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福
(山东省诸城市畜牧业发展中心山东潍坊 262200)
猪支原体肺炎疾病是生猪养殖中一种常见的传染性呼吸道疾病,通过对患病猪只的症状类型的区分,猪支原体肺炎疾病分为急性型感染、慢性型感染和隐性型感染三种类型,均会对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猪支原体肺炎和大部分呼吸道疾病有相似的症状表现,若没有进行准确的疾病诊断很容易导致误诊,进而影响疾病的有效治疗。现阶段猪支原体肺炎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措施主要包括病原学诊断、血清学诊断以及分子生物学诊断措施,猪支原体肺炎疾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可以通过改善饲养管理工作以及药物的科学使用等方面进行,下文将对生猪养殖中支原体肺炎疾病的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进行介绍,以期为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帮助。
病原学诊断是生猪养殖中猪支原体肺炎疾病诊断的有效措施,主要是通过在无菌的条件下收集患病猪只肺脏病变部位的组织材料,随后在A26 液体培养基或者固体培养基中培养,肺炎支原体的初次分离通常使用液体培养基,分离后转移到固体培养基中,肺炎支原体的培养难度较大,通常菌落很小,肺炎支原体菌落通常呈圆形,呈现为半透明的灰白色,边缘整齐,同时中间出现乳头状的突起,菌落的表面出现许多小的菌落颗粒,大小在200μm 左右。肺炎支原体菌落在液体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使用酚红指示剂看是否出现颜色变化来判断菌体是否正常生长。通过使用姬姆萨染色可以对菌落进行分离诊断,染色后可以发现呈纤细的车轮状、戒指状等多种形态的病原[1]。
猪支原体肺炎疾病的血清学诊断措施可以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是现阶段生猪养殖实际生产中常见的实验室诊断措施,血清学诊断方法主要分为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荧光抗体试验以及免疫酶结合技术等。其中补体结合试验在实际养殖生产中与患病猪只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相结合,可以有效的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补体结合试验主要包括微管补体结合试验和微量修正补体结合试验,检测诊断的阳性率与患病猪只的肺部病变有良好的相关性,但是依旧会出现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情况,所以需要与患病猪只的临床症状表现以及病理变化状况结合来进行疾病的确诊。
间接血凝试验是猪支原体肺炎疾病常见的血清学诊断措施,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但是由于受到病原感染的猪只血清中可能含有特异性的吸附因子,进而导致溶血的情况,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通过检测患病猪只血清中的肺炎支原体抗体,具有可以进行定量分析,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优势特点,是目前生猪养殖疾病诊断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血清学诊断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相比补体结合试验和间接血凝试验的抗体效价高10~30 倍,同时对患病后期的生猪检测中,抗体效价依旧在很高的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猪只感染病原后的2 周内即可检测到相应的抗体,通常在3~5 周左右可以获得良好的敏感性,对于接种感染的患病猪只,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接种后1 年还能检测到抗体。
荧光抗体技术使用于生猪养殖中急性型支原体肺炎疾病感染的诊断,此时患病猪只肺部出现大量的支原体病原,而在急性型支原体肺炎患病猪只症状获得缓解,或者逐渐转化为慢性型时,由于患病猪只机体中支原体病原数量较少,使用荧光抗体技术容易导致假阴性的情况[2]。
免疫酶检测技术是用酶联免疫过氧化物和间接过氧化物酶试验来对患病猪只肺部组织中肺部支原体进行检测,避免了前文中荧光抗体试验检测中不能有效检测慢性猪只等缺陷。使用免疫酶检测技术制作冰冻切片或者患病猪只支气管涂片时,可以发现支原体病原被染色为红褐色的不规则颗粒。研究发现,通过使用甲醛固定后,再使用石蜡包埋,利用间接过氧化物酶试验可以检测肺炎支原体,使用显微镜即可观察到结构清晰的支原体病原,同时样品还能长时间保存,用于后续的进一步检测工作,相比荧光抗体检测方法更加敏感,所以对于没有新鲜患病猪只组织样品时可以采取免疫酶检测技术进行疾病的诊断。
现阶段猪支原体肺炎疾病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主要是通过核酸探针技术和PCR 技术进行诊断,其中核酸探针技术可以有效的避免肺炎支原体病原的培养鉴定工作,节约了疾病诊断鉴定的时间。目前主要是通过克隆抗体重组产物作为探针来检测支原体病原,具有良好的敏感性,但是特异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肺炎支原体病原的rRNA 互补的寡聚脱氧核苷酸作为DNA 探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获得了显著的提高。PCR 检测诊断技术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优势特点,但是由于对于试验条件的要求较为严格,同时试验所需要的经济成本较高,导致现阶段难以大面积应用于生猪实际养殖生产中。
生猪养殖中疾病的预防措施主要可以通过改善生猪的饲养管理措施,贯彻猪场中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管理制度,同时做好生猪养殖中定期的疾病检疫和免疫疫苗注射工作等方面进行。首先改善生猪养殖中的饲养管理措施,生猪的饲养环境卫生安全问题是影响猪支原体肺炎疾病发病率的重要因素,给生猪提供一个良好的饲养环境是避免疾病出现的有效措施。生猪养殖中需要合理控制养殖的密度,避免猪只之间过度拥挤的情况,同时每天定时清理生猪栏舍中的粪便和积水,避免栏舍中出现潮湿的环境,保障生猪养殖栏舍中的清洁干燥,同时避免在生猪养殖栏舍周边发出噪音,避免出现应激的状况。做好生猪养殖栏舍中的温度控制工作,避免由于温度不适宜导致的生猪机体应激。同时保障生猪养殖中每个饲养阶段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做好饲料的充分供给[3]。
生猪养殖建议采取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这种饲养模式可以有效避免外源病原菌的入侵,进而避免猪支原体肺炎疾病的出现。若需要引进外来猪只,需要对引进猪只进行严格的疾病检疫工作,对其进行血清学检查后隔离饲养观察3 个月左右,在没有出现异常情况后再进行混群饲养。定期做好生猪养殖群体的疾病检疫工作,通过根据猪支原体肺炎疾病的流行特点,对猪场开展疫情监测和检疫工作,做到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避免疾病扩散。现阶段生猪养殖生产中猪支原体肺炎疾病的疫苗主要分为进口疫苗和国产疫苗,国产疫苗主要通过采用胸腔注射的方式,免疫效果良好,但是由于注射方式的影响,很容易导致生猪出现不良反应,在实际养殖生产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生猪养殖中支原体肺炎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呼吸道疾病,通过对患病猪只准确的诊断可以对疾病进行短时间的确诊,随后做好疾病的治疗工作,同时做好生猪养殖中疾病的预防工作,避免疾病的出现,促进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