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炳华 中国人民银行朔州市中心支行
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后的40年间我国经济发展追求的是速度,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中更加注重的则是质量,只有保证经济发展质量,经济发展结构才能够更加科学、稳定、平衡。此外,在十九大政府报告中已经指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目标、方法等,也指出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要重视金融经济良性发展,在稳定金融经济的基础上持续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新时期金融发展的落脚点和目标。当前,金融经济、金融产业在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较为常见的问题,包括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不平衡、金融发展结构单一等,这些问题将会制约到金融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金融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及时制定一些有效地解决方案。
第一,经济发展要健康稳定,不能够过于追求速度。经济高质量发展不等于高速发展,二者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关联,往往过于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会导致经济发展在结构、目标、方向等多方面的失衡。当然,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经济快速发展之间也并不矛盾,毕竟经济快速发展能够实现经济产量的增长,这对经济稳定、高质量发展也有非常大的帮助。所以,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兼顾好经济发展速度,实现二者之间的平衡发展。第二,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做好社会民生改善。当前,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社会民生问题,这与经济发展的初衷与目标相违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需要以改善社会民生为基准、为根本。现阶段我国社会民生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差距依然没有得到很好地改善,就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也存在短板与问题,这些社会民生发展中的问题将不利于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所以想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注重改善民生。第三,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加快形成双循环发展格局。经济双循环发展是十八大工作中提出的重大经济发展战略,也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在经济双循环发展要求下要着重扩大内需,缓解国内经济发展中动力不足的问题。此外,要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这是大国经济发展必须要做好的一步,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
金融是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内容,金融与经济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金融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是金融发展的基础与保障,所以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做好金融发展是保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当前,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往往还存在一些较为常见的问题,降低了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需要及时做好分析,以便为制定解决方法提供更多的帮助。
金融发展中需要与实体经济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这样才能够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实现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而促进整个经济体系的发展,但现阶段我国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间仍然存在不平衡的问题。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金融市场逐渐打开,金融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这一阶段内金融总量快速积累,对GDP的增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与此同时金融总量与实体经济发展间的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金融总量与实体经济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货币供应量与GDP间的比值过高。从2010 年开始,我国货币供应量与GDP间的比值快速增长,到了2016 年,两者间比值达到了208%,虽然之后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对其加以调控,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货币供应量与GDP间比值有所下降,但是到了2020年货币供应量与GDP比值却反弹了,达到了惊人的215.2%,竟一跃成为世界第一,这对经济发展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第二,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上升过快。从2005到2019年的15年中,我国金融业增加值一度飞涨,尤其是2005至2015 年,金融业增加值甚至达到了年均增长 14.1%,高过同期 GDP 年均增速 4.4 个百分点,金融总量高速发展的同时,暴露了经济发展中的短板,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力明显不足。
金融发展结构是否科学、是否平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必须要保证金融发展结构的稳定与优化,但现阶段我国金融发展结构并不科学。从现阶段金融发展中的融资结构分析,融资结构并不合理,银行融资存量的占比仍然较高,这不利于其他金融行业、企业的发展。从金融发展中的投向结构分析,个人住房贷款增速较快,制造业等产业贷款增速放缓,更重要的是制造业的贷款比例并不协调,贷款方式单一,我国产业结构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仍需要持续完善,否则将不利于金融投向的科学发展。从金融发展中的组织体系分析,大型商业银行仍然占据较大的金融份额,中小商业银行发展较慢,金融份额占比较低,这将不利于金融组织体系的平衡发展。
金融经济发展中离不开创新、离不开技术,这是金融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当前,我国金融科技创新发展中往往还面临一些局限与问题。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在推进数字化、信息化发展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传统金融机构对信息化及信息化风险的认识并不到位,这不利于推动金融机构的稳健、持续发展,也会降低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等。另一方面,金融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风险隐患,金融科技创新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不断加深,但对信息化风险防控的重视仍需要进一步提高。此外,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冲击非常大,互联网金融中的相关风险隐患也是非常大的,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而且有关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在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很难做好互联网金融监管工作。
我国金融发展必须要与世界相接轨,这样我国金融发展才能够更具包容性、更具多元化、更具开放化,但目前我国金融业发展对外开放程度并不高。现阶段我国的金融市场开放仍以管道式开放为主,外资金融机构想要全面进入到我国金融市场中还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此外,金融业发展中有关的法律法规,税收机制等仍需要进一步完善,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对其进行监管,保证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规范化、法律化发展,但我国目前与金融业发展有关的法律法规及税收政策等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货币是金融发展中非常关键的构成内容,稳定货币发展对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想要实现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做好货币管理、发展等,要牢牢坚持走货币稳健发展路线。一方面,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逐渐回归常态,这给金融发展释放了一个良好的信号,要及时保持金融融资规模,以及贷款增长与经济增长间的匹配,从而确保金融结构平衡发展。另一方面,金融货币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政策引导能够保证货币更为稳健的发展,所以需要做好相关政策的落地。金融货币发展中要利用政策导向作用,引导制造业信贷投入,要重点突出货币发展中的创新与绿色两个关键环节,通过政策来帮助小微企业发展,从而合理平衡金融融资比重。
金融发展中必须要注重对科学技术的运用,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首先,金融经济发展离不开创新,这样才能够持续提高金融经济的发展活力与动力,以便建立国际化的金融科技研发与创新发展基地。其次,金融发展要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发展普惠金融,要积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等问题,并帮助大型企业持续优化结构,实现金融促企战略发展。最后,金融发展中要注重对科技人才的培养,要为金融经济发展输入更多的专业化人才,以人才来实现金融业优化发展。
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对金融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及时做好风险预防工作。一方面,要持续完善金融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以法律制度为约束。另一方面,金融经济发展中要注重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识别与防范,要建立完备的风控机制,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互联网相关金融企业的监管,以便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与风险,及时将风险扼杀在摇篮里。此外,要持续提高金融监管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与能力,这是落实金融监管工作的客观要求。
金融发展及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宏观调控的帮助,通过宏观调控能够保证经济发展方向的正确性与科学性,能够保证金融行业市场秩序等,所以金融发展及经济发展中必须要强调宏观调控作用的发挥。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要及时通过宏观调控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这是保证经济发展在结构上合理、平衡的客观要求。此外,要保证宏观调控金融发展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在制定相关宏观调控手段时一定要对金融市场进行充分的分析,站在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利用政策、法律等手段来保障金融市场的发展,并通过宏观调控来防止金融风险的出现。
文章主要研究了金融在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在充分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优化策略,希望通过文章的相关分析,能够对我国金融发展、经济发展起到有效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