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市枹罕镇王坪小学 祁永琛
写人记叙文,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核心的记叙文。写人记叙文要求学生在特定的事件和情境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肖像等刻画人物形象,表达自己对该人物的态度和感情,突出作品的主题。那么,在小学阶段,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学生通过事情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品质呢?
写人记叙文,从根本上来说,也离不开在具体的事情中刻画人物。因此,写人记叙文在选材时应该尽量选择一件或几件能反映人物某一特点的事,以典型事例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那么,什么是典型事例呢?所谓典型事例,就是能将人物形象充分表现出来的细碎的小事,那些小事往往具有深刻的意义。透过这些小事,我们可以发现人物的精神风貌,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小见大”技法。
说到记事,我们还需要强调一下,写人的记叙文中所写的事与写事的记叙文中的事还略有不同。写事的记叙文中所写之事要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起因、经过、结果交代得清清楚楚。而写人的记叙文则是根据要表现的人物品质、性格特点来选择事情,可以选一件事去写,也可以选几件事去写,写一件事的关键片段也无可厚非。但无论如何,写人记叙文中所写之事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例如,在展现一个人物乐于助人的品质时,可以选择他帮助同桌完成一道数学题和他帮助一位腿脚不太灵便的老奶奶走过斑马线这两件事情来凸显。
教师在指导小学生写写人记叙文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肖像描写,让学生刻画出丰满感人的人物形象,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实际写作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人物的外貌、神态、穿着、语调等方面,继而进行描写,突出人物的个性,做到写谁像谁,使读者难以忘记。但是应该注意的是,肖像描写的目的要与刻画的人物性格特点和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结合。另外,肖像描写要传神,突出人物特质。小学生在写人物时容易犯那种不分主次,从头写到脚、千人一面的错误。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何况是人呢?例如,写人物的眼睛时,孩子们就爱用“炯炯有神”一词,同样是写眼睛,有的眼睛细小狭长,有的温和多情,有的犀利无比……同是写老人、父母、教师、同学、朋友的也各有千秋。如下面这篇学生习作片段就突出了人物外貌特征:星期天,我去排队买菜。在我前面的是一个青年男子,他不是很胖,但也够健壮的了。国字型的脸庞上,两道粗眉,一双大眼睛,配上稍有点小的鼻子,也还算耐看。不过肤色偏黑点,像一名非洲人……
在写人的记叙文中,为了更加有效地突出人物形象,可以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心理是人物内心的活动,包括喜悦、哀伤、矛盾、希望等多种情感。教师在指导小学生进行心理描写时,要强调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要尽量做到真实有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要真实自然。小学生在记叙文中常见的心理描写有两种:一种是写文中人物的心理,将所写之人在某种状态之下的心理凸显出来;另外,小学生在进行心理描写时常用“我想”直接表达自己的心理活动,例如,下面这段心理描写就是如此:三年级的一天,匆忙交了作业,我虽然觉得自己完成任务了,但是一想到我的书写那么潦草,心里仿佛有一面小鼓在“咚咚”地敲着,都怪我,星期天因贪玩而耽误了写作业,可依旧怀抱侥幸的心理。假如教师因心情不佳,草草批改呢?正想着种种可能,教师拿着一本作业本走了进来,是我的那本吗……又如:期中考试的成绩单发下来了,看着那令人沮丧的分数,我感觉天旋地转,为什么我的努力没有成效?是我的学习方法不合适吗?还是我做题时太粗心了呢?
一个人的动作往往能很真实地表现出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观察一个人,可以通过他的语言,也可通过他的动作,所以我们还可以通过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那么,如何让人物的动作描写达到良好的效果呢?
首先,要抓住所写人物重要的动作来具体刻画。人们做事时,往往会有一连串的动作。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抓住最有意义的动作来写。其次,写动作要选取最恰当的动词去描述。同一个动作可以用不同的动词去描述,哪一个动词最切合实际,我们就该选择那个动词去体现那个动作。当然,描写动作并不难,难的是写出有特点的动作,从动作中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来。
总之,要写好写人的记叙文,要在选好典型事情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特点,从肖像、心理活动和动作描写方面展开细致的刻画,以便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和性格特征,使所写人物栩栩如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