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平市第二实验小学 成文英
作文是语文知识中的基础内容,也是难度最大的内容,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好对学生的作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目标。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来看,想要让他们更为主动去进行作文学习,提升他们对作文的认知,激发他们对作文的兴趣是首要任务,为此,我选择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生活元素,以确保学生能在生活元素的吸引下,以更好的状态去进行作文学习,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从当前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状态来看,学生的兴趣不足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师需要借助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元素进行课堂教学工作的补充,生活元素由此得以被应用。
例如,在进行《多彩的活动》作文教学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我结合前一阵儿刚刚结束的郊游活动,让学生回忆当天的活动过程,重温大家一起做游戏、唱歌、欣赏美景、野餐的过程,完成了对他们的状态调动。在此基础上,我还会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我以该活动为素材写的作文,并进行了配乐朗诵,对作文中一些情境的描写,我还专门配上了当天的照片。在我的示范引导下,学生不仅回忆了美好的郊游过程,有了对活动素材的沉淀,逐步感受到写作的魅力,也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学生的写作热情也会因此得以调动起来。在此基础上,我引导他们拓展思路,回忆过去曾经参与的多项活动的过程和体会,鼓励他们写作,调动了他们的写作热情。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环节中,让学生理解写作的意义,提升学生对写作技巧的掌握是关键。但从小学生的认知角度来看,他们逻辑思维能力薄弱,理解能力也相对较差,又不具备丰厚的语文基础,所以在面对作文学习时,他们很容易出现畏难心理,这是导致学生作文学习主动性不强,影响作文教学效果的关键。
为了改变作文课堂教学状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效果,我就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让他们能从生活的角度去完成对写作技巧等知识点的理解和学习。例如,在进行《让真情自然流露》的教学时,学生对如何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存在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我选择找出之前学习过的《慈母情深》一文,让学生在一起进行阅读和分析。之后,我让他们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回忆,让他们想一想自己在生活中,与母亲之前是否发生过类似的,让自己难忘的事情,并分享出来。之后,我再以他们的故事为切入点,结合范文内容进行讨论,让学生掌握如何正确进行叙事、描写以及修辞手法运用等方面的技巧,由此来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写作训练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因为训练能直接显示出学生的写作水平,这是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质量的直接体现。目前,有教师在写作训练时过于单一,很多学生的作文都是“硬憋”出来的。只靠一个学期七八堂作文课,恐怕是练不出写作真本领的。写作能力是在生活实践中逐步训练形成的。大量阅读和参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并积极进行活动素材的积累,才是作文教学的有米之炊和活水源头。小学语文作文教育的基础目标是启蒙,我们要让学生通过写作来感受到乐趣,并让他们愿意用写作的方式去记录生活和表达情感,所以,开展以生活元素为基础的写作训练是保证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效果的关键。多给学生创造参与活动的机会,积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让他们学会用日记记录生活,这不仅是记录写作素材的最好平台,也是书面表达的训练场。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的写作训练是按照教材中的内容予以开展,但学生必须先进行生活体验和感知,让他们先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由此来激发出他们想写的欲望。例如,在进行《即景》的学习后,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好的训练体验,我就专门选择了一个晚霞漫天的傍晚,带领学生到操场上去欣赏晚霞,让他们产生良好的情感认知。在此基础上,我会与他们一起回顾已经学过的《火烧云》,让他们通过分析范文来找到写作的切入点,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又或者,在完成《介绍一种事物》的写作教学之后,我就让学生回家去找到自己喜欢的一种事物进行观察和写作。在下节作文课时,学生需要将他写的事物(照片亦可)带到课堂教学中,让教师和同学在赏析他们作文的同时,进行对比观察,并进行评价,由此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做好对生活元素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作文学习效果,还能为他们的语文素养构建助力。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保证生活元素应用的恰当性,并与学生进行充分且有效的互动,让他们感受和体会到作文的魅力,并愿意用作文的方式去记录生活和表达感情,由此来实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理想目标,也让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进步,为他们以后的作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