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价值观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影响

2021-11-23 00:01李慧婷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2期
关键词:价值观政治职业

文/李慧婷

中国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源泉。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不断融入传统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为即将就业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既是对优良传统的继承,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1]。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精神素质和文化品位,从而唤起学生对祖国繁荣发展的责任感。

一、思政教育对就业工作的影响

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社会对本科人才的需求和大学生的就业意识都呈现出多元化的新趋势。目前,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他们更关心自己的未来,更注重自己的职业规划。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顺应当前形势的发展,高校应切实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应贴近大学生的实际思想,满足大学生的主观需求,呈现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必须将职业生涯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功能,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需求。传统意义上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停留在机械讲解的层面,缺乏实效性,重复现象较多,并且其非常强调植入性和强制性,因此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都是表面的[2]。然而,大学生在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习后,最终会走上岗位,实现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从大学生涯到职业生涯的转变似乎是合乎逻辑的,但是这种从学生真正转变为就业人才,离不开大学生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二)即将就业大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下,大学生不仅要完成自我感知,而且要完成多种能力的培养,做到与劳动力市场的无缝对接,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当前,由大学生转向就业人才的过程变得逐渐困难,这不仅证明了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困难,也反映了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不平等的现实。要真正扭转这种局面,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就需要了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在教育方式上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思想共鸣。这需要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寻求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如何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有积极的思想、进取的精神、理想和丰富的追求。但是,一些大学生在各种负面因素的影响下,产生了许多消极思想。这种消极思想的产生是由社会环境和家庭的不良影响造成的,更重要的是缺乏职业教育[3]。许多学生在进入高校后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职业定位。因此,他们往往缺乏清晰、科学的工作目标,感到茫然。而且,在就业竞争激烈的新形势下,他们在面临职业选择和发展困难时,很容易放弃。大学毕业生就业不畅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压力。因此,需要不遗余力地探索和形成一种新的管理机制,使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社会服务、勤工俭学和就业选择相互关联。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在经济与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中,由于思想不成熟,容易受到各种利益的诱惑,容易偏离正确的发展方向。因此,他们会频繁改变职业目标,缺乏相对稳定的发展道路,在职业选择上片面追求功利化和商业化,偏离自己的定位,不利于大学生职业教育的实施。因此,需要通过实施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实保证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明确思政教育目标的重要性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可知,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及大学生认识和改变世界的相应能力,从而动员大学生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和共产主义理想而不断努力。高校可以通过实施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按照社会提出的要求有计划、有意识地实施理性的职业生涯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本科人才的全面发展。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塑造,其要求深入实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端正生活态度,实施理性的职业取向。社会发展需求是获得理想职位的客观要求[4]。

第二,意识和合作意识教育,有利于实现本科人才独立性与合作性的相互统一。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应该让大学生有更多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为大学生独立思考创造合理的环境条件,而且要有意识地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防止大学生过于强调个人主义。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集体活动、课堂讨论等方式,更好地组织大学生参与相关专业培训,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第三,要实施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促使大学生向职业人转变。针对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的现状,实施指导性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十分必要。高校可以利用职业指导课程,让大学生了解某一职业在未来应该达到的职业道德要求,在进入社会后在知识和技能上有所准备,在职业道德规则上有良好的心理准备,用理性的价值观对待自己的职业选择,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正确行使民主权利。

二、传统文化价值观促进就业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和观点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大学生在西方思想和网络负面信息的影响下,可能会偏离正确的道德标准。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树立适应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克服拜金主义、盲目主义和功利主义,从而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5]。中国已经成功地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了冲击。一些大学生忘记了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失去了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负面效应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了不良影响,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被明显削弱。

(一)传统文化价值观教育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精神

大学生有关传统文化教育发展中的意识教育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市场经济日益激烈的竞争增加了就业难度,特别是现在的大学毕业生需要面对国际人才竞争。因此,在职业生涯教育过程中,需要加强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其可以有效帮助大学生进行准确的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保持健康积极的态度。同时,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道路上遇到的问题,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心理素质。例如,大学生应该正确对待择业中的挫折,培养勇于创新、善于竞争的良好心理素质。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职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积累各方面的知识,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体现知识的整体效率,这就需要本科人才更好地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高校在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根据学习目标开展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确立更合理的教学目标,将社会需求纳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而且要致力于实施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坚定大学生的职业理念。

(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可以提高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

传统文化教育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大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大学生应该学习传统文化和努力工作的精神。勤俭节约是一种高尚的社会美德,中华民族在生活的节俭和艰苦中成长。大学生应该学习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传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涌现出许多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人物,学生只有抱着努力工作的精神,才能取得成功和胜利;大学生应该学习传统文化中的团结精神,我国的传统文化充分体现了德治合一的精神,中华民族的成长过程就是全民族团结奋斗的过程;大学生应该学习传统文化中的诚信美德,全面发展是大学生个人素质发展的最高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全面发展是实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养全面发展的需要。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应该着眼于全面发展的提高。我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文化技能、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素养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借鉴。

三、结语

对于大学毕业生的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为更好地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须以大学生的思想现实和成长需求为契机,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调动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需要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不断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各项措施,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更好地促进就业。

猜你喜欢
价值观政治职业
我的价值观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我爱的职业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