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密
(福建省福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州 350026)
鸡住白细胞虫病俗称白冠病,是由住白细胞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以单核细胞为主)与红细胞引起的以出血、贫血为特征的血液原虫病。本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南方在库蠓活动季节较常发生。各种禽类均易感,鸡的易感性强,雏鸡和产蛋鸡的易感性最强。2015 年之前,蛋鸡养殖尚未完全标准化、规模化,鸡的白冠病较常发生。近年来,随着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和标准化建设逐步加强,鸡白冠病极少发生。然而,有个别养殖户为躲避环保检查,在偏僻乡村防疫条件较差的地方饲养鸡群引发白冠病。本文报道福州市辖区一个偏远闭塞的村庄一养鸡户2020 年10 月份发生的鸡住白细胞虫病的病例诊断与综合处置措施及体会,供同行参考。
福州市辖区一偏僻乡镇某村一养殖户,利用该村庄的废旧小学校舍和旧民房,饲养不同日龄不同品种鸡1,586 羽,其中45 日龄三黄肉鸡627 羽,258 日龄海兰蛋鸡959 羽,9 月1 日分别口服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La Sota 株+H52 株)和肌肉注射鸡新城疫灭活疫苗,9 月10 日分别注射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0.5mL/羽和0.8mL/羽。自从10 月3 日以来陆续发生鸡死亡,蛋鸡死亡偏多。10 月6 日起,对所有鸡均用20%阿莫西林粉和20%青霉素粉,饮水3d 后未见效。于是村民于10 月9 日将刚死亡的1 羽病蛋鸡送到本单位诊断并简述上述情况。
获悉情况后,本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兵分两路,2 位同志负责病鸡剖检和实验室检测,3 位同志驱车前往发病鸡的该村,对肉鸡和蛋鸡各随机采集20 份血样,连同病重的肉鸡和蛋鸡各1 羽,立即送回实验室检测鸡新城疫、H5 亚型禽流感和H7 亚型禽流感抗体水平和病毒核酸情况,2 位同志留在现场勘验并剖检病、死鸡。
经勘验,蛋鸡地面平养在废旧小学校舍内,肉鸡地面平养在旧民房内,鸡舍门窗破旧并半虚掩或敞开,舍内地面不平整、垫料潮湿、卫生极差,舍外杂草丛生,学校操场草丛堆满含鸡粪便的垫料,肉鸡舍与蛋鸡舍仅隔20m 左右,路面是杂草经踩踏而成,路过或进入鸡舍有众多小黑虫(库蠓)、蚊子等吸血昆虫飞扬;舍内见有绿色粪便,有三分之一蛋鸡、四分之一肉鸡精神沉郁、羽毛蓬松,食欲减退或废绝,脚软无力,行走困难;鸡冠、肉髯等不同程度苍白;蛋鸡产蛋率下降、畸形蛋和软壳蛋增多,肉鸡生长缓慢;病鸡口流涎、绿色水样下痢;据业主反映,有一病蛋鸡突然呼吸困难、咳血,口流鲜血后死亡,剖开腹腔充满鲜血,可能是内出血突然死亡。
现场剖检刚死的蛋、肉鸡和病重蛋、肉鸡各1 羽,送检实验室剖检3 羽(病死蛋鸡1 羽,病重蛋鸡和肉鸡各1 羽),共7 羽。4 羽病重鸡血液稀薄、呈鲜红色且凝固不全;剖检的所有鸡全身肌肉苍白,皮下、肌肉散在出血,内脏器官广泛出血,肝、脾脏、肾脏均肿大出血,特别是胸肌、腿肌、腺胃以及泄殖腔出血严重;剖检的3 羽病死鸡和2 羽病重蛋鸡的胸肌、腿肌以及肝脏、脾脏、心肌除有大小不等的点状或斑状出血外,表面还有灰白色的小结节;4 羽病、死蛋鸡输卵管和子宫浆膜出血。
按照鸡新城疫、H5 亚型禽流感与H7 亚型禽流感免疫抗体和病毒核酸的常规检测方法,检测结果:肉鸡和蛋鸡的新城疫、H5 亚型禽流感与H7 亚型禽流感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100%、80%、80%和100%、95%、90%,肉鸡和蛋鸡的新城疫、H5 亚型禽流感与H7 亚型禽流感的病毒核酸均为阴性。
参考文献资料,无菌采集送回实验室的病蛋、肉鸡血液,各做1片血涂片,采用姬姆萨氏染色后高倍显微镜观察[1-3],视野显示,肉鸡血涂片见红、白细胞内均有裂殖体和大小不同的配子体,蛋鸡血涂片除红、白细胞内有裂殖体和大小不同的配子体外,血浆中还见游离的紫红色裂殖子。
按照参考文献介绍方法,无菌操作,挑取送回实验室的病死蛋鸡胸肌、肝脏上的白色小结节制成压片,加甘油置高倍显微镜观察[2],视野见大量细胞内有裂殖体、配子体,血浆中也有大量裂殖子。
无菌操作采集送回实验室的病死蛋鸡的肝脏、脾脏等病变组织,按常规方法接种在普通肉汤培养基和鲜血培养基上[3,4],置37OC 恒温培养箱,24h 观察,未见细菌生长。
根据养殖与发病概况、勘验与剖检情况、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判定该病例为鸡住白细胞虫病。
将近日来病死未处理的蛋鸡和肉鸡会同挑选的濒死蛋鸡和肉鸡共176 羽,以及当天现场剖检的4 羽鸡和两鸡舍的舍内垫料,就近进行深埋、堆肥发酵、消毒等无害化处理,实验室剖检3 羽鸡按照固体废弃物处理会同由福建省固体废弃物处置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清理污染的场地和用具,用40%二氯异氰脲酸钠粉配成溶液进行彻底消毒。清除鸡舍外围周边的杂草,用15%高效氯氟氮菊酯可溶性粉配成溶液进行喷洒,控制杀灭库蠓等昆虫传播媒介。
将蛋鸡和肉鸡按照鸡冠苍白程度,分为假定健康群和病鸡群,四群隔离饲养,分别投药治疗、定时消毒。修复门窗并安装防库蠓类昆虫的纱窗,每周清洗纱窗1 次,每天用季胺盐类消毒剂按1:200 兑水消毒鸡舍1 次,用15%高效氯氟氮菊酯可溶性粉配成0.05%溶液进行喷洒鸡舍外周环境,直到病情稳定后转入常规消毒,阻断库蠓等吸血昆虫媒介的传播。
1)针对假定健康的蛋鸡、肉鸡群,按照饮水中添加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可溶性粉0.5g/kg,饮水前,断水1h 饮用拌有药物的水;饲料中添加小苏打5g/kg、VC 0.05g/kg 拌料,连续使用3d,未见异常。
2)针对发病蛋鸡、肉鸡群,按照饮水中添加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可溶性粉1.2g/kg,饮水前,断水1h 饮用拌有药物的水;饲料中添加马度米星胺5mg/kg、小苏打5g/kg、VK35mg、VB123mg、电解多维1g 拌料,连续使用4d 后未见病鸡死亡。第5d 开始,饮水的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可溶性粉按0.6g/kg 添加,拌料药物和剂量不变,再使用3d 后,病情得到稳定控制。
10d 后观察:肉鸡生长正常,蛋鸡产蛋率也恢复正常,此时实余蛋鸡800 羽,肉鸡553 羽。本起病例造成鸡的死亡率高达14.7%,其中蛋鸡死亡率16.6%、肉鸡死亡率11.8%;通过药物治疗,总治愈率96.4%,其中蛋鸡治愈率96.7%、肉鸡治愈率96%,治疗效果满意。
1)本次病例依据养殖与发病、勘验与剖检、实验室检测情况,确诊该病例为鸡住白细胞虫病,采取无害化处理、病鸡隔离饲养、分别投药预防和治疗、消灭传播媒介等措施,观察效果良好。其诊断方法正确、采取的措施有力、取得的效果显著。
2)鸡住白细胞虫病的传播媒介是库蠓等吸血昆虫,通过叮咬传播。秋季闷热天气,昆虫易于生长繁殖,特别是松软、潮湿而且富含有机物的土壤适宜库蠓等吸血昆虫大量繁殖,易于住白细胞虫病的传播。本病例鸡舍内外环境均适宜库蠓等繁殖、传播。
3)本病例临床上胸肌、腺胃、泄殖腔黏膜出血,与鸡新城疫相似,要注意鉴别诊断,关键点是鸡新城疫的腺胃乳头出血。本次诊断已通过病原学检测排除鸡新城疫。
4)对本病例治疗时,饲料中添加小苏打和VK3、VB12,可减少磺胺类药物对鸡肾脏的损伤和毒副作用,能显著提高产蛋率、蛋壳质量和饲料转化率;增强血液凝固能力,以便减少血管壁被虫体损伤致内脏器官出血。磺胺类药物与马度米星铵混合使用可增强疗效;补充VC 等多维,可增加采食量、提高抗病力。
加强饲养管理,常年保持鸡舍卫生清洁、通风透气、垫料干燥、安装纱窗、定期消毒;清除鸡舍周边环境杂草,定期采用菊酯类杀虫剂喷洒,消灭昆虫;及时清除鸡舍带粪垫料,堆肥发酵处理;蚊蝇肆虐季节,在饲料中添加预防性药物和多维,提高机体抗病力。发病后果断采取无害化处理、隔离饲养、消灭昆虫以及治疗措施,效果良好。只有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本病就不易发生。
一旦发生群体发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剖检病变做初步诊断并用药,同时进行鉴别诊断和实验室检测,做出确诊并调整用药。只要诊断准确、才能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本病治疗方案采取预防性治疗和联合用药增强治疗效果的不同方法,并在饲料中添加小苏打和VK3、VB12以及VC 等多维,便于降低肾脏的损伤和毒副作用,提高抗病力,提高产蛋率、蛋壳质量和饲料转化率,效果满意,因此,本次病例的治疗方案正确、疗效显著,是正确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