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钦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王岘畜牧兽医站甘肃白银 730900)
猪囊虫病也被称为钩绦虫病,属于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该病临床大多呈慢性经过,症状不明显,因此极易被忽视,一旦患有囊虫病的猪和肉制品流入市场,将会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所以必须要重视检疫与防治工作。
猪囊虫病的病原为囊虫,主要寄生于生猪的心肌、咬肌以及舌肌等肌肉组织内,偶有寄生于生猪脑部及肝脏等器官的病例。人感染囊虫病后,寄生虫主要寄生于人脑部及眼部以及小肠内。猪囊虫病可发生于一年四季,人和猪的感染呈循环感染。人进食含有囊虫的猪肉后即可导致患病,所排出的粪便中含有一些虫卵、孕卵节片,生猪误食后即可导致感染[1]。
现阶段,生猪养殖大多采用快速育肥法,整个饲养周期较短,寄生在生猪体内的寄生虫发育不成熟,在屠宰前无法准确判断。如是母猪患病,随着饲养周期的不断延长,则会出现一定的症状。患有囊虫病的猪,寄生虫会对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造成严重的压迫,进而导致生猪出现触痛感,严重的会发出哀嚎。在屠宰前,其检疫方式如下:
2.1.1 体征变化临床上,部分患有囊虫病的猪,并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当体内繁殖大量寄生虫后,则会出现临床症状,可以发现病猪肩胛部增厚变宽,并出现隆起现象,臀部肌肉出现隆起,呈葫芦状。
2.1.2 临床症状患病猪被毛粗乱无光泽,眼部发红,不愿站立,嗜睡打鼾,有咳嗽声。囊虫寄生于不同的部位,其症状表现则不同。如猪脑部有大量囊虫,则会出现癫痫症状,如咽喉肌肉部位有大量囊虫,则会出现咳嗽、呼吸频率加快等症状,如四肢肌肉有大量囊虫,则会出现跛行现象,如舌部肌肉有大量囊虫,则会出现舌头麻痹现象,如咬肌有大量囊虫,则会出现咀嚼困难等症状。
2.1.3 活体检查虫体临床上,活体诊断难度较大,通过对患病猪的眼睑部位、舌部进行检查,对病猪感染囊虫病后所形成的豆状肿胀进行检查,触摸舌部发觉有大量豆状结节,眼睑部位呈米粒状隆起。上述症状均是囊虫病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2.2.1 现场剖检患有囊虫病的猪,酮体肉色变为暗淡色,肌肉组织及内脏器官有一些米粒状囊包。对病死猪尸体进行解剖,然后检查其酮体、咬肌和膈肌。对各个部位的切面进行检查,可以发现肌肉上有大量的水泡状囊包虫,如石榴籽般大小。对病死猪内脏进行解剖,可以在其肾脏、输尿管等部位发现有组织增生现象,并且有黄豆般大小的包囊,颜色为乳白色,呈椭圆形,刺破包囊可发现一些透明液体流出,即可进行确诊。
2.2.2 虫体微观检查利用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病理组织有大量大小不一的虫体,有的呈圆形,有的则呈椭圆形,虫体钙化后变为黄白色。对囊虫的头部进行镜检,可以发现呈圆形吸盘形状。
为降低猪囊虫病发病率,要认真做好饲养管理工作,保证生猪养殖的规范化、科学化展开。基层防疫部门、兽医部门要加大对生态化、科学化养猪技术的宣传与普及力度,提高广大养殖场户的规范化养殖意识。在生猪养殖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科学化的选址,保证圈舍远离主干道路、居民生活区、化工厂房,建设于背风向阳的位置,要对圈舍进行合理化规划,配置齐全的养殖、消毒设施设备。养殖场内禁止饲养猫、狗等动物。要保证圈舍光照通风正常,及时清理粪污,避免寄生虫的大量滋生,粪污应进行充分的腐熟发酵处理,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要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出现过度拥挤等现象。喂食生猪的饲料和饮水,应保证其健康卫生无污染,保证饲料营养均衡,可以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提高饲料营养度,提高猪群抵抗力,降低发病率[2]。
定时定期做好驱虫工作,是降低囊虫病发病率的重要举措。一般情况下,养殖场户应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各驱虫1 次,要正确选用驱虫药物,合理控制用药剂量,保证达到最佳的驱虫效果。首先,可使用吡喹酮驱虫,按照30mg/kg·bw 的剂量内服。其次,可使用阿苯达唑驱虫,按照10mg/kg·bw 剂量内服。最后,可使用中草药驱虫,取槟榔15g,贯众、肉蔻、泽泻、龙胆草、苏木各20g,茯苓25g,厚朴30g,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粉末状加入适量水灌服,能够起到良好的驱虫效果。
基层防疫部门、兽医部门要积极做好猪囊虫病防控宣传工作,利用微信、QQ、抖音、电视等及时通信工具或媒体落实宣传工作,为广大养殖场户讲解囊虫病的危害及科学化防控知识,引导人们形成良好的卫生及安全饮食习惯,有效切断传播途径。要定期做好监测及普查工作,每间隔半年检测1 次,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避免造成更大影响。针对所发现的患病猪,要及时做好治疗工作,首选阿苯达唑,按照10mg/kg·bw 剂量口服,或者可以使用吡喹酮治疗,按照30mg/kg·bw 剂量口服,1 次/d,连续治疗3~5d。
检疫部门要高度重视对农贸市场、超市、屠宰场及摊贩猪肉制品的检疫工作,检疫合格方可售卖。如私自贩卖未经检疫的猪肉制品,要依法进行严厉查处。消费者在购买猪肉后,要将其充分煮熟之后再食用,禁止生食。
针对检疫中所发现的患病猪肉,要依法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现阶段,对于猪囊虫病肉制品的无害化处理,主要包括高温、冷冻和盐腌等几种方式。首先,如采用高温处理法,应将每块肉重量控制在2kg 内,厚度控制在8cm 内,然后实施高压蒸汽处理,在1.5 大气压下处理1h,当发现猪肉侧面呈灰白色无灰色肉汁流出即可。其次,如采用冷冻处理法,猪肉应放置于-12℃环境下冷冻处理4d。最后,如采用盐腌处理法,食盐用量应控制在肉重量12%以上,连续腌制20d 以上,腌制后的猪肉含盐量应保证在5.5%~7.5%即可。
综上所述,生猪养殖中,囊虫病是常见寄生虫病,严重威胁生猪发育及人的健康,因此积极做好检疫及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猪囊虫病的流行特点、检疫要点,并探讨了该病的综合防治对策,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降低猪囊虫病发病率,避免病猪肉流入市场,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助推生猪养殖业良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