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力,包希哲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提出 “ 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 四位一体的学校体育的目标。 “ 四位一体 ” 学校体育目标是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是学校开展体育课应遵循的重要理念。学校体育强调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身体健康,还承载着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品质的思想和意识形态,还是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和振奋民族精神基础性工程,并且要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享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
多年来,大学体育课程(第一课堂)在学校体育 “ 教育价值 ” 中占据主导地位,对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学体育的内涵不断丰富,大学体育第一课堂的历史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1]。从 “ 一刀切 ” 的大班教学的组织形式到 “ 重复练习式 ” 的体育教学方法,这一教学组合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对掌握运动技术的不同需求,扼杀了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造成了学生虽然喜爱体育运动,但是抵触上体育课的窘境。其次,受场馆数量不足,设施简陋的限制,大学体育课往往在烈日或冷风中进行,从而导致教师和学生的健康受到极大威胁,无法达到应有的锻炼效果。
自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以来,我国学校体育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伴随着社会变革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育人理念和课程体系等在不同时期均呈现出显著的时代特征。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始终围绕 “ 育什么样的人,如何育人 ” 这一核心目标。民国初期,中华民族迫于政治纷乱、经济萧条和列强侵略的严峻形势,积极适应军国主义教育,学校体育则主动培育具有一定军事技能的公民,逐步形成 “ 军国民 ” 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高等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材纲要》。《纲要》提出:大学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使他们更好地学习、参加生产劳动和准备保卫祖国[2]。其培育的内容主要为基本活动能力、基本体育知识和基本技能,指导思想以 “ 增强体育体质 ” 为主,充分体现了体育本质的教育功能。在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身体素质的背景下,素质教育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1999年,国务院正式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 “ 健康第一 ” 的指导思想: “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3]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不仅是把体育看作提高身体素质的训练,而且要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选择喜爱的运动项目,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到乐趣。
“ 享受乐趣 ” 成为学校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寓教于乐在体育教育中的基本形式。它是从关注学生外在身体健康向注重学生内心个性发展的转变。强调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感知和掌握体育运动,体验体育文化所带来的获得感和满足感,从而以 “ 乐趣 ” 为核心促进认知和各种积极情感的和谐发展。
大学校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 “ 道儒文化 ” 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深刻影响着国人的思想,塑造了国人优秀的品格,但是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中庸之道,缺乏竞争意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国人曾有 “ 重文轻武 ” 的错误倾向,不利于大学生个性发展和人格的形成[4]。然而,现代体育崇尚自由和竞争的体育精神,它与我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 “ 中庸之道 ” 截然相反。长期参与体育锻炼能够自觉培养审美情趣、行为规范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人格完善。因此,重视大学体育是改变国人 “ 重文轻武 ” 的良药,是改变对体育人 “ 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 认识偏见的抨击,是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拥有完善人格的大学生也是 “ 立德树人 ” 教育观的客观要求。原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希在《大学校长谈体育》中指出:在讨论树立体魄与人格并重的体育观时,我们将把重点放在人格培养方面。因为体育教育忽视育人和人格的培养将是没有灵魂的教育。[5]教育家蔡元培提出了人格教育的思想: “ 完全人格,首在体育 ” ,强调体育运动能够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和修养,深刻揭示了体育对德、智、美育的促进作用,推动了学校体育的变革。
1917年,毛泽东在《新青年》上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中写道: “ 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 ”[6],充分诠释了体育的核心价值是增强体质,完善身心,磨炼意志品质。意志品质是指运动员经过长期体育竞赛和训练,在意志行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稳定的心理现象,对人格培养和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意志行动只有遭遇困难时才能显现出来。遇到困难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外在困难,它是阻碍目标确立与实现的外部条件;二是内部困难,它是阻碍目标确立与目标实现的内在生理、心理因素[7]。
当前大学生均处于十七八岁至二十一二岁年龄段。虽然大学生的生理达到成熟阶段,心理亦趋于稳定,但是大学生在面临重大抉择时,常常感到手足无措,存在随波逐流的情形,其意志品质仍然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尽管大学生的思维比较发达,具有一定的思辨能力,但是遇到外在干扰时,其自我控制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仍然需要进一步锤炼。优秀的意志品质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生活实践而逐渐养成的,因此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大学体育是一个与塑造大学生优良意志品质相匹配的 “ 教育平台 ” 。这一 “ 教育平台 ” 主要通过运动队训练和竞赛,课外体育实践活动等方式实现。大学生在 “ 教育平台 ” 的体育实践活动中会亲身体验到不同的运动情景,面临各种复杂而艰苦的任务,从事大强度的体育训练,大学生在克服困难时,需要树立正确面对失败、尊重对手的公正精神,激发必胜的信念和坚韧不拔的勇气。
大学体育的根本属性就是 “ 动 ” 的教育。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够掌握某项运动技能和方法,通过参与运动,增强身体素质,发展运动才能。体育对于增强身体素质的功能和意义,已得到科学有力的证明,在此就不再赘述。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了大学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大学体育成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8]。在纲要的实施过程中,学校体育工作取得长足的进步,大学体育课程建设得到加强,体育场馆设施明显改善,但是青少年因 “ 运动不足 ” 的问题,导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青少年身体素质连续32年下降(1985年-2016年)。为了遏制这一现象,教育部修订了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于2002年出台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并要求学校将国家体育健康测试作为学校体育的常规工作。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指出,青少年的健康水平事关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国家政策的顶层设计已出炉,但是学校的执行力度如何?实施的手段是否合理?大学体育的基本功能是否发挥作用?据调查:各个高校基本设置完善的学校体育管理架构,但是其组织效能有待提高。大学体育主要是通过第一课堂体育教学实现大学体育的育人功能。虽然部分高校也创建了各种课外体育活动,组建校运动队,但是大学体育第二课堂的建设不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未能形成完善的大学体育第二课堂规章制度,从而未能充分发挥大学体育的育人价值。因此,在 “ 四位一体 ” 学校体育目标的指导下构建第二体育课堂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从思想文化因素上来看,一九七八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政治、思想、文化的“拨乱反正”,这为“重写文学史”提供了较为缓和的政治生长氛围。这段时期中,文革路线被否定,一大批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得到平反,冤假错案逐渐浮出水面,改革开放的春风萌生了一系列的文学思潮,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要价值意义的新问题。这些问题超出了文学史本身范围,显然涉及到了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等领域的变革,与意识形态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
随着大学体育在培养优秀道德品质、磨炼顽强的心理和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育人作用,大学体育在高校育人中体现出更多的教育功能。从 “ 四位一体 ” 的育人理念来看,在大学第一课堂中学生的个性需求无法满足,使学生难以享受到体育带来的乐趣。由于第一课堂上课时数较少,课堂中的运动强度不大,较难大幅度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再者第一课堂体育文化不够浓厚,未能形成大学体育教育观,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有所缺失。因此,构建大学体育第二课堂有利于推动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全面实现大学体育的育人价值。
关于 “ 大学体育第二课堂 ” 的研究,学术界普遍认为大学第二课堂隶属于课外体育活动的范畴,并将其定义为:在相关人员的指导下,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运动参与兴趣,提高运动技能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组织和实施的各种形式的体育教育活动。中国学者闫守轩提出,体育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主客观条件,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按一定的交往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方式[9]。中国学者毛振明指出,体育课堂是体育教学目标具体化载体,包含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负荷的策略与实施。
因此,本质上体育课堂就是体育教师的组织形式,研究将从课堂的结构类型(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的基本形态、课堂管理形式三个方面,构建进大学体育第二课堂。
根据学生参与大学体育第二课堂身体活动形式不同,将大学体育第二课堂归纳为三种结构类型:一是竞赛训练类。竞赛训练是大学体育第二课堂的主要结构类型,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大强度的身体训练和复杂多变的智力能力训练,并在体育竞赛中展示自我,该类型课堂的主要目标是获得竞赛优胜。为了达到竞赛目标,则需要组织系统训练。大学生参与训练活动,可以增强大学生体质,培育健全人格,锤炼其意志。竞赛则成为检验第二课堂训练成果的有效途径,是展示大学生体育素养的重要载体,是向社会宣传学校形象的窗口。如学生以运动员身份参加各级别竞赛训练活动等。二是体育实践类。学生在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体力劳动,更关注学生自活动的管理能力、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培养。例如学生参与校运会志愿者、工作人员、裁判员、体育科技创新活动等。三是体育文化知识类。大学是继承、传播和发扬体育知识的主要场所。学生在体育文化发扬中发挥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体育文化类第二课堂需要学生更多的脑力活动,掌握必要的体育知识,陶冶体育审美情趣。例如学生体育知识的学习,参与体育讲座,观赏体育竞赛等。
在课堂教学形态上,大学体育第二课堂与大学体育第一课堂的明显区别在于学生参与各种活动是主要学习方式。各种体育活动既是一种合作、互惠的学习过程,也是一种充满相互竞争、互相借鉴的训练过程。
大学体育第二课堂的竞赛训练类基本形态是以教练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互动,接近大学体育第一课堂教学模式。学生通过与教练员、裁判员、竞赛对手及环境的直接对话与接触,丰富知识、提高运动技能,积累经验,进而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在竞赛训练中享受到体育带来的乐趣。大学体育第二课堂的体育实践类基本形态是以管理者为主导,学生自主参与的开放性体育实践活动。学生在管理者的指引下,按照体育活动的组织程序,在与活动参与者的交流和互动中,主动完成活动任务,提高组织、管理等能力。大学体育第二课堂体育文化知识类是学生参与课堂体育知识教学和自主学习两种方式,掌握体育文化知识,将体育文化知识联系实际,反思学习经验。
大学体育第二课堂从最初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结合,再到目前大学体育第二课堂在某些方面的育人价值已经超过大学体育第一课堂。但是大学体育第二课堂的管理形式仍然未有健全的管理机构,没有规范的管理制度,未有完善的课堂管理形式。因此,主要从管理机构、评价体系和保障系统三方面探索大学体育第二课堂管理形式。
1)建立大学体育第二课堂管理机构
建立办公室或者机构,加强对大学体育第二课堂的管理。针对竞赛训练类的第二课堂,发挥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参与积极性,建立运动队管理规章制度,规范课堂管理。针对实践类第二课堂,发挥学校各运动项目协会作用,学校管理机构主动与教育系统内的学生体育联合会或者体育系统内的青少年体育联合会对接,增加校内协会与单项体育协会的联系,在赛事承办、参与和培训等方面实现校内、校外体育资源共享。针对体育文化知识类,加强体育文化知识的管理,体育文化知识需要与第一课堂紧密结合,使学生既有感性的认知,也有理性的思考,使学生有计划、有组织的获得、分享、整合和创新体育文化知识。
2)建立大学体育第二课堂评价体系
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不仅可以得到学校对大学体育第二课堂的认可,而且可以激发教师和学生参与大学体育第二课堂教学的积极性。目前,大学体育第一课堂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处于合法的、主导的地位,要想建立大学体育第二课堂长效的评价体系,就必须与第一课堂相结合,将第二课堂获得的分数纳入第一课堂的考核管理中,从侧面保证第二课堂的合法化和规范化。同时,第二课堂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例如,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参与时间,主动参与喜欢的运动项目,学生的参与面相应的较广。根据这一特征,可以设置学生参与大学体育第二课堂的学时,当累计一定学时时,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
因此,各高校可以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将大学体育第二课堂评价体系纳入第一课堂考核管理,或者选择更加独立的大学体育第二课堂学分管理评价体系,从而构建出完善的大学体育课程体系。
3)建立大学体育第二课堂保障系统
建立系统的大学体育第二课堂保障体系,要围绕学校管理者和体育教师、经费支持和场馆设施三方面进行构建。学校体育管理者坚决贯彻落实 “ 四位一体 ” 的学校体育理念,树立 “ 体育育人 ” 的指导思想,制定指导性文件,从政策上保障第二课堂的实施。学校管理层应认可第二课堂的教学成果,鼓励体育教师参与第二课堂建设。体育教师应全面反思教学实践,通过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学训练水平,提升组织管理能力,夯实科研水平,合理分配时间,积极参与大学体育第二课堂的建设中。高校应该采取校内外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吸引企业赞助大学运动队竞赛训练、体育实践等活动,提供必需的经费支持。场馆设施是开展大学体育第二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首先,高校需妥善解决大学体育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使用场地时间冲突问题,保证有 “ 地 ” 可用。其次,竞赛训练和体育实践活动对场馆设施的要求比体育教学的要求更加专业和规范,需要按照特定的竞赛标准优化场地设施。再次,建立多媒体课室,规划和分享体育文化主题资料。
综上所述,根据学生参与大学体育第二课堂的不同身体活动形式,构建大学体育第二课堂内容体系,体现出其学科性。假设按照体育活动划分课堂内容体系,则会忽略活动针对不同角色参与学生的育人价值。以校园马拉松体育活动为例,参与活动的工作人员可以锻炼到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而参与竞赛的马拉松运动员则能够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同时,为了体现大学体育第二课堂的实践性,从课堂教学的基本形态和课堂管理形式等实践角度,探索构建大学体育第二课堂的路径。
在 “ 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 的学校体育理念下,大学体育第二课堂发挥越来越加重要的育人价值。各高校构建大学体育第二课堂时,需要根据自身条件和资源,并与体育第一课堂相结合,构建完整的、连续性的大学体育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