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下高校学生期末测试标准的改进

2021-11-23 00:01暴海忠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2期
关键词:选择题题型试卷

文/暴海忠

高等学校学生期末考试是衡量高等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教育过程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自从有了高等学校,就有了针对高等学校学生的期末考试,经过多年的发展,期末考试试卷质量不断提高,但如何使期末考试试卷质量更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还需要进一步探索。2014年3月,教育部明确指出全国普通本科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大约600所的学校逐步向应用技术型院校转变,转型的大学本科院校占高校总量的50%。基于此背景,文章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文史类学生期末考试试卷质量改进措施。

一、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兴起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国际竞争愈发激烈,培养复合型人才成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一种手段。20世纪初期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在我国的部分高校悄然兴起。部分院校已经开始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着手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在遵循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体系基础上,调整课程内容及学生期末测试内容,科学合理地重组学生知识结构,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同时,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文史类学生期末测试标准改进的必要性

(一)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

期末测试从某种意义上可以定义为“指挥棒”,即教师“怎么考”,学生就会“怎么学”和“学什么”,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直接决定了其毕业后会成为一个什么样人才。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想要弄清“怎么考”,就必须先弄清题型结构问题,而题型结构问题又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特点、学生特点以及学校的培养目标紧密相连。综合上述考虑,应用型本科院校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找到一条适合高校自身的考试题型结构,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如果盲目地学习本科院校的题型结构,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内容就会偏离职业教育的方向,培养的人才也不符合职业教育实际需要。

(二)树立良好教风、学风、考风的需要

“以考促教,以考促学”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考风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教风和学风,如果考风不好,很难有好的教风和学风。而好的考风与试题题型结构有很大关系[1]。如:一张试卷上选择题占20分、名词解释占25分、简答题占30分、论述题占25分,此类题型结构不利于考风建设,原因是该类型试卷中有标准答案的题型共占80分,很容易为学生提供作弊的机会;一张试卷上选择题占40分、判断题占20分、计算题占40分,此类题型结构下的测试就不容易出现学生作弊问题,原因是该类型试卷没有办法准备“小抄”,不会对考风构成威胁,改进考风后学风也会随之不断好转。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文史类学生期末测试内容存在的问题

(一)试题总量、难易度设置欠科学

该问题主要表现在一场100分钟的期末测试中,大部分同学在半小时左右就能全部答完,这一过程中体现了学生可以很好地掌握学习内容,但也暴露了题量和难易度设置不科学的弊端。题量过少、题目过于简单,很难实现一门学科的全面考查,很难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效果,与目前“金课”强调的“两性一度”标准不相符,长此以往,该类课程就会慢慢变成所谓的“水课”,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二)测试内容设置与学术型大学雷同

学术型本科类院校期末考试试卷题型主要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题型。上述题型可能符合学术型本科类院校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但不一定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要求[2]。应用型本科是面向区域经济社会,以学科为依托,以应用型专业教育为基础,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而协调发展,以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定位的高等教育,如果将上述题型直接照搬到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却有待商榷,这一过程偏离了自身办学特点,背离了学校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测试内容结构单一或结构不合理

测试内容结构单一指的是部分课程采用论文形式出题,对于应用型本科类学生而言,这类单一的题型结构是不负责任的,教师有应付差使之嫌。对学生而言,这门课程等于没学,因为学生写论文也多是参考网上的文章,教师在批阅一门课程的小论文时要求也不会太高,这种考核很难体现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特点。测试内容结构不合理表现在有关识记内容的题型较多,有关理解内容的题型较少;有标准答案的题型内容较多,自由发挥的题型内容较少;考理论的题型内容较多,考实操的题型内容较少等问题,上述题型结构显然不适合应用型本科学生,不利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影响一个学校的教风;上述题型结构只会将学生的大脑变为一个填充知识的容器,不会激发学生的思考力,影响学校的学风;上述题型结构更容易导致学生考试作弊,考场上“小抄”现象层出不穷,败坏学校的考风。

四、学生期末测试内容的改进对策

(一)科学合理设定期末测试内容的数量和难易度

一般测试时间在100分钟左右,要求考生在认真作答的情况下,答完试卷所剩时间在5分钟左右是合适的,绝对不能让大多数学生在半小时左右就答完所有题目。这就要求教师在出完一套试卷之后一定要试着做一下,检查其在多长时间内学生可以完成所有题目,这样不仅能把握总体作答时间,而且能掌握试卷的难易度,从而确保试卷质量。

(二)选择合适的题型

取消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论文题。因为这些题型考的多是识记能力,而学生又偏偏不善于识记,另外大学的教材都是一些教授编写,国家没有统一指定教材,因此一个编者就会编出一个版本,教材中的内容和观点也不一样,有些概念至今没有统一的表述。如果学生将上述概念背诵,其会成为教授的“信徒”。有些以简答或论述题形式出现的一些事物的特点、意义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必要让一个应用型本科文史生去识记。除此以外,论文类的题型,对于应用型本科文史生更没必要,因为其将来不从事理论研究工作。

保留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案例分析题。保留这些题型的原因不是考核侧重于技能,而是这些题型考核虽然是理论,但更强调的是理解能力。单项选择题可以考一些原本在名词解释中出现的知识点;多项选择题可以考一些特点、意义一类的知识点;判断题不仅要求学生做出判断,还要求学生改正错误的地方;案例分析题主要让学生从案例中分析出所学的一些知识,如特点、意义、方法一类的知识点,而不是从课本中背出来的特点、意义和方法。这些题型更符合大学生的“成人”年龄特征。这些题型做起来也相对简单,不易出现“小抄”等作弊现象,对考风建设也有一定的帮助。

增加一些实操题型。这些题是教师假设的一些“实际”题目,如:你是一个业务员,你会怎样把梳子卖给一个和尚?这类题型才是突出技能考核的题型,这类题型没有标准答案,只要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答这些题时,可以遵循教材上的一些理论思路,也可以突破课本上的理论,大胆创新。

尝试一些实践题。这些题是真实的实践,如:让学生在规定的时期内销售某一种产品,最后看销售结果,同时兼顾销售过程,根据过程和结果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综合评价。

优化各题型间的比例结构。在各题型之间的比例关系上,不同科目应有不同的比例结构。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优化公共理论课题型结构。对于一些公共理论课,可采用选择题和判断题两种题型,至于两者的比例,哪个比例大点或小点都不太重要,甚至都采用两者当中的某一种题型也是可以的。因为对应用型本科学生而言,理论课是理论性强的课程,实操性不强。这些课程内容对学生的要求是“知道”即可,采用上述两种题型可以达到他们学习的效果。

突出专业课题型结构。对于一些专业课,所选题型以及各题型之间的比例关系要突出技能考核的要求。选择题、判断题、案例分析题、实操题的题型都应包括在内,选择题、判断题两部分比重要小点,占30%左右即可,案例分析题、实操题两部分的比重要大点,占70%左右,这样才能突出应用型教育的特点。

综上分析可知,一张试卷上有标准答案的题型、考识记能力的题型、考理论的题型所占比重应较小,没标准答案的题型、考理解能力的题型、考技能的题型相对比重偏大,通过适当的题型及其比例关系达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五、结语

测试作为一种评估手段,能对教学起到积极的反拨作用。校内期末测试作为标准参照性的课程成就测试,对教学质量的监控有着重要作用,制定合理的测试规范能够有效地保证测试的有用性。并且期末测试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实施的好坏对教学的成败有着直接影响。高校应加强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并着力提高其科学性,走出误区,明确测试的性质和目的,保证测试的有效性,并实现其教学功能。只有善始善终地做到这些,高校才可以真正扩大期末测试对教学的积极反拨作用,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选择题题型试卷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单项选择题狂练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数列选择题精选精练
例说速解选择题的几种有效方法
一次函数中的常见题型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