷通道,将档案管理者从繁琐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对全体档案信息实施计算机管理,节约大量时间与精力,对提高管理效率具有重大意义。
(二)有助于推动教学模式变革。当前,网络经济使各院校与外部间的联系发生改变,自身的组织结构与形态也发生了变化,需要创造一种新型工作方式满足现实需求。以往大部分院校组织结构趋于扁平,组织规模极端化,组织边界模糊且虚拟。在网络技术应用后,不同单位间的障碍被打破,通过信息集成、资源共享、业务集成等方式,为异地协同设计制造、远程教学管理、网课营销等提供强大支撑。与此同时,网络技术发展还促进院校由线下教学向线上教学、由理论性教学向服务性转变、由封闭式教育向开放式转变,由此促进院校教学模式优化变革。
(三)有助于从业者整体素质提升。管理创新是一门学问,具有较强的学术性、研究性质,通过管理创新可探寻科学管理规律,积累宝贵的管理经验,为档案事业发展开辟新道路。档案管理创新可使档案部门与院校同步发展,以改革创新思维指导各项档案管理工作,使高校档案更适应信息化环境,为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优质服务。在档案管理创新中,从业者的科学知识储备不断丰富,创新能力逐渐增强,且管理创新作为知识增长的过程,使档案人员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信息化成为各行业的主流方向,档案管理工作也不例外,通过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促进管理效率提升成为必然。与传统档案管理相比,电子档案的应用可将各类资源变为电子信息,依靠信息科技将其存放到电脑中,更便于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具体创新措施如下:
(一)更新服务理念,突显人性化特点。传统档案管理大多处于被动,管理者没有主动思考和实践,而是等着别人找上门或者上级下达硬任务,此种被动管理方式难以适宜新时期高质量、高速度的信息服务要求,很可能导致公众对档案工作产生怨怼。要想借助信息手段实现管理创新,先要从思想层面出发,更新管理者的服务理念,要求紧跟时代步伐,改变思维定式,克服以往按照习惯和个人经验做事的思想,勇敢接受新思想与新方法,并以此为基础树立现代化服务理念,以创造性思维打破传统思维束缚,开辟新思路。同时,还要重视现实性,根据使用者需求明确服务方向,逐渐扩展服务范围,将本单位之外的潜在用户也纳入服务队伍中,帮助其解决现实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档案服务要遵循一定规律,对近年来文件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探究现行文件应用目的,并提供多样化渠道便于使用者获取档案,做到主动引导和服务,彻底改变以往被动服务理念,突显人性化服务特点。
(二)创新服务手段,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在网络档案建设背景下,档案管理应创新服务手段,将计算机引入实际管理中,使大批量档案信息能够迅速准确地检索,同时在档案整理、开发利用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采集、归档与管理一体化目标。通过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使全国高校档案均可共享,减少和避免人为工作中造成的失误,在信息技术优势下促进服务手段创新,具体措施如下:
1.构建档案数据库。该项工作属于信息化基础所在,数据库可对多类电子信息进行查询、检索与存储。与单位内部网络相连,加强全方位信息系统建设,此举不但可迅速高效归档,还可促进信息利用率提升,内部员工只需利用计算机联网后便可快速查询、检索和使用档案资源。
2.创建档案部门网站。档案部门可在网络设立专门网站,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将部分可公开档案以网页形式传递到网络,为各单位、各高校提供资源支持,使网络用户可随时随地通过访问网站获取所需信息,将网络档案优势充分体现出来。线上发布信息成为档案服务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服务形式,具有信息交流速度快、服务面广等特点,有助于档案信息利用率提升。
3.创新服务模式与手段。档案管理价值从服务方面体现出来,为改变当前被动型服务模式,应坚持人性化原则,了解档案应用者特点与需求后,从“索取型”向“推送型”转变,不定期向用户推送相关信息资源,便于使用者所示了解档案信息新动向,以新型服务模式改变以往档案部门就是资料仓库的传统观念。同时,还要对档案资源提供方式进行创新,力求做到与时俱进,档案应用不但要确保内容真实,还要将主动性、时代性等特点展示出来,不再是为“阅读”档案提供原始资料与数据源,而是将信息加工处理后提供给用户,将“提供信息”朝着“提供答案”转变。
(三)强化人资建设,提高从业者素质。在网络时代下,对档案从业者提出更高要求,其不再单纯是档案保管者,还是信息服务的主动提供者。面对新环境,档案部门应强化人资建设,促进从业者综合素质的提升,具体措施如下:
1.重视人才选拔与培养。传统人才结构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在大数据背景下,对从业者的专业技能、信息素养提出严格要求,部门管理者应重视人才选拔与培养,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队伍。在人才选拔中应优先选择专业性强的人员,壮大团队力量。针对现有人才可通过开展培训活动的方式提高整体素养,通过创新培训内容与手段,引入微课、慕课等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激发档案人员学习兴趣,提高档案人才培训效果。
2.完善评价与激励机制。为激发从业者工作热情,端正其工作态度,可利用信息技术完善评价与激励机制,对档案人员工作状态与行为作出科学评价。大量实践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未受激励员工的潜力仅可发挥30%左右,而受到激励的员工可发挥80%-90%。可见,档案部门应采取恰当的激励机制,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给予从业者适当的奖励,由此激发其创造力与能动性,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新环境,为档案事业发展贡献自我价值。
综上所述,在全球信息化背景下,档案管理理念与手段也应跟随时代潮流,做到与时俱进。作为档案管理者,应通过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手段、强化人资建设等方式,在先进信息技术支持下创建信息管理系统,探寻全新的改革创新之路,由此提高档案管理效率与价值,实现档案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