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璟 成都体育学院
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印发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通知》把足球产业推到了改革征程的新起点,至此,也宣告了1992年“红山口会议”确立的中国足球改革道路的失败。中国足球产业需要在改革失败中反思人才培养、企业发展、政策制定、国际话语权等一系列问题。在“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过程中,中国足球产业应该怎么借鉴外国经验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应对国际环境变化带来的产业危机?
在经历了第一次足改初期的昙花一现之后,足球市场开始快速降温,各利益主体矛盾激化。2005年中超联赛没有找到赞助商冠名,首次出现了“裸奔”的窘境。联赛的财政状况急剧恶化,上座率急剧下降,劳资纠纷不断,假球、黑哨、赌球现象屡屡曝光,投资人对联赛失去信心,球队转让、退出的传闻不断。2008年中国国奥队在北京奥运会上的拙劣表现,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中国足球继续低迷。[1]
全球化来带了市场扩张和资源流动,早期发达国家就通过体育电视转播不断开拓海外市场,体育人才也在一过程中进行跨国流动,优质资源不断向优质市场靠拢。相比之下,我国足球产业的发展情形不仅不能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在国际环境发生复杂变化的当今,也难以应对全球市场萎缩、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保护主义上升等带来的危机。
笔者认为,足球运动后备人才匮乏的原因在于人才培养机制缺乏科学性。青少年足球训练和人才培养挖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多维度的支持。应试教育体制下,家长与老师很容易掉入传统教育思维的陷阱,对足球运动的理性认识和正确观念需要时间才能形成。这方面,德国的青训体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德国足球联盟对职业俱乐部的青训体制有严格规定和完善的培养模式,同时政府和家庭多方投入。德国政府出台配套措施,拨付 1000 万欧元启动资金用于全国足球基地的修缮、青少年球员培养和基层教练员的培训工作。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德国足协主导的天才培训中心、足协、俱乐部与学校合作开展的学校足球和职业足球俱乐部梯队建设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2]
足球产业是文化产业,程一辉、庄昔聪、吴蓉蓉的研究认为体育文化产业以体育无形 资产为核心,是有形与无形资产的中介,是通过无形的体育精神和有形的体育物质来获得精神和物质价值的一种精神和文化的产业。[3]德国足球成功崛起的根源在于博得了大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其成功背后的主要动力就是民族文化。[4]这样的足球文化氛围,更需要从小开始培养,逐代传承。
我国体育对外交往工作无论是在思想认识、战略谋划、体制机制准备、决策应对,还是在外交资源整合、国际话语权的掌握以及体育文化传播方面,均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亟待进行更大力度、更深层次的改进与完善。[5]笔者认为,足球产业的健康发展是在世界体育之林站稳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发挥体育外交作用,营造对我国有利的国际体育话语权环境才能使体育产业稳定持续发展。
“科技+体育”是当前体育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体育产业发展实现质的飞跃的变革途径。而目前我国的体育大数据还尚未真正形成,与其他产业相比,体育产业对科技的敏感度较弱。[6]只有继续推动足球的职业化发展和商业化运作,才能找到科技创新与足球产业的契合点,才能更好地实现产业的扩张和繁荣。
足球职业化道路是足球运动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内部困境和外部压力之下,充分结合自身特点、借鉴先行国家经验,逐渐构建起足球产业发展的社会机制体系,才能在新一轮改革中实现足球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