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运河苏州段体育文化创新发展研究

2021-11-23 06:57崔久剑李胜通苏艳
武术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运河文化产业苏州

崔久剑 李胜通 苏艳

1.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2.黄海路小学,江苏 连云港 222100

苏州运河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联系,京杭大运河苏州段自古以来就是经济和文化高度发展的区域,是吴文化发展的典型代表。体育文化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培育富有大运河特色的新型文化业态来推进大运河体育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以京杭运河苏州段为主阵地,探讨运河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创新发展问题,既有问题依据,亦有政策依据。伴随当代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体育文化产业化趋势更加明显,将成为一支重要的经济增长力量。

1 运河体育文化发展历史溯源

隋朝立国之初,为了保证京师的供给,必须要将江淮地区的粮食物资运往京师,于是隋文帝下令修凿运河,展开漕运,政治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也促进了运河流域体育文化的发展;唐代宗时,根据各段运河的河道地势、水势等不同的特点进行分段治理。经济政治非常繁荣,涌现了许多体育休闲活动,也有许多竞技体育项目,北宋时期依然使用运河系统,在北宋时,这条运河能作为国家的命脉。南宋时期,当时的苏州、杭州的城市手工业非常发达,被称为鱼米之乡,丝绸圣地,也为运河体育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和经济基础;元代以后,直至明清,大运河已成为当时经济的命脉,贯穿南北,承载南北的交通运输,促进了南北文化经济的交流,这一时期的民间体育活动保留了传统体育文化,为现代体育文化奠定了基础。这个时期,江南运河段涌现出一批与运河沿线城镇生活习惯、民族宗教、社会关系等密切联系的水上运动项目,如嘉兴掼牛、高杆船杂技、水上竞技踏白船等,进一步丰富了运河文化资源和体育文化的内涵。

2 运河体育文化内涵辨析

2.1 体育文化内涵

体育文化的研究对象是体育的社会现象,而非体育的生物现象。体育文化狭义是指有关体育的精神文明或观念文化;广义来说,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它包括体育认识、体育情感、体育价值、体育理想、体育道德、体育制度和体育物质条件等,反映了人们在身体教育和发展以及与其相关的各种社会行为方面的总成绩。本研究讨论的体育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观念思想,并以此为理论架构。

2.2 体育文化、运河文化及运河体育文化

体育文化与运河文化是同属于文化空间的两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的文化体系,随着运河经济的不断发展,周边的体育文化随着历史的变迁不断更迭创新,与运河文化交融并进,形成了运河体育文化,是两种同源不同方式的文化体系的重构,也是历史、文化发展选择的必然结果。广义来说,运河体育文化包括受运河文化影响而逐渐孕育创造所形成的具有多元化特征的与运河相关的体育文化;狭义层面来说,体育运河体育文化仅指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受沿运河河岸环境影响而产生的以运河精神为特征的体育文化特质。

3 运河苏州段体育文化发展现状及瓶颈

3.1 运河体育文化建设组织保障尚不健全

2019年苏州政府对一般公共预算中的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比上年增长了3.8%。同年增加健身步道270公里,其中,环古城河健身步道155公里。新建多功能运动场,笼式足球场,笼式篮球场共25片。目前苏州市已建成各类体育公园65个,其中市运河体育公园,苏州体育博物馆已建成开放。

苏州体育文化,尤其是运河体育文化建设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尽管苏州市已经成立运河遗产监测管理中心,但管理中心的工作缺乏指向性,体育层面尚未完全发挥其作用;没有显著突出运河遗产文化展示体育建设,文化发展与体育两者的结合不到位,而运河其他区域体育文化+旅游项目的推广,已经在推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作为新兴业态的体育文化产业,需要体育、文化、旅游、环保、财政等多部门联动形成推动合力,但目前在运河文化体系中,体育文化的话语权仍不足,不利于运河体育文化的培育。

3.2 政策供给、人才储备不足,体育文化发展不均衡

国家和省市各级运河文化发展相关政策系列文件中,涉及体育文化的相对较少,运河体育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处于边缘化状态;此外,体育文化产业人才储备不足。体育文化新业态的培育和发展离不开人才这一核心要素,运河体育文化不仅仅是特殊文化体系,更是地方文化的重要体现,是自然和社会相融合,时空规律、历史演变和社会变迁的集中表现,相关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既熟悉产业发展、又具备历史、文化、生态、经济以及体育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但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客观存在难点、痛点,缺乏培养方式的突破和创新。

运河体育文化存在产业整合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走访过程中可以发现,基于苏州深厚的体育文化底蕴,运河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基础相较于其他文化产业,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产业发展零散、发展不平衡。经过走访调研,苏州段的传统、民俗体育文化活动传承保护情况不容乐观,缺乏品牌赛事引领性,赛事的社会影响力不足、整体优势尚未形成,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与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不匹配,需要进一步夯实产业平台。

3.3 体育文化意识有待加强,苏州元素彰显力度不够

无论何种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民众的参与和支持,体育文化作为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只有在继承中才能更好的发展,这也是体育强国的一大主题,传统的文化传播形式并不能满足当代的文化需求,所以,当今我国体育文化的传播与教育也处于一个瓶颈期,单一的传播内容与途径,仅仅能满足体育爱好者的需要,无法更好地激发人们对体育文化的兴趣以及培养体育人才,我们更加需要推进建设大众体育文化建设、学校、社区、新媒体等,拓展体育文化传播途径必不可少。

苏州作为江南水乡的典型城市,自古以来枕河而居,运河苏州段穿城而过,长时间的生产生活对运河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运河环境的治理也曾一度亮起红灯。近年来,随着运河环境的治理和改善,运河生态和体育文化景观带建设向好发展。每个城市都具有独一无二的文化价值,加之文化建设的“互联网+”发展,各地争相效仿,独特的水乡文化特性被模仿,苏州在抢占发展地区特色文化的前沿方面,没有完全有适应新时代,体育文化的地位与意识有所下降。缺乏苏州地域特色文化以及文化自觉已经成为制约运河苏州段体育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4 运河苏州段体育文化创新发展建议

4.1 强化运河苏州段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制度保障

制度保障是运河苏州段体育文化发展的原动力。要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继续夯实运河苏州段体育文化产业联盟,明确政府的主导和引领作用,扩大运河体育文化产业的参与主体构成,引导社会资本加入产业发展,进一步落实产业发展的主体责任;建立各职能部门的联动机制。加强产业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融合,建立常设机构进行常态化的联合发展机制和制度,转变政府职能,破除多头管理行政壁垒,为运河体育文化的产业融合发展提供组织、制度和环境保障;立足高端发展,强化战略布局。运河苏州段体育文化的底蕴深厚,自然环境及开发力度较之运河其区域有明显的优势,要从运河苏州段的整体规划入手,提高发展战略布局,着眼于建设国际体育名城,重点打造充分体现运河体育文化的高端体育精品赛事,制定融合苏州特色的本土体育文化及产业布局方案。

加强运河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供给侧改革力度,以体育与文化的融合为出发点,通过审批准入、人才政策、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加强对运河体育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营造更加有利于体育文化培育和发展的政策环境;通过政策引导,吸引社会资本和高端人才投入运河体育文化的发展,培育一批产业创新基地、体育文化孵化及终端企业,同时,要合理构架运河体育文化产业服务中介,培养产业创新服务团队,打造运河体育文化产业的完整产业链;政府通过运河体育文化专项、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激励各体育文化主题参与体育文化产业的创业和竞争,打造地缘性体育文化产业品牌及企业。

4.2 打造运河体育文化集群,创新产业发展手段和模式

产业集群的发展是运河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目标。要立足运河体育文化产业的主体,形成产业辐射效应,打造产业集群。

遵循主体-相关产业-创意文化的发展思路,以体育赛事举办及传播、体育休闲产业、体育文化服务等为主体,扩大体育文化消费群体、丰富产业结构,打造体育文化产业集群;借助“大运河文化资源普查与数字化工程”,鼓励科技创新,助力体育文化产业升级。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发展背景,打造功能集成的运河苏州段数字公共服务平台,由文化部门牵头,联合相关职能部门,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依托,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围绕运河文化资源、生态环境、文化项目及产品开发,提升运营效率水平和体育文化产业科技竞争力,打造运河苏州段体育文化产业的新业态;创新大运河文化带的合作组织、机制和政策等内容,打造区域协同发展的典范样板。

运河体育文化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产业发展手段与模式的创新,是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基于苏州运河体育文化的实际,对文化市场加以细化,梳理现有资源和客观需求,合理规划和分布市场空间,按照体育文化产业的不同类别分层开发和供给,如体育文创、体育赛事、体育旅游、体育培训、体育中介服务等。同时,要进一步丰富体育文化产业的营销手段,通过体育文化博览会、讲座论坛等大型具有良好社会效应的文化活动,打造具有苏州特色的体育文化系列活动,借助现代自媒体及信息化媒介,坚持体育文化引领、不断创新模式,扩大运河苏州段体育文化的影响力。

4.3 提升苏州本土化体育文化意识,打造体育文化旅游新业态

运河苏州段体育文化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区域的特色建设,更是苏州文化与体育文化有机融合过程,要加强顶层设计,做好京杭运河苏州段体育文化的专项研究与总体规划,以运河文化为内核,启动“大运河文化+”计划,基于运河文化和运河精神打造具有鲜明苏州特色的体育文化形态,积极投入体育文化的和谐共生和文化建设,为苏州打造国际体育文化名城提供助力。

最后,要积极推进运河苏州段体育文化旅游的项目资源开发,引导运河体育文化旅游消费,整合运河苏州段的环境资源和人文资源,争取经济、社会、环境、文化、体育等多方面效益协同发展。体育文化旅游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运河苏州段体育旅游驱动力的发掘是推动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促进体育旅游经济发展的源动力。运河苏州段体育旅游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个融合共生而又相互作用的复杂社会体系。一个新兴业态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改进、社会和转型升级的过程,体育文化旅游也不例外,如何借助运河体育文化对苏州旅游形成良性、可持续的发展推力,这就要求政府及职能部门增强苏州市体育文化旅游系统资源的吸引力、丰富体育旅游产品的供给,提升苏州市体育旅游的文化形象和感染力,提高体育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扩大苏州体育文化旅游的市场影响力,打造“体育文化+旅游”,具备一定规模和前景,并能可持续发展的体育旅游新业态。

猜你喜欢
运河文化产业苏州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如泰运河谣
苏州一光
苏州十二忆
文化产业
说个好苏州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