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精神融入外语外贸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2021-11-23 00:01李昶昭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2期
关键词:抗疫精神疫情

文/李昶昭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2020年,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同新冠肺炎疫情的殊死较量中,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丰富了伟大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1]。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医药教育界联组会时指出,要结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以及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讲好抗疫这堂“大思政课”。将抗疫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抗疫精神的价值引领作用,有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

一、抗疫精神的丰富内涵

“生命至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从始至终坚持的“以人为本”理念。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党中央英明决策,通过壮士断腕的“封城”举措为全国各地疫情防控争取宝贵时间[3]。在战“疫”攻坚阶段,所有企业暂停工作和生产,为了确保人民的生命和健康而毫不犹豫地牺牲经济利益。

“举国同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真实写照。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坚持全国一盘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统一行动,和西方联邦国家中央政府和州政府互为掣肘形成鲜明对比。举国同心的团结精神为武汉抗疫、中国抗疫取得决定性战略成果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舍生忘死”彰显了坚守在抗疫一线人员的无私奉献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我以我血荐轩辕”“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诗词便是最好的佐证。在面对疫情时,无数的医护工作者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舍生忘死的精神内涵,彰显了深厚、赤诚的爱国情怀以及舍小家为大家的大义追求。

“尊重科学”蕴含着科技自立自强的务实精神。自疫情暴发以来,党中央全面部署了全面的联合防控动员,覆盖了全国十亿多人口,以陈薇院士为代表的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研究治疗办法,以张文宏医生为代表的广大科普工作者和志愿者为民众传播科学防护知识,以“健康码”为代表的大数据平台电子辟谣及时粉碎谣言。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的生产和生活正逐步回到正轨。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的抗疫行动始终遵循着科学规律。

“命运与共”传递出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大国担当。面对突然而又严重的流行病,中国正在弘扬共同命运的精神,并积极捍卫全球公共卫生的安全,与世界15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无条件分享抵抗流行病的经验。“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等写在援助物资上的祝福既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也是大国担当的注脚。

二、外语外贸类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

截至2019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956所,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含独立学院257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1265所,以外语外贸类专业为特色的本科高校不超过20所[4]。以西安外国语大学为代表的外语外贸类高校紧抓国家高等教育大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的需要,设置新的专业方向,具有十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定位。

我国外语外贸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包括:价值观念的独特性、个性思维的活跃性、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课程设置的偏差性以及教育方式的灵活性[5]。总的来说,外语外贸类人才培养事关我国一带一路总体战略布局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长远发展,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的内容形式和开展方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青年学生群体心智尚未成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思潮和不良观点的影响,同时外语外贸类高等院校又处于中西方思想文明激烈碰撞的前沿阵地。因此,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依靠新鲜和先进的抗流行病实例,准确理解和把握抗流行病精神的含义,将其有效融入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青年学生厚植爱国情怀、增强“四个自信”、深刻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抗疫精神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研究

(一)“生命至上”延伸的生命安全健康教育

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利用教育和学习活动来增强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尊重生活、重视生活,并将这种流行作为机会,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生命观,包括但不限于死亡教育、挫折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健康生活方式教育和新型劳动教育等,培养大学生健康体魄和心态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生命和道德情感的关注。

(二)“举国同心”延伸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共同体教育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湖北武汉形势严峻,在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伟大团结精神下,全国各地的支援团队和物资保障陆续抵达武汉,武汉保卫战取得了重大战略胜利[6]。在我国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后,每一次疫情的反弹考验都见证着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在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提高政治站位,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都要围绕各条战线不同时期的抗疫英雄人物和典型事例,围绕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高校教育管理新方式、新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的温度,将疫情带来的危机转化为爱国主义教育课程生动的现实教材。

(三)“舍生忘死”延伸的志愿精神教育

2020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7]。此次抗击肺炎疫情的战疫前线,全国4.2万援鄂医疗队中有1.2万人是“90后”甚至“00后”,青年一代已然成为当下中国蓬勃发展的中流砥柱。“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应当融入高校教育管理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鼓励广大学子在以“三下乡”为代表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和以“西部计划”为代表的“三支一扶”志愿项目中,结合志愿精神和抗疫精神,不畏困难、迎难而上,培养共情心怀感恩,在多方面贡献属于大学生志愿者的青春力量。

(四)“尊重科学”延伸的优良学风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教育学生明辨是非保持理性,强化规则意识和法治意识,不为疫情添乱,体现时代新人应有的道德情操和规则意识。在校期间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尊重科学的优良学风,教育引导学生热爱所学专业,树立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培养务实的科研精神[8]。与此同时,外语外贸类应届毕业生也面临着后疫情时代就业形势变化的巨大挑战。数据显示外语外贸类大学生有较高比例出国留学深造,鉴于国际疫情的不确定性,教育工作者需要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积极鼓励学生投入现代化建设,助力国家未来“十四五”乃至更长远的中长期发展。

(五)“命运与共”延伸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人类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存格局已经形成[9]。通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探索与创新,结合外语外贸类专业特色,思考中西方不同区域国别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政策举措所蕴含的政党价值取向和文化制度差异,引导青年学生学会批判思考,有勇气承担社会责任,要坦诚宽容,努力改变自己的角色,并积极参与国际和国内的社会实践,在国际大局观和人类历史发展的层面理解中国人民在抗击疫情所做出的贡献,以及体现的人民至上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内核[10]。

四、结语

抗疫精神丰富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成为了生动的思政教育资源,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善于把握“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技术革命创新教学方式,更要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国情更新教育内容,将伟大的抗疫精神和抗疫记忆融入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全过程。

猜你喜欢
抗疫精神疫情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战疫情
团结抗疫
虎虎生威见精神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