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环境下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对策

2021-11-23 01:12纪素琴
名师在线 2021年3期
关键词:初高中新知图表

纪素琴

(福建省莆田第十二中学,福建莆田 351100)

引 言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基础教育环境与人才培养目标自然也发生了较大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实际需要,地理学科教学也要做出改革。长久以来,初高中地理教学都是独立的,教师忽略了已学知识与新知的衔接,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实际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对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尽可能借助云环境的便利,重塑课程理念,重构教学模式,寻找新的、有效的知识衔接方法,帮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实现最理想的学习效果。

一、转变授课方式方法

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良好与教师的授课方法选择是否合适有很大关系。在云环境中,要想实现知识的高质量衔接,教师首先应改进教学方式。事实上,受任务目标难易程度不同的影响,初中阶段的授课手段已经无法满足高中阶段的要求。初中阶段的地理学习是相对片面的、浅层次的,而高中时期的地理学习内容是深层次的、以探究内含为主要目的,旨在培养学生更高的应用能力[1]。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在教学方法上做出改变,为知识衔接创造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高中地理的图形、图表内容比较繁杂,对学生的要求也更高,学生不仅应学会运用基础图表,还应学会分析并简单绘制图表。对此,教师应在学生初中阶段已经形成的读图能力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逻辑结构图更加清晰地呈现不同图表的功能,以细致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深入分析图表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图形语言储备能力。

二、合理复习初中知识

学生的认知行为往往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从已知向未知延伸、将新知融于旧知。简单来说,无论初中生还是高中生,都更愿意从现有的思维模式出发去思考新的问题,也更容易受原有认知的影响去理解新的内容,从而将新知融合在旧的知识体系中,形成相对新的知识结构,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知识层次[2]。因此,合理复习初中阶段的地理内容是实现知识有效衔接、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的手段之一。教师可以在讲解新知前,再次总结过往的知识内容,为学生接受新知做铺垫。通过复习,教师可以了解不同阶段的任务目标。通过对比,教师可以找出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全面学习过的知识内容,明确哪一部分内容在高中阶段有待深化,从而有侧重点地进行授课,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以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地球的运动”一节为例,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回忆初中阶段学习过的与地球运动相关联的知识,并将其通过多媒体设备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加以呈现,让学生更加清晰地把握基础知识脉络。紧接着,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提出与新课程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并将问题和答案与旧思维导图中的知识点一一对应,找到新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同时,对于“地球自转”等抽象知识的讲解,教师可以借助演示动画,促进学生的具体化理解,帮助他们直观、清楚地把握其原理、理解其意义,充分发挥云环境的效用,实现知识的紧密衔接和高效延伸,提高教学质量。

三、科学定位任务目标

不同时期,学生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从大范围来说,初高中学生的整体地理学习目标大相径庭,初中地理学习一般以认知为主,旨在让学生理解基本知识内容;高中地理学习则更倾向于深层次探究,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应用与探究学习能力。从小范围来说,受初中学习质量的影响,高中阶段的每名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知识积累与认知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首先明确总的任务目标,其次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任务目标,以此实现高质量教学。也就是说,教师应在明确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定位学习衔接点,明确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需要,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避免目标定位过高为其带来过大的学习压力或使其自信心受挫,也避免过低的目标定位使学生盲目自信。

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水资源”一节为例,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现存的水资源储备含量。而在高一必修一“地球上的水”一课中,教师就要让学生了解水的来源、运动、利用这一完整的循环过程,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如何解决沙特阿拉伯水资源匮乏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对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关联性问题,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等形式让学生作答,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分析,从而明确学生普遍存在的认知障碍或不了解的知识,对这些知识展开深入讲解,实现针对性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四、利用云资源解决疑难问题

在衔接初高中地理知识时,师生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教学的推进,包括教师对知识的把握不到位,以及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困惑等。对此,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在互联网中收集更多的学习素材,并将其应用于衔接环节,利用云资源的共享突破认知误区、解决疑难问题,促进知识的高效衔接。

以人教版高一必修一“河流地貌的发育”一节为例,教师可将其与八年级上册中“河流”“地形和地势”两节联系在一起,梳理出共同的知识内容,并上传到共享信息平台,通过电子课件、Flash动画等形式进行呈现,以便学生随时展开个性化学习,实现自主知识衔接。教师还可以上网收集更多关于河流地貌形成过程的视频素材,对比呈现不同时期同一区域的河流与地表形态,从而实现知识内容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双重衔接,保证知识的连贯,为学生持续学习做好铺垫。

五、以实践活动培养学习方法

初中地理的学习内容与问题形式均呈现出一定的单一化特征,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要求较低。而学习高中地理,需要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看待问题,将初中单一的知识融合在高中复杂的知识体系当中,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从而实现全面提高。这要求教师在学习方法上进行衔接,引导学生将单一看待问题的思维向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转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多角度分析问题的学习习惯。

以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地球上的大气”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八年级上册中“气候”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多角度思考气候的分布关系、运动方式、变化成因,建立气候与生态环境的联系,思考大气运动对人类生活可能会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学习习惯的形成。同时,对于图表类知识,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网络中收集相关的素材,并以小组合作等形式绘制图表,将知识衔接与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让他们将学过的内容落实在地图中,以表格促进分析,以分析实现学习成效的进一步深化。教师还可以设置网络学习小组,组织学生在互联网信息平台中分享自己在初中时期的学习经验,引导他们自主借鉴他人的经验,衔接自己的学习进程,为学生的自主提高、自主完善奠定基础。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元阅读网络中的其他地理图书、收集地理资料,拓宽他们的知识层面,为知识衔接提供保障。

结 语

总而言之,新的时代环境促进了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使地理学科的地位日益提高,也对整体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阶段的学习尤为关键,且需要以初中时期所积累的知识为依托,因此,做好两个时期的知识衔接工作至关重要。教师应积极利用云环境为教学改革创造的便捷条件,转变刻板的教学思维与教学模式,深入挖掘限制知识衔接的影响因素并作出改变,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习惯,进而妥善解决初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衔接低效问题,为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活力。

猜你喜欢
初高中新知图表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新高考模式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探究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图表
新知
新知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