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张謇第一小学 施 琼
孔子说:“圣人立象以尽意。”意为在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不单单是生活中的某一事物,还寄予着作者强烈的思想和情怀。《月是故乡明》和《梅花魂》两课中分别描写的月亮和梅花,就是两个典型的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意象——文学作品中的“月亮”,往往让人产生思念家乡、渴盼团圆的情愫;提及“梅花”,胸中就腾起不屈不挠、高风亮节的民族精神。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品悟这些带着浓烈民族文化基因的意象,吸收、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
纵观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课文,编者给我们带来了众多的文学意象。这些得到国人普遍认同、形成了强烈民族文化意味的形象,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去感知、去发现这些事物本身的特点,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精神的高度认同,并在积极的审美和欣赏中悦纳。如在阅读《月是故乡明》前,笔者给学生设计了这样的预习单:搜集、整理你读过的关于月亮的古诗词,品一品诗人流露出来的情感。为学生进入阅读的课堂奠定了情感的基调,学生进入本课的意境就相对容易多了。
在学习完课文,笔者再引导学生思考:“人们为什么选择月亮作为思念家乡的情感寄托呢?”从而让他们从关于月亮的传说中:嫦娥的故事、中秋节的来历、月亮自身阴晴圆缺的自然变化等多方面发现事物与情感的相通之处,在慨叹国人智慧的同时,认可并沉淀这些意象。
有了对意象精神特质的探寻、领悟之后,我们还要更进一步,去发掘意象所带情感的育人功能,我们让学生在捕捉作者流淌着的心绪中,生发朴素的故土意识,感知“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胸怀感恩,弘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爱国主义教育。
唯有让学生领悟了文学作品中的特定意象的特点,感知到它所对应的情感、精神寄托,他们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才能更加深刻。需要注意的是,文学作品中的意象,不单单是“月亮”“松竹梅”“山水”“鸿雁”等具体的物体,还可以是如《江雪》《渔歌子》中的“渔翁”等人物形象。
在学生感知到文中所涉及的意象本身的特点之后,再进一步引导他们走出“纯客观之象”,生成饱含主观情意之象,如作品中的月、山、水,已不再是自然之月、山、水,而是作者心中的月、心中的山、心中的水了,它们都承载着作者浓浓的情,诉说着他们心中强烈的理想和追求。
如在阅读《梅花魂》时,笔者对课文叙述的顺序进行了重组归整,设计了这样的板块阅读探究学习单:①外祖父在教“我”读诗时为什么会流泪?②找出课文中关于梅花的描写,想一想外祖父为什么会对“梅花”情有独钟?如此,学生在反复进出于文字内容的阅读探究实践中,归纳出外祖父心中的“梅花”,是祖国的象征,是不怕磨难、不向豪强低头折节的不屈不挠品格的象征,是顶天立地、不屈不挠的中国人的象征。课文作者不光读懂了外祖父的心意,还热情讴歌了像外祖父这些身在异乡却心牵祖国的游子们。
教师带领学生沉浸于“梅花”意象的丰富意蕴中,沐浴着纯洁、高尚的民族精神的洗礼,于耳濡目染中,自然而然地积淀下坚贞、爱国的民族精神文化基因,为实现伟大的繁荣富强的中国梦而努力。
中国灿烂文化宝库中的经典古诗词,为我们感知、积淀优秀的传统基因提供了最便捷的通道。在反复诵读经典古诗文中,学生会日积月累、融会贯通各种各样的传统文化内涵,并用以提升自己的文化思想修养,促进自身的道德、精神、文化的不断成长。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一篇课文一个意象的平面、单一的对应感悟上,而要通过一类的阅读、体验、感悟,去强化这种认知,实现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中提出的“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并尝试带着感情去写景”。
如,阅读《月是故乡明》后,我们开展以“月”为主题的诗文朗诵、讨论、交流等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沉浸在洋溢着浓厚民族文化氛围中;在阅读了《梅花魂》之后,给学生推荐一组关于梅花的诗词、美文,并拓展“松竹梅”三君子的相关文字,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情感、道德认知,积累丰富的意象,为今后打开文本阅读理解的密码提供认知储备。
我们应该把优秀文化经典作品嵌入学生的脑子里,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民族基因一代代传承和发扬下去。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应当始终牢记人文和语用两大主题,在育人和育能的双线并重并行中,促进学生素养的不断提升。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具有丰富意蕴的文学意象,是我们贯彻、落实这一思想的最佳路径。教师带领学生从品悟意象本身具备的特点开始,从体验事物与作者情感、态度、理想之间的联系入手,通过一类的文本阅读去深化意象所承载的民族文化感知,这样,方能在每个学生的心中播下民族精神、文化基因,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铸就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树立伟大的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