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晓钰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部门偏重于财务核算管理,对财务管理职能的应用发挥不够重视,致使管理会计无法充分发挥出它的职能效应,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快速持续发展。随着企业管理意识的不断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虽然已经意识到管理会计在企业财务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但对管理会计的职能认识还不够系统全面,只是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加强了对管理会计职能转变的重视,还无法使其在企业的非财务管理方面充分发挥应有的管理效应。因此,企业的管理层和财务人员要通过合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对企业业财融合,预算管理、内控管理的规范和推动作用,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管理会计可以拓展企业的战略经营管理目标和视野。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职能,可以把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数据情况进行合理的量化分析处理,探讨研究企业的时量、数量和质量存在的缺一不可的辩证关系。进行量化分析过程中,需要建立管理会计的模型,利用线性、非线性、本量利模型、移动平均法、销售数据等各种模型的数据汇总量化模型,通过这种形式分析找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制约因素和经营变动规律等,给企业管理层了解企业的发展现状,制定后期正确的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可以根据企业管理者提出的经营管理目标进行数据的精准搜集和分析整理,利用总结分析得出的指标数据给企业管理者制定正确优化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减少企业可能遭受的经济损失。通过对数据的成本形态分析、量、成本、利润等动、静态指标的分析,充分发挥出管理会计的工作职能。以成本性态的分布为管理分析的基础,运用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对所有的成本进行科学分析。管理会计对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并通过对成本分析,控制企业经营成本,增加经济收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量本利分析法是通过管理会计对企业的施工量、成本和利润的分析,及时掌握企业的盈余水平,通过技术调整经营管理决策和方案增加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利润。
理论离不开实践的验证和反馈,实践活动又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和规范,二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及时发现实践和理论存在的弊端和缺陷,及时进行调整解决。从理论上来讲,管理会计要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服务,因此,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注意对管理会计的理论和实践结合工作内容进行科学探究,并为它的管理工作提供便利和发展的平台。管理会计的实践操作需要不断更新的管理理念作为工作的指导依据和方向,并在过程中不断总结管理经验,为制定后期理论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持,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的健康顺利发展。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建筑企业的管理发展提供了便利,财务部门也依托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开展了信息化建设,促进了财务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的双面提升。为了促进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它的管理职能,需要企业在实际经营管理中加强和业务部门的融合沟通,建立信息化共享平台,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业财数据的融合共享。具体实施过程中,选择应用安全稳定性能好的软件是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的首要条件,可以切实保证企业各项数据信息的安全性,防止信息泄露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其次,在企业的各个部门和机构设置信息化监督管理岗位,保证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及时发现信息化平台的漏洞和缺陷,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保证企业各项管理数据都有可靠的依据和支撑。利用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CRM和OA系统的完美融合对接实现企业各项数据的共享融通,为管理会计的顺利进行提供安全保障。通过对接融通,实现财务核算,结算和报账等功能的一体化建设;人力管理系统对工作人员的考勤和薪资计算的统一管理也更加便利精确。还有CRM和OA系统也增强了对营销人员的监管和客户维护跟进管理。通过推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促进企业适应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在保证管理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的基础上,提高管理会计的灵活性和高效性。
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是管理会计职能发挥的主要实施人,由此可知,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是管理会计职能转变和发挥的关键因素,他们的业务知识和技能水平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要求。当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距离管理会计的工作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能力提升。因此,企业可以在人才选聘和团队建设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对相关财务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专业培训、考核。利用考核激励工作人员发挥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经济效益是建筑施工企业一直以来追求的终极目标,管理会计要把获取经济利润作为核心奋斗目标,借助提高企业员工专业素养的过程,发现任用可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益的优秀人才。建筑施工企业制定优质人才引进机制,增强企业人才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发展管理会计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通过他们的技能培训提升企业的现有财务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帮助财务人员及时了解国家的财务政策调整,以及管理会计的新知识理念和发展动态等。在经济条件许可时,还可以组织财务人员参加外部的专业化培训,让他们了解和掌握相关行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和专业技能,并利用学习到的知识技能服务于自身企业,提高企业管理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本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时代和经济的发展,给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加强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一体化融合,实现业财数据共享,提高企业的监管效率和质量。企业的业财融合,通过对施工项目的策划方案、责任成本到施工过程的控制管理,以及最后的成本归集执行的分析整理,管理会计可以实现对企业施工生产的业务部门的全程动态监督管理。
业务和财务数据通过融合共享平台的一体化建设,把各项数据进行整合处理,从而生成各种财务凭证,方便两个部门的融合和数据共享。业财融合管理还可以在完成自身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共享的数据进行分析,协助业务部门做好数据分析经营管理。最后,企业可以应用ERP软件系统加强企业的业财融合优化管理工作,通过建立的优化系统,实现企业的资金流和业务流程等管理信息的同步。通过不断优化企业管理方式,并把优化的管理程序作为企业的固化标准,要求业务部门也要严格遵守、执行,在实际生产施工中,及时整理并上传各项数据和信息,可以使管理会计即时获取这些共享数据。各职能部门通过搜集和共享的各项数据,还可以汇集整理到系统平台的数据库内,形成完整的管理产业链,为企业内部各部门和机构的共享提供便利。
制度是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部门的管理会计开展工作也需要有健全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借以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指导工作方向。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的支持和约束下,可以便于企业管理会计的工作有据可依,并且管理方案容易被企业领导和其他部门所接受。建筑施工企业还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在管理过程中健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为管理会计在企业内实施管理职能奠定良好基础,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
ERP系统是被当前许多企业所采纳建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依托信息技术的优势,把企业的资金流和业务部门的各项数据进行对接,实行信息数据的共享,提高了企业的业财管理效率。对控制资金成本,进行精细化管理,有效的分类归集各业务环节的详细数据,实现企业预算管理的高效控制。同时通过建立的共享平台,促进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监督和控制。总之,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会计通过企业建立的信息化共享平台,可以提高企业的预算管理和内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为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坚强的支撑和保障,也为企业管理者制定正确的经营决策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总而言之,管理会计职能的有效发挥,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乃至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都大有裨益。这就需要建筑企业各级领导职工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财务管理机制,使财务和管理会计的工作有制度可依;财务工作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水平,在工作中不断探索管理会计新的工作方式方法,促进理论和实践的完美融合,提高管理会计的工作效率;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力度,提高业财融合、预算管理和内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改进措施,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会计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效力,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增强自身的行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