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霞
(山东省利津县动物疫病防治监控中心山东东营 257400)
肉鸡养殖中球虫疾病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艾美耳球虫属导致的一种寄生虫疾病,球虫疾病的出现主要会导致肉鸡肠道出现炎症病变的症状,导致肉鸡肠道出现出血性肠道炎症,下痢以及死亡等症状,实际生产过程中,雏鸡养殖阶段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对较高,严重降低了肉鸡养殖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阻碍了我国家禽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据相关资料显示,每年全球肉鸡养殖产业中对于球虫疾病防治主要是通过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的使用以及免疫疫苗的注射,其经济成本达到30 亿美元以上,由于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的长时间大剂量的使用会导致球虫虫株出现耐药性以及肉产品中出现药物残留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肉鸡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所以球虫免疫疫苗的科学应用受到广大肉鸡养殖户的关注。球虫免疫的活疫苗主要包括强毒疫苗和弱毒疫苗两个种类,在肉鸡球虫疾病防治中获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将对肉鸡球虫活疫苗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介绍,以期为肉鸡球虫疾病的良好防治以及我国家禽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球虫疾病活疫苗主要是通过球虫活卵囊制作的球虫疫苗,现阶段在肉鸡实际生产中使用的主要是强毒活疫苗、弱毒活疫苗、晚熟系球虫疫苗以及早、中、晚熟系联合球虫疫苗4 个种类,其中前两种的应用更为广泛。强毒疫苗的球虫虫株是指从自然感染球虫疾病的肉鸡肠道组织或者粪便中分离出来后再通过单卵囊分离纯化技术制作单个球虫种株,后续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虫株的混合后使用适量的稳定剂进行稳定,最后形成强毒球虫活疫苗。试验研究通过在肉鸡饮水或者饲料中接种少量的混合肉鸡球虫卵囊活疫苗后发现肉鸡获得了良好的球虫疾病免疫防治效果。后续试验研究中发现,相比于肉鸡饮水或者饲料中首次添加大剂量的球虫卵囊强毒疫苗,通过多次逐渐增加强毒疫苗的添加,对雏鸡进行反复的轻微感染,对于雏鸡的生长发育没有不良效果,同时可以保障雏鸡获得良好的球虫疾病免疫防治效果。研究发现通过单球虫品种强毒疫苗对肉鸡进行滴鼻点眼免疫的防治方式,或者第一次免疫大剂量添加以及二次免疫配合可以保障肉鸡获得良好的球虫疾病防治效果,激活肉鸡机体对于球虫疾病的体液免疫效果[1]。
球虫强毒免疫疫苗在肉鸡养殖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负面影响。首先球虫强毒疫苗的制作和使用过程中不能使用抗球虫药物,若疫苗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或者出现应激反应等,可能引起鸡群出现球虫感染疾病。其次是强毒疫苗的混合虫株中存在部分野生毒株,野生毒株没有进行任何的弱毒化处理,毒力感染能力较强,使用不当容易导致鸡群出现球虫疾病感染。部分强毒疫苗的制作使用的是地方性球虫虫株,在别处的新鸡场中使用可能导致球虫疾病的暴发。
肉鸡球虫弱毒疫苗的制作主要是通过在自然感染球虫疾病的肉鸡粪便中收集球虫卵囊,通过使用单球虫卵囊扩增的方式来纯化球虫卵囊,后续通过降低球虫虫株的致病能力,降低虫株对于宿主的危害程度,但保障虫株可以导致肉鸡机体产生足够的免疫能力,最后按照合适的比例配合稳定剂制作活疫苗。现阶段肉鸡球虫弱毒活疫苗降低虫株毒性的方式主要有球虫虫株的早熟选育、鸡胚组织的传代培养以及理化处理等方式。早熟选育的弱化方式最早应用于柔嫩艾美耳球虫,研究发现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早熟株致病能力较弱,但是仍然可以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这一发现极大地推动了肉鸡球虫弱毒疫苗中早熟选育的研究进程。后续研究发现通过20 代球虫虫株的选育,可以获得潜隐期减少16h 的巨型艾美耳球虫虫株,同时致病力显著下降,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2]。
鸡胚传代的虫株毒性弱化方式主要是将肉鸡球虫孢子化卵囊通过体外人工脱卵囊的方式获得球虫的子孢子,随后将球虫的子孢子接种在鸡胚的绒毛尿囊膜上培养,通过后续的传代培养后致病力显著下降,并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鸡胚适应性球虫虫株。试验研究中通过使用柔嫩艾美耳球虫分离培养鸡胚弱毒虫株TA,经过后续的连续传代培养发现,TA 虫株的致病能力显著低于亲本虫株,进行肉鸡机体免疫后可以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具备抵抗强毒虫株供给的能力。理化处理虫株毒性弱化处理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手段处理虫株以降低其致病力。例如常见的加热、冷冻、化学试剂诱变以及辐射等方式处理球虫卵囊,使得球虫卵囊的致病能力下降,但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有研究发现通过使用化学诱变剂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处理柔嫩艾美耳球虫虫株后给肉鸡进行免疫防治,随后使用强毒球虫虫株对肉鸡进行攻毒处理,发现肉鸡没有出现球虫感染的情况,免疫保护率可以达到100%[3]。
弱毒疫苗相比强毒疫苗具有一定的优势,致病力显著下降,提高了疫苗的安全水平,但是弱毒疫苗的研发和制作均需要更高的经济成本,同时弱毒疫苗也存在疫苗稳定性和疫苗毒力返强等负面影响,均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以获取效果更为优良的球虫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