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法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中的应用

2021-11-22 12:09孙兰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小学

孙兰

[摘 要]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设计中引入情境教学法,符合学生学习要求,具有更为显著的调动效果。教师要做好教情和学情调查,为学生推出更多适合的情境设计方案,以提升学科教学品质和效率。角色情境、媒体情境、游戏情境、生活情境、故事情境,都能够对学生形成心理冲击,教师要做出适合的选择,以提升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情境法

[中图分类号] G4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33-0090-02

如今,情境教学法已经被广泛应地用于学科教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中,教师适时地创设生动、活泼、直观的学习情境,能够快速启动学生学习思维,形成崭新教学成长动力。角色情境、媒体情境、生活情境、故事情节、问题情境、游戏情境等,都能够为学生带来学习激发,教师要做出理性选择,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接受实际展开教学设计。小学生年龄较小,对直观情境有更高期待,教师采用情境教法有更强的贴合性。

一、角色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境

所谓角色模拟,属于演绎操作范畴,教师推出课堂演绎活动,让学生借助角色演绎进行情景再现,能够形成重要教学激发。心理健康学科教材中有不少典型案例内容,学生生活中也会遭遇更多现实事件,这些都可以成为课堂演绎的重要脚本素材。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前的创编和排练,都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心灵冲击,特别是参与角色演绎展示的学生,其感知体验会更为深刻,助学效果也会更为突出。如果教师能够与学生一起演绎,担任其中的角色,与学生展开交流互动,其激发作用会更为显著。

在教学六年级心理健康《做情绪的主人》时,教师在课堂导入阶段,在黑板上写出“喜怒哀乐”四个字,邀请四个学生来台上演绎四种不同的表情,当学生进入角色之后,其他学生都忍不住要笑出声来。教师再度邀请学生对这些情绪特点进行深入解析,说说这些情绪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学生进入思考分析阶段,对不同表情的特点和影响进行个性解读。有学生说,不管什么样的情绪,都是人的正常反应,如何消除一些负面情绪,激发正面情绪,这才是最为关键的。也有学生说,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控制情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顺其自然是最为明智的。教师与学生一起互动交流:人的情绪有正面和负面之分,说明情绪的作用呈现差异性,坏情绪需要发泄,好情绪需要保持,都对我们提出崭新课题,如何做情绪的主人,这才是最为关键的。学生针对教师指导,进一步展开深入思考,在多重互动交流中达成一些学习共识,课堂学习顺利推进。

教师利用角色演绎推开教学,给学生提供更多讨论思考的机会。学生现场表演不同情绪,将生活现象进行集中演绎,有效渲染了学习气氛,将学生带入特定学习情境之中。学生平时对情绪表现不是很在意,教师利用课程展开教学推进,引发学生高度关注。成功塑造健康的心理,需要健康的情绪支持,教师从专业角度展开引导,让学生自行讨论达成共识,这是最为自然的教学设计和操作,其教学效果极为显著。情境教学方法有更广泛的用途,教师需要有优化意识,对角色情境展开创新设计,以提升教学启动效果。

二、媒体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思维

教师运用媒体展示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信息,能够对学生心理造成最直接的冲击,形成重要教学激发动力,这对全面提升学生学习品质也有一定帮助。在心理健康学科教学中,教师借助媒体展开对应设计,需要关注学生心理基本诉求,对教材内容进行贴合性对接,以提升激发效果。特别是视频的应用,能够鲜活地展示生活情境,还能够演绎生活故事,详细解读生活案例,对一些人物心理进行深度的解析和展示,对学生心理形成多重冲击,其助学效果更令人期待。

在教学《欣赏我自己》这节内容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绘画信息:这是从美术老师那里找到的作业,是同学们的自画像,通过觀看这些绘画作品,对其形象进行“相面”分析,从外貌上能够看出其性格特点吗?学生饶有兴致地观看这些绘画信息,教师邀请部分学生自我介绍,根据绘画特点做剖析,说说自己的优点有哪些。学生积极响应,其介绍虽然比较含蓄,但能够表达出一些内容。有学生说,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平时喜欢思考,不喜欢热闹的场面,老师和家长都说我是“乖乖女”。教师给予肯定评价,并要求学生从自己的优秀表现介绍自我。学生参与兴趣很高,其展示解读也呈现多元化。“我虽然比较开朗活泼,但不会随便违反纪律,这应该算是‘阳光少年吧。”“我平时喜欢研究一些小玩意,在家里也制作了一些小工具和玩具,这算不算小发明呢?”教师参与学生讨论,课堂学习进入良性氛围之中。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美术作业,成功引导学生对自我优秀表现进行重点展示,将学生引入特定学习环节。学生对自身的客观分析,从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以往的认知,这对学生自身带来的心理冲击是剧烈的。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评价,给学生提供更多确认自己的机会,自然能够赢得更高认同。学生对媒体信息有特殊敏感性,教师准确设计和组织,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媒体的助学作用,让学生顺利进入到深入思考和讨论环节,并在对应学习体验中形成学科成长动力。

三、生活情境,强化学生感知体验

学生生活体验内容丰富多彩,教师情境设计要提升对接性,投放生活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生活现象、讲述生活经历等,都能够形成学习激发和调度。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要对学情有一定了解,围绕学生生活认知基础实际做出对应设计和组织,才能带来更多信息反馈,自然建立学科激发点。

在教学《健康上网快乐多》时,教师先要求学生介绍生活中的上网经历,学生展示热情很高。有学生说,平时都是利用智能手机上网的,在网上可以做很多事情,我最喜欢的是玩网络小游戏,这些游戏真是太好玩了。也有学生说,我会利用网络购买一些学习用品,包括绘本图书等,网购价格较便宜,还能够直接将东西送到家里,真是太方便了。还有学生说,我利用网络大多是帮助爷爷搜集一些重视鲜花的技术信息,爷爷种植了一大批鲜花,但技术经验都不足,他不会上网,我常常帮助他搜集一些信息。教师要求学生对这些上网案例进行具体的评价,哪些上网是快乐而健康的,哪些上网是不健康的。学生开始热议,很快就给出一些比较统一的认识:玩网络游戏的确能够带来快乐,但很容易陷入网瘾,一旦上瘾,便是不健康的。利用网络购买商品是生活应用,健康指数很高,但也不能过度消费。帮助家人搜集有价值的信息,这是最为健康而又快乐的上网。教师对学生讨论情况进行全程监控,针对学生观点阐释给予更多鼓励。

学生有丰富的上网经历,教师对此很清楚,针对学生生活经历实际做出设计,顺利启动学生学习思维。学生主动介绍自己的上网经历,将学习推向深入。教师要求学生对不同上网形式进行客观评价,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迪,上网早已成为学生生活常态,一旦接触到这个内容,自然能够赢得学生的积极回应。教师先让学生展示自我经历,将学生带入学习环境之中,然后进行对应引导,促使学生顺利进入到深度探究环节,自然形成学习亮点。生活化情境有更高对接性,其助学作用更令人期待。教师占据信息制高点,需要做出科学而合理的设计,以提升教学适配性。

四、故事情境,促使学生认知内化

小学生大多比较喜欢听故事,特别是生动、有趣的故事,教师要针对学生心理展开故事素材搜集,利用多种助学手段展开故事讲述,用故事启迪学生心灵,让学科教学顺利启动,学生学习自然发生。无论是什么样的故事,只要能够有效启动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展开自省检查,这样的设计就是有价值的。故事往往是虚构的,但其寓意却是深刻的,具有现实教育意义,教师借助故事推开教学程序,能够获得极为丰富的助学效果。

在教学《一寸光阴一寸金》这节内容时,教师先为学生讲述了一个小故事:我们都知道齐白石是大画家,却不知他是多么勤奋,特别是珍惜时间这个方面,他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据说他十五岁那年,有一天上午没有作画,便感觉特别不安,于是写下这样的文字:昨日大风,心绪不安,不曾作画,今朝特此补充之,不教一日闲过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学生开始了思考,并很快就有感觉。“勤奋惜时是一切成功者的必备素质,没有人能够随便成功。”“齐白石的成功是靠珍惜时间训练出来的,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其精神。”“我听过洗砚池的故事,王羲之之所以能够成为书圣,是因为他勤奋惜时,能够将一池清水染成黑色,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啊。”教师对学生的一些个性见解给予高度评价,学生顺利进入到课堂学习情境之中。

教师以故事启动,让学生对这个小故事进行评价,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学生不仅对这个故事进行深入评价,还能够联系到其他故事,将学习推向深入。学生对故事有更真切的感知和体验,教师利用故事进行导入是最为明智的选择。故事选择时,需要切准题意,还要观照学生心理,这样才能形成最佳调度效果。如果能够让学生参与故事讲述,其助学效果会更好。学生占有更丰富信息资源,教师课前做出必要的布设,学生会快速进入到信息搜集过程之中,并在相关操作中建立学科认知。教师利用故事展开情境设计,其助学效果是极为显著的,契合学生学习心理。

學生对情境教法有特殊敏感性,教师要有对接观照意识,及时推出角色情境、媒体情境、生活情境、故事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直观信息,以顺利启动学生学科思维,形成崭新学习激发动力。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教学情境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接受实际,特别是其心理诉求,应该是学科教学设计的重要参数,利于情境展开对应激发,从心理角度形成调度,这样的操作才能够带来预想的效果。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小学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