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四剂良方”化解儿童习作老大难现象

2021-11-23 01:56:07江苏省连云港市云山小学韦安娜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11期
关键词:老大难习作小学生

江苏省连云港市云山小学 韦安娜

小学教育是人生启蒙的奠基铺路工程,其“教与学”对学生发展来说作用很大,影响很深,而且是不可逆转的。作为小学语文活动中的“重头戏”,作文启蒙教学历来“知易行难”。如何切实有效地化解这种“老大难”问题呢?本文拟就如下几个方面,试提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一、有效激发表达欲望,切实解决“如何想写”问题

成功的教学之道是什么呢?答案虽不唯一,有一点却很肯定——始终离不开“情趣”元素的涵养,这既十分必要又很重要。尤其针对小学生群体,对“情与趣”具有无可摆脱的依赖情感。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善于激发习作表达欲望,在潜移默化中把儿童逐步引向善教乐学的良性循环道路。例如,改变过去“为习作而习作”的做法,引入“弹性作文”活动形式。在完成《猫》《白鹅》等课文的教学后,教师要让出一周时间,让小学生实际观察小动物并收集相关资料。在集体交流时,大家争先恐后地表达各自所得。有“狗舌很长,夏天散热”,有“猫须等胯,自我保护”,有“燕子喂食,永不歇飞”……“既然新学了这么多知识,为什么不写下来贴在作文栏上与大家分享呢?”全班不用扬鞭自奋蹄,纷纷投入到“激情作文”活动中。

二、注重深化各类体验,切实解决“写些什么”问题

儿童纯真活泼,是最不懂得矜持的。他们之所以“不想写、不愿写”,还经常出现“咬笔头、单面孔”现象,最重要的因素即在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善于抓住这个“牛鼻子”,并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其他方面也就会迎刃而解了。有次语文课上,有几个小学生还在小声谈论前一节课“手工制作比赛”的事情。既然想说,为什么不“化堵为疏”呢?在教师的许可和激励下,孩子们不仅说得头头是道,而且绘声绘色,相互感染使得全班兴奋起来。到了最后,教师以“发生在劳动课上”为题,引导他们积极开展“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下的作文与比赛活动。从过程与结果来看,不仅超前快速,整体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可见,“先做后写、做写互动”是启蒙作文的“良方妙药”。它就像“清洁剂”,让“假大空虚”一扫而光。

三、坚持鱼渔兼授抓手,切实解决“怎样作文”问题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一极其生动的信条式譬喻,在于强调“渔”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小学语文活动而言,教师要坚持以“例子”语篇阅读为支撑,善于通过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下的“读写互动”,逐步培养儿童作文的方法、能力与素养,并且在熟能生巧中不断增强他们的作文意识和成功信念。例如,在进行《太阳》的阅读教学时,教师首先通过“课文结构”“写作手法”“链接形式”等方面的解析,让小学生学习、学会并体悟到了科普小品文的初步写法。在此基础上,还引入了《秦兵马俑》课外阅读,通过“求同与求异”下的多文本类比阅读,帮助全班进一步增强了对“结构形式”“说明方法”和“过渡句(段)”等方面的感知与体悟。最后,让他们自主选择对象开展“学用结合”下的作文活动。“鱼渔兼授”效果由此可见一斑。

四、讲求激励教学评价,切实解决“作文活力”问题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在于持续不断地激励、唤醒和鼓舞。就启蒙作文来说,光有兴趣和激情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认真做到并努力做好“化兴趣为情感,化能力为素养”大文章,还须有效保持“勤于习作、乐于习作、善于习作”的活力。这种“活力”究竟从何而来呢?一方面,教师要始终本着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对小学生积极开展不同层面的“因材施教”和“因人施评”活动,切不可“用一根绳子量人”。反之,就会让作文“潜能生”逐步地丧失情趣、精神和信念,进而导致“恶性循环”。二是坚持在激励性原则下,努力改变教学评价方式。例如,首先让习作者自我评价,然后进行同桌互评、小组互评、集体交流,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与点评。如此而为,有利于不断放大“以评促学”效应。

总之,小学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奠基之作。在这一启蒙教育和原始黄金阶段,在思想意识、能力素养、行为习惯和情感意志等方面所形成的状况是无可逆转的。语文教师善于以上述几点为抓手展开教学改革并且做到持之以恒,一定能从根本上化解长期以来存在的儿童习作“老大难”问题。

猜你喜欢
老大难习作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我是小学生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
中国卫生(2015年4期)2015-11-08 11:16:18
习作展示
饭桌上的“老大难”问题
母婴世界(2013年7期)2013-04-29 00:44:03
编者按
环球时报(2009-02-12)2009-02-12 11:45:40
非常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