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聚亨路小学 施剑梅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加强了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要求,语言文字运用简称“语用”。基于这一教学要求,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钻研教材,抓住语用训练的契合点,适当地将语用渗透到教学之中,这样才能将学生的语文知识有效运用在写作之中,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写作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大量阅读,只有在不断地阅读中才能积累经典名句、词语,提高语感。正如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那样,大量阅读可以从书中汲取语用营养,在写作的时候才能写出神。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为了提高阅读量,就要加强课外阅读,广泛阅读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从更广阔的范围内积累丰富的作文语言、材料,形成作文技巧,为内化为自己的写作材料打好基础。这离不开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在课堂上打好多读、熟读课文的基础,利用所学知识多接触课外阅读,形成阅读的技巧,为学生课外阅读作好铺垫。
比如,在景物描写的作文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会写“自然景观”,可以将教材中的经典课文让学生进行集中阅读,再次回顾这些课文的写作特点,这样的课文有《火烧云》《鸟的天堂》等。通过对语文课本中相关自然景观课文进行大量阅读,学生即能从课文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感受到大自然中蕴含的无限魅力,产生一种写作文的欲望,从而产生写作兴趣。他们通过大自然的美景领悟到了人生的美,在写作中充分抒发自己的情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大自然之中,对景物的描写充满了感情,那些精美的语言是发自内心的,在文采的修辞上也会灵活多变,产生精美的语句,作品中焕发出积极向上的情感。
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积累的字、词、句、篇等在写作中的运用有很强的灵活性,一个词并不是随便拿来用,而是在具体的语境中合理安排,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语意,有着不同意思,所表达的情感也不一样,要根据语境的需要准确、生动、合理地进行表达。情感是一篇习作的灵魂,表达了习作的主题,情感让作者表达自己的思想,当这种思想传递给读者时,读者便能带着情感认识作者的意图,便会用心灵感知一切。
比如,在《爱惜粮食》的写作中,如果没有情感表达,而是干巴巴地写为什么爱惜粮食、怎么爱惜粮食,这不是一篇合格的作文。应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展开丰富的想象,老师带领学生实地考察,让学生在田间劳作,进行耕田、除草、施肥、收割、打谷、碾米等一系列操作,看农民伯伯那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在现场学习古诗《锄禾》、儿歌《白米饭和花衣裳》等,让学生的真情实感在真实的画面中产生。那么,他们就会在习作中将自己的情感真实地表达出来,懂得农民辛勤劳动的不易,体验到爱惜粮食的道理,这样的课堂教学提高了写作教学质量。
在知识的指导下生活更有意义,而写作也是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它使人们在生活中的信息流通更加顺畅。文学可以提炼生活,生活又为文学提供素材。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老师在写作主题的制定时也要与身边的作文题材联系起来,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比如,在进行“写一写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件物品、家里的小动物等”作文教学时,可以写发生在自己生活中的一件事或者见到的一个场景,等有了一定的技巧后便可以写较为具体的作文,要求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以及自己的感想等都要详细规范。比如,在写助人为乐的作文时,可以从自身经历写起,也可以由老师运用多媒体播放小朋友、警察扶助老人过马路的场景等。学生写与生活相结合的作文时,一定要上升到一定高度,从某个事物给自己什么样的启发,对自己有什么样的教育都要体现出来,才能体现生活的教育功能,作文才有灵魂、有血有肉。
在教学时,语用作文应该与其他教学结合起来,不能为写作而写作,在加强课内外阅读,积极丰富素材的同时,也要体现出习作的真情实感,在生活中选取自己有感想的事物,积极运用自己的语言积累,加强语用习作练习,在写作中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