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分析与思考

2021-11-23 01:43:26王体刚任昭君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32期
关键词:素质教学方法体育

王体刚 任昭君

(枣庄学院 山东枣庄 277160)

就当前的体育科研内容来说,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教学主动性,需要在实际的团队意识培养方面鼓励教师不断去挖掘、探索,让教师能够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积极有效地探索全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研究体育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1]。除此以外,体育科研实验能够较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智力水平,让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智慧挖掘全新的知识,提升自己在体育方面的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更加积极地从事体育活动。另外,还能从根本上提升教师的教学综合素养,并调动学生的反应能力以及灵活程度。鉴于此,对体育教学与科研关系进行分析,能够进一步促进教学工作的推进与发展,这对于教师与学生来说都是受益匪浅的。

1 体育科研能够更大程度上提升体育教学的整体效率

因受到传统的认识偏差及教师本身的素质能力制约,高校体育课程出现两种极端形式:一是技术派,即从教学训练入手,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二是理论派,将科研的内容放到至高的位置,在教学中并没有技术作支撑[2]。如今,当教学与科研发生矛盾时,会出现忽视科研的情况,所以,对高校体育教育与科研教育的平衡问题,需要进行适时调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后续体育科研的内容发展[3]。

通过科研实践等诸多因素,将学生的智力进行全面激发,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样的教学目的才是当前高校体育最重要的内容。鉴于此,学生在参加科研活动期间,需要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提升当前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且,这样的教学模式还能培养学生热情开朗的性格,帮助学生更好地调整日常繁重的课业压力[4]。

鉴于此,在科研活动期间,需要对学生各个方面进行多重训练,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质的飞跃。体育科研的实验能够让学生在提升综合素质的同时,对后续的体育技术动作的掌握也能够更加的精准,从根本上提高课程质量。比如,在进行健美操训练期间,课前,教师让学生先进行热身活动,再进行训练,这样的热身锻炼能够帮助部分身体素质不好的学生最大限度地规避因运动强度大而导致身体不适的情况,进一步保证了学生的安全;在健美操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先进行动作讲解,将动作采用节拍的形式进行展现,动作与节拍的相互结合,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学习健美操动作。在动作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下部分时间进行练习,在练习阶段,学生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增加全新的元素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5]。最终,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的形式进行相互之间的比赛,赢得比赛的队伍能够得到额外的加分,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潜力与团队力量,通过加分的模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使课程变得更加生动且富有活力,而不是让教学单纯地局限于枯燥的练习。

2 体育科研是高校体育教学成功的基础

体育科研是体育教学成功的根基,只有通过科研,教师才能够不断探索教学改革的最新发展趋势,以此来改变当前的体育教育教学模式和体育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得心应手。实际上,在体育教学评估阶段,课程反馈极佳的教师大部分都是愿意在课程上积极备课的。在日常的课程教学阶段,教师只有充分地进行课程的创新,将新颖、科学的内容分享给学生才能够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6]。同时,体育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从当前高校的人员结构能够看出,科研人员大部分都是教师队伍中的一分子,教师在长期的教学积累下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科研过程中能够保证课程教学的积极性,找到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得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得到统一发展[7]。比如,教师在进行第一节体育课程的教学阶段,教师就需要观察学生的性格特点,并不断摸索学生的优点、缺点以及擅长点,在后续的课程中,就能够按照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状态进行科学分组。就性格内向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将其与性格外向的学生相互搭配,这样就能让性格外向的学生影响性格内向的学生,慢慢打开自己的心扉,从而更好地融入体育课程中[8]。除此以外,还能够按照学生的能力差异进行小组划分,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团结心理。采用这样的形式也能够直接将小组的成员进行任务划分,分工明确的合作可以更大程度地保证最终的效果,这样就可以保证后续的体育活动积极有效开展。

3 体育教学与体育科研之间的关系

当前,体育教学与体育科研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在实际的体育教学期间,教师也需要落实“以生为本”的原则,能够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状态下,再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来提升最终的教学质量。当前,持续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教育工作长久不变的主题,在这样的要求下,科研水平的提升是如今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积极推进的必备途径。所以,高校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想要达到最终的目的,首先高校教师要能够积极地开展科研工作的内容,提升教师本身的科研能力,让自己能够在科研期间积极地探索高效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期间得以应用。其次,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在创新之后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从而综合提升教学效率。最后,教师还需要重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情况。在实际的科研实验中,需要对学生采用多方面分析的模式,制定科学有效的方针,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在身体素质、体能等方面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比如,学生在分工完成“铁人三项”任务期间,所有的学生都需要认真分析所有成员对于该项内容的想法,该过程是对学生自身想法的一种尊重,也是一种信息的相互传递。所以,每一位学生都需要在团队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在相互信息沟通中也能够发现有益于教学的内容。学生可以根据不同成员的优势进行分工,并能够根据适合该项目的理由进行表述,其他学生也能够结合自己的意见,在相互的见解分析中体会他人对自身的认识,还能够在该阶段不断完善自己的不足,形成更加坚固的团队基础。这样的分工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分配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在不同的团队中积极发挥出自己的体育优势,让学生能够获得能力以及素质的提高。

4 体育科研能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一直都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传统体育教学更加关注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而以往对学生综合素质未能给予充分的关注。但是,在体育科研的要求下,应激发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潜能,完成既定的体育动作。比如,教师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前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让学生选择多样性的体育锻炼模式。课程教学前,学生能够自主地选择热身活动,并在确保学生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体育锻炼,这样的体育个性化活动模式也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全方位锻炼,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之后的课程学习也将会更加得心应手。这样的科研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够将最终的体育学习效率充分展现。

5 结语

当前,作为高校的体育教师,需要积极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只有将学生引导到感兴趣的体育知识中,才能更大程度地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但若要使教学质量得到质的飞跃,就需要教师对科研实验加以重视,努力将科学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相互结合,更大程度上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体育知识。高校体育教师需要不断巩固自己的教学能力,在科研中不断提升,将最好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教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课程中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与发展。

猜你喜欢
素质教学方法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30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18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体育师友(2010年6期)2010-03-20 15:2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