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传播研究述评

2021-11-23 06:57袁黎佳
武术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袁黎佳

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湖北 武汉 430079

1 民族传统体育相关概述

近年来,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文献逐渐增多,研究涉及面广,跨学科研究也较多,但对于“民族传统体育”仍然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的定义。邱丕相将民族传统体育定义为“一个或几个特定民族历代传承,在一定范围内开展的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和民族特征的竞技娱乐活动。”[1]卢兵提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时代相传的人类社会活动,主要目的是发展身体、增进健康、提高身体机能。”[2]白晋湘指出一些研究者常将少数民族体育简称民族传统体育或民族体育。”[3]传播是民族传统体育生存与发展的必要前提,能影响受众的文化认同选择。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的本土文化,其最初的传播形式是师徒相传,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渠道开始逐渐向大众媒体传播、学校教学以及举办民族传统体育赛事等方向转变,传统信息流通方式发生改变,其生存、发展和传播空间也发生了转变。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民族传统体育在迎来诸多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文化内涵缺失、过度商业化等挑战。

2 研究现状分析

2.1 文献数量的统计分析

以“民族传统体育传播”为主题,在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外文期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及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进行全文检索,并通过相关度分析筛选出199篇论文,包括博硕学位论文33篇,期刊文献自1992年至今166篇。166篇期刊文献中核心期刊84篇,其他期刊82篇。199篇论文作者所属机构来源占比较大的机构为北京体育大学、吉首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和西北师范大学,所占比重分别为5%、5%、4%、3%和3%,由此可见对民族传统体育传播研究较多的地区主要集中于北方及南方沿海地区。33篇博硕学位论文涉及到民族传统体育传播研究主要从2009年开始出现并逐渐增多,其中2016至2019年最多,四年总计21篇占近年来研究总数的65%。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路径及策略研究,其次地方民族传统体育传播研究和基于学科融合视阈的民族传统体育传播研究也较多。通过对1992年至今发表在核心期刊及省级期刊有关民族传统体育传播的166篇论文数量的统计,有关民族传统体育传播的研究数量总体呈递增趋势,有两个比较明显的增长节点,分别为2014年和2018年。论文数量占比较大的年份为2017年至今,占比50%。而且166篇期刊文献来源占比较大的期刊为《贵州民族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文化导刊》《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所占比重分别为8.4%、6.6%、5.4%、5.4%和3.6%。

2.2 文献内容的梳理分析

2.2.1 民族传统体育跨文化及国际化传播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难逢机遇,同时被赋予了“复兴新时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使命。目前,民族传统体育仍面临着生存土壤更新、大众认同焦虑、受众群体单一及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学者们对民族传统体育跨文化传播与国际化传播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指出了民族传统体育现存的传播困境,并提出一系列有效的解决措施与途径,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对外传播实践提供了较为充足的理论支撑。“一带一路”国家资源能为民族传统体育跨文化交流提供有利的政策支持。韩剑云[4]认为跨文化传播能够提升我国人民民族文化认同感,满足民族文化传播需求。张晓俭[5]认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进行民族传统体育跨文化传播具有文化软实力、硬件和精神支撑等多方面优势,并提出遵循“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多元互助协作的发展模式”能有效促进其发展。基于以上优势,罗卫东、邹丽华[6]指出文化自信羸弱、文化差异性、传播载体不足及传播手段僵化单一等问题,认为应从注重文化自觉培养、构建差异化传播模式、拓展传播渠道和载体、提升传播技巧等方面进行改善。高志才、屈植斌[7]进一步提出“不同场域间的文化误读和文化自戕的集体失忆”是新时代面临的现实挑战。何剑康、夏晨阳[8]指出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跨文化传播应牢牢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理念两大重要契机,推进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探索。由此可见,民族传统体育跨文化传播应在尊重各国文化差异的基础上,牢牢把握国家政策和发展理念,同时遵循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的多元协助模式,构建多元文化交往平台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话语体系”,且积极推进从文化创新到理论自觉的理论探索进程。

国际化传播,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式之一。黄华明[9]指出当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基本形式主要为民间传播和政府传播。在现有的传播路径中,虽然国际武联成员国和健身气功会员国都取得了数量上的增长,但当地协会管理方面仍存在问题。刘小学[10]先后对民族传统体育在北欧传播的主体特征、受众特征、项目特征、历史嬗变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北欧地区引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存在分布不均衡、水平参差不齐、项目协会级别普遍较低及影响力不够等问题。孙强、王国志[11]认为国际文化传播出现的“传播帝国主义”和大众传媒的价值取向导致民族传统体育逐步走向边缘化。蔡莉[12]指出国际化传播中存在失真倾向、过分竞技化、创新性不足、商业化过度和恶性竞争等问题。面对传播困境,薛文忠[13]提出要紧抓“一带一路”国家资源,做到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对象分别向多元化、丰富化、现代化和广泛化转变。王巾轩[14]表示要从优选传播内容、坚持人才培养和构建传播体系等方面进行完善,充分利用好孔子学院这一平台。目前,各地孔子学院开设的课程呈现较大差异,且课程缺乏连续性,形式也较随意,不利于进行长期、系统和规范的传播。综上所述,通过对29年来民族传统体育对外传播研究文献的梳理与分析,研究内容主要为民族传统体育跨文化与国际化传播困境及策略,且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相关研究提出审视传播者自身所具备的文化自信及专业技能十分必要。传播者的文化素养及专业技能直接影响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内容及效果,这无疑需要广大学者提出能直接为实践服务的具体理论措施,这是今后研究必须正视的问题之一。其二,部分学者对民族传统体育在北欧传播的受众特征及项目特征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发展建议。这对于民族传统体育在国外的区域性传播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能够直接为实践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其三,不少学者提出现阶段民族传统体育对外传播应紧抓国家政策、资源,这是现阶段取得成效的必要举措。通过分析上述研究侧重点可以发现,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对外传播的相关研究仍处于浅显理论的探索阶段,在研究层次上主要表现为两大特征:第一,研究多以单个领域或区域性传播为主,研究视阈较窄,对整体的民族传统体育对外传播的研究深度不够,且研究内容不够全面;第二,研究多以文献资料法为主,社会调查和实证研究较少,且未深入剖析传播规律和传播本质。总而言之,已有关于民族传统体育对外传播的研究,不仅缺乏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而且在研究领域上缺乏全面、深入、系统的实证性研究,难以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依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已经为民族传统体育对外传播的发展拓宽了道路,积累了一定量的理论依据和研究范式。在今后的研究与实践中,我们必须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借鉴与整合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不仅要保持鲜明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特色,同时要充分体现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理念,以使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在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和传播方式等多个方面真正地同国际接轨。

2.2.2 民族传统体育传播载体研究

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途径发生了很大转变,新媒体、教育、竞技运动等逐渐成为民族传统体育传播的主要载体,发挥出更为显著的传播效果。现阶段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仍存在传播力度差、学校普及度低、竞赛体制不健全等问题,亟待进一步探索有效的传播机制。新媒体为民族传统体育提供多样化传播渠道。万宇、唐波[15]等人认为动漫可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服务。董鹏、王妍[16]等人指出商业模式、科普模式、娱乐模式、教育模式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影视传播的主要模式,针对文化、资金和技术等困境,提出还原文化真实性、拓宽“体育+娱乐”新型传播渠道和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等措施。葛耀君、张业安[17]等人进一步提出“兼顾市场性与公益性、实施审慎的自由与文化保护策略、打造多样的文化传播形态与多元的媒介生态位”来推动媒介文化传播的本土性与国际性有效契合。近年来“互联网+”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存在文化内涵缺失、商业化过度等问题。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不仅要提升文化自觉性、突出民族特色和建设传播理论,还要增强民族文化的忧患意识。

高校是进行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阵地。朱江提出高校可以通过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有效利用传播媒介、积极与社区互动来实现传播价值。李彦兵表示大学生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者,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其内涵与精髓。许万林建议从“文教结合、创造适宜文化氛围、培养传承人和注重在原生态基础上创新”等途径来实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的传承。教育具有传播深化文化、构成社会文化本体和活化文化的功能,高校作为当代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平台,需要充分挖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功能,摆正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中的地位和教学作用,进而发挥其强大推动力。民族传统体育赛事是直观展现民族传统体育独特魅力的主要平台。李洪超指出当地人接触得最多、印象最深刻的传统体育来自年历节庆表演。刘启坤提出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赛事应结合当地实情办好运动会,注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与开发,同时推广民族传统体育健身体育项目。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运动员、裁判员和教练员通过比赛项目直接传播民族体育文化,电视与新媒体以文本和图像为载体间接传播民族体育文化,民族传统体育赛事及表演的开展能有效促进民间民族传统体育的快速发展。承上所述,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传播载体的研究文献梳理分析,可以得知,学者们对新媒体、高校以及民族传统体育赛事的传播能力以及影响力基本达成一致,“依托新媒体,全面推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创新性发展;构建高校传播平台,拓宽传播空间和传播渠道;发扬民族传统体育赛事独特的文化色彩,实现“体育+文化”的融合发展。三大载体,缺一不可,共同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与发展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但是,现有研究多侧重于单一载体研究或区域性研究,整体、系统的对民族传统体育传播载体进行研究的成果则寥若晨星。而且,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要想取得关键性突破,还需要进一步开拓新的传播载体。因此,民族传统体育传播载体的研究文献总体呈现为理论依据薄弱,缺乏实践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进程。虽然学界对民族传统体育传播载体的相关研究未形成系列成果,但现有的研究已经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对于民族传统体育传播载体的理论研究亟需继续探索。

2.2.3 区域性民族传统体育及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传播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是国家发展及社会经济建设中的第三产业,该产业在持续发展日益壮大的基础上也为我国民族体育产业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石,让体育产业更快更稳地发展下去。[19]学者们对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或是具有特色的地区研究较多,例如广西、西藏、贵州和新疆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区,目前研究较多的内容主要是挖掘当地区域发展优势,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播探寻有效途径。而且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起源位置大多分布于少数民族区域,在为生源地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扩大和发展。已有研究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播现状进行分析,探索切实可行的传播手段,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能够紧跟时代和世界的发展步伐,实现可持续发展与传播。李圣旺、赵建林提出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边疆地区高校体育中,有利于传播优秀民族体育文化。郭蓉蓉指出应从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专业角度进行规范整理、发挥传统体育教育功能和举办民族运动会传播等方面入手。张伟峰认为全球化背景下仍存在传播力度差、学校普及度低和缺乏“生活世界”的构建等问题。王海鸥指出要及时在微观上进行地方民族特色体育文化产业品牌的开发。温帅基于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理论、“数字鸿沟”理论、“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提出建立网络传播平台、提高媒体关注度、建设专业传播队伍拓宽传播渠道以及细分受众进行针对性传播。陆永江、郑孟君发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业化传播仍存在主体地位微弱、经济支撑力度不足、传播缺少后备支持及整体有序的规划等现实困境。面临挑战,我们需要学习国外的经验及策略,及时发现传播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充分利用好传播这一手段,推动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与壮大。综上所述,在影响民族传统体育传播的诸多要素中,受众这一核心要素尤为重要,这也是今后的研究中需要把握的一个重要研究点。需要广大学者从受众理论出发,把握各个区域的受众特征,及时有效对受众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总结,从中发现问题,进而整合形成以受众为依据的传播内容,构建以受众为核心的民族传统体育传播体系。而且,相较于西方国家体育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受起步晚、基础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现阶段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且发展主要依附于旅游业,无法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大量学者对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研究较多,但对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系统研究则较少,各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呈现明显的分化,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构建。现有的理论研究还不足以支撑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科学化发展,有待对已有构想和措施进行实操层面的理论探析,引导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向科学、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2.2.4 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化的浓缩, 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璀璨瑰宝。近年来,受西方现代体育文化理念冲击、民族传统体育自身限制及社会发展因素干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基于此,已有部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王宏涛指出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现状主要表现为市场竞争与内涵失真、地区差异与文化误读、创新不足与传播乏力,提出应科学确立传播价值坐标、建设丰富的传播内容体系、创新立体化传播模式,着力提升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戴庆辉、倪依克认为应从认定制度、经济保障、保护体系、借助体育场馆、传承平台、新媒体新科技等多方面来助力传承人价值的实现。闫艺、李雪军提出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提升”、保持传播的“生态平衡”、挖掘传播的“意义空间”、拓展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时空范围”。除以上学者提出的观点之外,相关部门还应健全法规制度,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群众基础,同时进行合理开发,适度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其稳定、可持续发展。总而言之,对于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研究,学者们均认为“法制建设滞后、长效保护机制缺失、创新性不足”是目前发展的主要弊端,同时提出“健全法制建设、结合学校教育、融合全民健身、合理适度开发”等一系列发展策略。在此研究基础上,还应从人类学文化功能论、文化变迁论、文化整体观、参与式发展理念和主客位分析等从不同视角对民族传统体育非遗进一步分析探讨,以期为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2.2.5 基于学科融合视阈的民族传统体育传播研究

基于学科融合视阈的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的有效途径,还是新时代体育得以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近年来,有关学科融合视阈的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开始出现。王岗指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研究,首先要在多学科知识融合的前提下求创新,其次要具备并强化不同知识之间的兼容意识,最后要学会合理科学地运用多元综合的研究方法。而后,王馨梓[35]提出基于学科融合视阈的民族传统体育学有利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学,也是新时期体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还是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学得以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并归纳得出相关学科融合视阈主要是文化学、历史学学科、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和艺术学等学科。此外,王静、郝建峰基于传播学视角分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困境,认为主要体现在:传播主体定位偏差、传播路径较为狭窄、传播运行机制不畅、传播技巧缺乏创新等方面,并提出“创新理念,科学定位;强化媒介,拓宽路径;完善机制、双方互动;创新方法、提升质量”等全面的疏解对策。以上学者已为基于学科融合视阈的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拓展了新的研究思路,为今后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综上,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历史悠久,要想追根溯源更多时候只能通过查阅古迹来进行探析,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限制了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创新性。

3 结语

纵观已有的关于民族传统体育传播研究的文献,研究方法多以文献资料法为主,研究方法单一,难以发现新问题,不利于探寻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有效传播和可持续发展。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多结合人类学、体育学、文化学、历史学、地理学、传播学、社会学、经济学和美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运用历史比较法、历史分析法和历史计量法等新的研究方法,从线性思维转向非线性思维,从单一的纵向思考转向多元的横向平台,对民族传统体育传播研究文献进行更加全面的理论构建和技术整合,切实推进民族传统体育的长效传承, 为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提供创新思路和方法。

猜你喜欢
民族传统体育
我们的民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多元民族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