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健 柳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管理制度都是最重要的竞争力因素,同时也影响企业的长远生存。而在所有的制度中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则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制度之一。在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制度下,企业能够对企业的资源配置展开预测性的优化配置,以实现企业效益的最优化,同时依据预算对企业的实际工作展开管控,确保企业前进在正确的道路上。在此基础上结合合理的业绩评价制度,对企业的实际情况作出科学评价,既有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又能够进一步提升预算的准确性。所以说,二者对于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就当前很多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这方面并不非常令人满意,如何对其实施有效加强是当前许多企业普遍的难题。基于此,本文将就此展开探讨和分析。
所谓预算,就是按照企业预定的发展战略,对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展开优化配置的一种资源管理方法。预算管理通常是建立在对过去的科学评价和对未来的合理预估的基础上展开的。并且在制定了预算后,就严格按照预算对于资源的配置展开,从而对企业行为实施有效的约束,保证企业持续前进在正确的道路上,让企业资源可以最大程度地变成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的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化工程,通常包括预算制定、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和预算评价。预算管理的最大价值,就是能够强化企业对战略目标达成的掌控性,同时有助于企业资源最大化。也就是说,预算管理能够让企业运用最少的资源实现战略目标[1]。
业绩评价,顾名思义就是对企业、部门或个人的业绩,作出的客观的、合理的评估。科学合理的业绩评价制度,有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效率的提升。业绩评价的方法有很多,诸如杜邦分析法、平衡积分卡等等。而当前大多数企业实施的业绩评价制度都与预算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二者之间的有效结合,既能够对业绩评价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又能够为预算管理提供更多的回馈和反思,从而进一步提升预算管理的科学性。
尽管就预算管理这一概念来看,在我国已经出现了较长的时间,很多企业也基于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预算管理制度,但是就制度产生的实际效果来看,并不是非常理想。很多公司尽管有制度,但却没有对其给予足够重视,制度也没有得到落实。有的企业则完全忽视了自身实际,盲目照搬成功企业的制度。这样的制度一定是无效的,甚至浪费了大量资源,反而抑制了企业的发展。另外,对于预算管理认识错误也非常多,很多人觉得预算管理就是针对资金的管理,对于其他资源的分配没有纳入其中。此外很多人觉得预算管理是财务工作的内容,与其他岗位没有关系。这些错误的认识,必然会让预算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受阻,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果[2]。
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都需要一套完整的体系要保证其充分发挥作用,并且二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以预算管理来看,从其预算制定,到审核通过后的预算执行,必要的情况下还需要实施相应的调整,预算周期结束后还需要实施预算评价,另外再借助于预算管理、预算评价等展开业绩评价。可见,这样的一系列工作中各个环节是密切相关的,需要各部门的紧密配合。但是就当前很多企业的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体系来看,其完善程度远远不足。预算管理方面一些企业仅限于预算制作,却疏于预算管理;或者预算制定的准确性无法得到保障,导致频频出现预算调整,最终也影响到预算的权威性和约束性。在业绩评价方面,评价指标不合理,评价体系与企业战略目标脱离等等[3]。
无论是预算管理也好,还是业绩评价也好,根本上来说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然而一些企业管理者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没有从宏观角度对预算展开认识,仅将其局限于财务领域,导致预算管理仅仅侧重于营收、利润等财务指标的管理,而不能对企业的运营状况作出更全面的反馈。另外一些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目光短浅,忽视了长远目标,进而出现了企业预算与长远目标之间形成了明显的矛盾。业绩评价也同样如此,从本质上来说业绩评价就是通过科学客观的评价,从而让企业、部门、员工始终前进在正确的方向上,而不是仅仅只为了作出评价。这同样关乎着企业的长远发展。所以无论是预算管理,还是业绩评价,都必须要保证符合企业长远利益,才是真正正确和有效的制度。
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二者本身有着密切的关联性,然而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如何将二者完美结合是一道巨大的难题。一些企业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对于业绩评价的实践没有给予充分的考虑,而在实施后者的时候又忽视了预算的实际情况,导致二者看似密切关联实则各自为政。具体表现有以下几方面:首先,二者之间缺乏有效衔接,业绩评价采用的指标与预算管理的管控指标之间没有做到有效统一,导致业绩评价无法联系预算管理展开操作。其次,实际执行情况不佳,很多企业唯结果论,导致过程约束不足,业绩评价时忽视了与预算管理的联系。最后,一些企业奖惩方式不合理,这也导致预算管理无法从业绩评价中收到反馈。总之,二者的有效联系不足是很多企业的普遍问题。
企业要想真正做好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首先需要强化企业上下对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的认识,既要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又要了解其开展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员工在思想上和行为上保证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的有效落实。首先,企业管理者务必要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的意义,并将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作为企业的重点事务展开管理,这样既这有助于工作的顺利推动,同时也能能够达到强化企业员工重视度的意义。其次,企业要加大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的宣传力度,让员工真正认识到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的工作内容,了解自己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需要完成的任务,并将其落实到日常工作中。最后,要保证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工作的科学性,这两项工作与企业的员工息息相关,所以主导部门务必要保证其实施的科学性,确保遵循科学的原则,坚持预算的制定标准,并保证每一环节的严谨性。
无论是预算管理还是业绩评价,要想得到有效的实施,都必须要建立完善的体系。对于预算管理来说,要建立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力,由预算管理部门负责预算的编制、管理、审核工作,并对其风险展开有效评估。同时各个部门在日常运作中,必须要严格执行预算,并由预算管理部门审核;每个预算周期结束以后,由预算管理单位针对预算的执行情况展开预算评价。业绩评价同样要具有科学的体系,通过制定科学的奖惩激励制度,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有效联系预算考核的结果,将其纳入绩效评价中,从而最大程度的保证业绩评价的科学性。
企业的战略目标是企业生产发展的根本,为企业不断前进提供了方向,企业的一些行为都应当服务于企业的战略目标。所以在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展开过程中国,务必要密切联系企业的战略目标。对于企业的预算管理来说,其根本就是要对企业的资源实施优化配置,其配置的原则就是要为企业的战略目标服务,所以要保证预算的资源配置方式,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最优方式,这也是预算管理的真正价值所在。对于业绩评价来说同样如此,评价业绩的根本标准在于是否有利于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所以,企业在制定业绩评价体系的时候,就必须要将战略目标作为出发点,首先根据战略目标确定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然后在基于短期目标将其拆分至企业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目标。这样就意味着只要越接近部门目标,就距离战略目标更近,这样也才能够更好的用其评价业绩。
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的有效融合,对于充分发挥二者的作用和价值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加强二者的融合。首先,预算管理作为业绩评价的重要基础,也是业绩评价最重要的参考内容之一,必须要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充分考虑业绩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于能够用于考核的指标可适当性的予以突出,进而为业绩考核提供更科学的依据。同时,对于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应采用统一的预算指标、业绩评估指标,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两项工作的科学性。只有针对性地设置预算管理指标与业绩评价指标,才能实现更好的管理。最后,要不断完善业绩评价体系,加强业绩评价对于预算管理的反馈,这样一方面能够达到有效监督预算管理的作用,另 一方面也更有助于奖惩分明,责任明晰,进一步促进企业 预算工作的开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深化,企业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企业更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提升企业效率,优化企业资源,所以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努力推动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的开展,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