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民俗体育庆典文化比较

2021-11-23 06:57
武术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龙舟竞渡庆典龙舟

陶 坤

怀化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8

民俗体育是由一定的民众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所创造,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使用,并融入和依附于民众日常生活习惯之中的一种集体性、模式化,具有类型性、继承性、传布性和非官方、非正式特征的体育活动事象与活动。[1]中韩两国作为邻邦近郊,自古交往频繁,韩国的传统文化、民俗活动和民俗思想广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两国民俗体育的存在形式、内容和特征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其发生机制与古代中国农耕文化息息相关,是农耕文明和稻作文化的体现。但是从两国民俗体育的发展过程、文化结构和民俗思想等方面来看,两者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反映了两国民俗体育文化在内涵、价值和功能等方面的差别。本研究通过调查中国浦市龙舟竞渡庆典活动和韩国机池市拔河庆典活动的开展情况,对两国民俗体育庆典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1 中国浦市传统龙舟竞渡庆典

中国民俗众多,包括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信仰民俗、民间游戏娱乐民俗等多种多样的民俗形式,其中在端午节庆期间举行的龙舟竞渡民俗和庆典活动具有很强代表性。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浦市镇位于沅水流域中段,每年端午期间,都会举行盛大的传统龙舟竞渡的民俗活动,传统龙舟竞渡活动从农历五月初五开始一直延续到农历五月十五。浦市镇沅江沿岸各乡、各寨、各村的民众都会以村为单位组建龙舟队,在沅江水面进行横渡沅江的自由竞渡对抗赛。在龙舟下水前会举行隆重的龙舟祭祀仪式,参拜各路神仙,祈求给本村民众带来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其中浦市龙舟竞渡民俗庆典仪式中有一项独特的放“黄烟”仪式,点燃香纸让其冒出黄烟,举着冒着黄烟的香纸快速绕龙舟一圈后迅速把龙舟推向水中,祈求在竞渡中取胜,这是该地龙舟竞渡民俗独特的祭祀活动,是对“龙舟女神”的祭祀。

浦市龙舟竞渡民俗庆典是不同区域龙舟对抗形式,即用不同颜色的旗子来代表沅江两岸不同村寨之间的龙舟竞速对抗。龙舟竞渡时,船上一名资历较老的队员会手舞一面旗子,不同颜色的旗子分别代表各龙舟所在村寨的区域位置。历史上都是红旗和白旗龙舟之间的竞渡对抗,“红旗”代表沅江沿岸村寨的龙舟;“白旗”代表流经浦市镇并注入沅江的一条支流沿岸村寨的龙舟,这两个区域的村寨通过这两条河流联系在一起,在生产、生活等方面难免不会产生冲突和恩怨,因此端午龙舟竞渡成为解决冲突和恩怨的有效方式逐步固定和传承下来。在后来的发展中,由于浦市镇水路交通发达,是沅水中游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商贸业发达,在龙舟竞渡中逐步出现了代表浦市镇外来商会龙舟的“黑旗”和近年才加入浦市龙舟竞渡的“黄旗”;以及由原来“红旗”和“白旗”两个村寨合并成现在村寨的“蓝旗”龙舟。不同颜色旗子的龙舟自由穿梭在江面上,信守同色旗子不相互竞渡的原则。

浦市龙舟竞渡民俗的方式是龙舟在沅江上自由游弋,当不同颜色旗子的龙舟到达指定区域后,如果有龙舟“敲鼓”划向对岸时,另外一条不同颜色旗子的龙舟会根据自己的实力、与对方之间的距离、水流等综合因素,在“旗手”的指挥下与对方龙舟进行竞渡对抗,两龙舟争相横渡沅江,冲向对岸,当龙舟到达岸边的一瞬间,位于船头的队员就会奋力跳下水,俗称“跳槽”,谁先“跳槽”的龙舟将取胜,此时岸边本村的群众会欢呼雀跃,鞭炮齐鸣。

2 韩国机池市拔河庆典

拔河民俗广泛存在于朝鲜半岛汉江以南的韩国广大区域,其中忠清南道唐津市机池市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拔河民俗庆典活动。韩国拔河民俗庆典是韩国古代农业岁时民俗游戏,具有占卜、仪礼、崇拜、象征等宗教行为和性质,深刻的反映了韩国的传统民俗文化、民族精神信仰以及农业民俗游戏。[2]韩国目前现存有忠清南道唐津市机池市拔河、江原道三陡市拔河、全罗南道南海仙区拔河、庆尚南道灵山拔河、庆尚南道宜宁拔河、庆尚南道密阳拔河等六种不同形态的拔河民俗庆典,其中以忠清南道唐津市机池市拔河民俗庆典最具代表性,是韩国的第75号“无形文化财”,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

韩国拔河民俗大概发生在韩国历史上的朝鲜时代,距今大概有500多年的历史,拔河(索战)是南韩各地方盛行的大概在正月十五举行的一种带有大众性特殊意义的游戏。小的城镇或农村一般举行一天,而大的城镇则一般在正月十五日前后举行三天时间,但是不同的地方举办拔河的时间也有所不同,有些在5月5日端午节举行,有些则在8月15日中秋节举行。[2]忠清南道唐津市机池市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拔河民俗庆典,也是韩国传统拔河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展示活动。

机池市拔河民俗庆典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通过仪式过程和举行大量民俗文化活动。整个拔河民俗庆典过程包括拔河绳的制造、祭祀仪式、拔河绳的搬运和拔河比赛等民俗活动环节,特别是拔河民俗的仪礼和游戏过程是整个拔河民俗活动的主要部分,也是拔河能够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的主要原因。机池市拔河民俗活动中有代表儒教、佛教和韩国传统巫教参加的各种宗教祭祀活动,包括国守峰祭祀、龙王祭、市场祭和拔河绳祭等仪礼活动组成,祭祀活动中都会举行象征“崇天”“敬神”的仪式行为。

在两天的祭祀仪式活动后,第三天众人在不借助任何机械外力的情况下,将两根大约长100米、重20吨的拔河绳,拖运近2千米的距离,到达“机池市拔河民俗纪念馆”前面的竞技场地内。在司仪的指挥下,首先进行拔河绳的对接仪式,把拔河绳的两环进行交叉并把木插销插入中间,使其固定。然后举行拔河民俗比赛,代表“水上”和“水下”两村的村民,人数多达上万人,相互进行“三局两胜”的拔河比赛,在拔河竞技过程中双方的人数不可能完全相等,只是一种象征性的拔河民俗游戏。拔河比赛结束后,每人都会截取一小段草绳带回家,希望能够给自己带来好运。韩国拔河民俗活动在历史发展中逐步融入了韩民族的传统礼仪道德文化、宗教祭祀文化,能够使参与者获得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人们在合作完成拔河仪式的过程中使社会的凝聚力得到加强。[3]韩国拔河民俗庆典体现了拔河过程中参与者的精神信仰和对农作物丰收的占卜愿望,展示出传统农业社会环境下的一种仪式性民俗游戏活动。

3 两国民俗体育庆典文化的同源性

中韩两国在古代都是农业社会,在漫长的农业耕作实践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农耕文化,并代代积累传承。所谓农耕文化就是在以小农生产为基础的传统农业社会形成的、在农耕生产实践活动中创造、积累和传承的、与农耕以及农耕社会有关的文化总和,既包括农作物、农耕器具、生活用具、传统村落和民居等实体文化,也包括与农事、农耕有关的礼仪、民俗风情、传统习惯等精神文化,如节气夏历、祭祀礼仪、诗词谚语、民歌民谣、神话传说等。[4]这些丰富的农耕文化都是农耕社会背景下农耕文明的具体体现,体现出古代劳动人民的生存方式和智慧技巧。因此,在两国农耕文化演进过程中,逐步出现了大量的农业礼仪和节日,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民俗文化和民俗体育活动,发展至今成为现代社会了解古代农业社会的活化石。中国龙舟竞渡民俗庆典和韩国机池市拔河民俗庆典就是两国非常典型的民俗节日、民俗仪式和民俗体育文化活动,反映了农耕文化的内涵和特征。[4]

浦市龙舟竞渡民俗和机池市拔河民俗都是顺应农时,都是根据农业生产的时节需要和固定的时间开展,浦市龙舟竞渡民俗在端午节前后举行,是端午民俗的重要活动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古代农耕文化的体现,俗称龙舟节、端阳节、粽子节等名称,因此在中国南方端午节都会划龙舟。机池市拔河民俗发生时间是历史上的朝鲜时代,此时的朝鲜是中国的附属国,深受中国文化影响,拔河源自于中国古代的“施钩之戏”,韩国拔河民俗历史上主要在闰年的正月十五举行,是对农作物丰收的占卜愿望,展示出传统农业社会环境下的一种仪式性民俗游戏活动。

从原始社会开始,就有了“取宜”的思想,农耕文化中的“相地之宜”和“相其阴阳”理念就是“取宜”的实践经验总结,在指导人们认识自然和从事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浦市龙舟竞渡民俗和机池市拔河庆典民俗也都体现这样一种思想,完全是根据当地的地理、人文、信仰来开展这两种民俗活动。

“守则”是先人们在与大自然的长期互动中形成的用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并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浦市龙舟竞渡民俗和机池市拔河民俗更是体现出“守则”的思想,恪守准则、规范。这两项民俗活动的整体流程、开展形式和方法要求是每个参与者必须严格遵守的,也是这两项民俗活动能够长久发展不衰落的重要原因。

中国的农耕文化连绵不断,铸就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理念,孕育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着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的思想。和谐理念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趋向和行为规范。[5]浦市龙舟竞渡民俗和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的机池市拔河民俗也都体现出和谐的农耕文化思想,在这两项民俗活动开展过程中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和协助;体现出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体现出身体活动与思想信仰的完美融合。

4 两国民俗体育庆典文化的差异性

历史上韩民族在诸多方面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一直延续至今,民俗体育文化的发生虽然具有同源性,都是受到农耕文明和稻作文化的影响。但是作为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发展历程中,必然受到不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政治体制和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其发展的路径和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就不尽相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必然存在。中国地域辽阔,环境复杂,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中国的地理环境、生计方式与人文历史传统决定了中国民众的生活文化习惯,形成了中国民俗文化的总体特色,同时中国的民俗文化也体现出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是一种多元复合体。[6]在沅水流域各地存在很多形式各异的民俗龙舟竞渡,这些龙舟竞渡在龙舟造型、竞渡形式和庆典仪式等方面都不尽相同,完全体现出地域特征和不同民俗文化特点。作为农耕民俗,在各自的民俗庆典中,浦市龙舟竞渡民俗体现的是湘西沅水流域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各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精神信仰和劳动生产生活方式,展现出湘西地域的民俗信仰和图腾崇拜,是一种典型的地域民俗文化,不具有全民性和统一性的特征。

韩国作为单民族国家,朝鲜族是韩国的唯一民族,虽然历史上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刻,后来受到近代日本和现代西方文化的影响很大,但是由于内部文化结构的稳定性,因此韩国传统文化变化较小,并延续和传承下来。同时韩国是巫俗文化保存较好的国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韩国巫俗文化根深蒂固、从古到今扎根于韩国文化基层,是韩国文化的基础,它在韩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影响着韩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韩国巫俗至近代为止一直是与国家、村庄及个人息息相关的活动,但到了近代其与国家的关系却消失殆尽,只剩下了与村庄及个人的关系。而且其并未像佛教和基督教等大众宗教一样得到普及,而是作为个人信仰与戏剧性的游戏结合起来,褪色为村庄庆典。从韩国拔河民俗庆典的完整过程来看,机池市拔河民俗庆典逐步在演化为一种融合庆典、祭祀、仪式、节庆、游戏、商业、竞技为一体的文化综合体,展现出韩国传统的农业民俗信仰,是韩国传统巫俗文化综合体现,具有全民性和统一性特征。

5 两国民俗体育庆典文化特征比较

5.1 不同的民俗游戏需求

浦市龙舟竞渡庆典过程中,会举行祭龙和敬神的仪式、龙舟竞渡对抗游戏和民俗庆祝活动等民俗游戏活动内容,同时龙舟所在村嫁出去的女性会按照传统习俗带上烟酒、鞭炮等慰问物质自发给本村的龙舟加油,本村包括在外务工的成年男性村民都需出份子钱,身体健壮的村民必须划龙舟。龙舟竞渡民俗通过丰富的民俗游戏内容,能够起到团结和凝聚本村民众的作用,使龙舟竞渡成为当地独特的、非常重要的地域文化符号。机池市拔河庆典活动过程中同样也会举行包括祭祀、韩国农乐、韩国传统民俗活动等民俗游戏活动,参加的民众也非常多,很多群众都会直接参与拔河绳的祭祀、搬运和拔河过程。通过“水上”和“水下”两村村民之间的拔河对抗游戏,是一种农业民俗活动,希望通过拔河能够对农作物的丰收进行占卜。随着社会的发展,韩国民俗拔河发展至今,已俨然成为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的一项观光、旅游、体验式的民俗文化活动,成为韩国民俗文化的展示和体验。

5.2 不同的民俗仪礼文化

浦市龙舟竞渡庆典和机池市拔河庆典,都具有明确的祭祀对象和丰富的民俗思想。浦市龙舟竞渡的祭祀仪式主要由龙舟下水前对“神仙”或“祖先”的各项祭祀仪式和龙舟竞渡结束后对“龙”的祭祀组成,这些仪式行为主要包括对祖先、神仙、龙和传说中的英雄人物的祭拜,展现民众的信仰寄托和解决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浦市龙舟竞渡作为端午节庆的一部分,体现了端午节的巫术-宗教性、象征性的特征。但是浦市龙舟竞渡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现代娱乐、经济和政治的影响,其民俗庆典过程中的原生态的民俗文化活动内容在逐步减少,其仪式感也正在消失。

机池市拔河庆典是一种与农业文明相关的“年占”仪式,主要通过对“土地神”“龙王神”“谷神”“树神”的祭祀赋予“拔河绳”神性,最后通过传统拔河活动来占卜农作物的丰收。在整个庆典仪式过程中,围绕着拔河民俗进行各种仪式活动,参与群众通过国守峰堂祭、龙王祭、市场祭和“拔河绳”祭、拔河绳拖运等仪式过程,使参与拔河民俗庆典的民众处于一种“边缘”境地,并通过象征性的拔河竞技仪式使民众跨越到另外一个境地,完成“有效过渡”,最后又回到现实生活,是参加在精神和信仰上得到洗礼。体现了阿诺尔德·范·杰内普(Arnold van Gennep)的“过渡礼仪模式”中的“边缘礼仪”特征,其仪式和游戏的过程始终维持着原生态特点。

5.3 不同的民俗思想意识

传统龙舟竞渡是古代水乡先民的一种用舟招魂的仪式,在发展中逐步与“龙图腾”相结合,并融入端午节庆民俗中,成为端午节庆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巫觋思想主要体现对龙的崇拜和对祖先的缅怀,并融入端午民俗中成为巫术-宗教性、象征性的仪式行为特征。浦市龙舟竞渡庆典是根据地域文化和地域民俗信仰体系构建起来的民俗思想体系,体现出湘西地域的巫鬼文化,而巫鬼文化正是湘西地域文化的内核。韩国拔河源于中国古代楚国的“牵钩”,最初是配合水战的一种军事技能,后变为荆襄一带民间流行的“施钩之戏”,后世的拔河运动即由此演变而来。拔河流传到韩国后,逐渐与韩国农耕文化相结合,成为农业占卜和农业祭祀的重要仪式性行为。机池市拔河民俗庆典,主要围绕对拔河绳进行祭祀的庆典仪式构建,通过各种祭祀行为,使拔河民俗体现出巫术-宗教性、象征性和过渡性的仪式行为特征,在拔河的“仪礼和游戏”过程中,展现出言灵思想、巫觋思想、灵魂不灭思想、性器官崇拜思想、敬大思想(祭天思想)、崇祖思想(敬老思想)、重农思想等韩国传统的民俗思想。[3]

5.4 不同的民俗文化功能

浦市龙舟竞渡庆典,主要依靠民众自发组织,每年的龙舟竞渡是各村寨的头等大事,在端午节前就会有德高望重的村民提出和召集大家共同商议,如果确定本村要搞龙舟,村上村民都必须出“份子钱”,不管你在外务工,还是在家务农;那些身强力壮和有划船经验的村民都必须划船,包括在外地务工村民都必须赶回来划龙舟,如果不回来划龙舟,就会受到全体村民的谴责。在龙舟竞渡过程中产生的各项乡规民约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凝聚力,使传统龙舟竞渡成为凝聚和团结村民的无形力量,并一直延续。机池市拔河庆典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拔河民俗庆典活动由机池市拔河博物馆进行组织和开展,组织机池市的群众和各地游客共同经历和参与拔河活动。拔河民俗庆典过程共计三天时间,每天都会安排相应的民俗文化活动、经济贸易活动、文艺演出、文化交流和拔河竞技比赛等,整个活动过程组织规范、井然有序、内容丰富,多样的展示了韩国的民俗文化,通过参与者的亲身体验,也感受到了韩国民俗文化的魅力。

6 结语

端午龙舟竞渡民俗是中国古代流传至今,具有世界唯一性和独特性的民俗文化。韩国传统拔河民俗起源于古代中国,传入韩国后逐步融入韩国各地域的民俗文化特征,其拔河民俗的仪礼和游戏方式得到丰富,并传承至今。这两项活动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是韩国拔河庆典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具有同源性,都是农耕文明和稻作文化的具体体现。两国的民俗文化发展至今,在开展过程中体现出两国民俗文化在民俗思想和民俗文化价值、功能等方面存在差异,两国民众看待本国民俗文化的视角和态度也有差异,这些差异性体现出其地域文化、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差异和民众信仰的差别,表现出两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

猜你喜欢
龙舟竞渡庆典龙舟
屈原 端午 龙舟
挥桨逐浪观音湖 龙舟竞渡展雄风
三十周年庆典掠影
龙舟
《金娃——龙舟》
对潮汕传统龙舟竞渡运动发展的审思
沅陵传统龙舟竞渡的发展
端午节,看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