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
摘 要: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医院收治的7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依据随机抽签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上加入人文关怀理念,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护理满意度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程度,效果显著。
关键词:冠心病;人文关怀理念;护理效果;焦虑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4-00-02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属于缺血性心脏病。冠状动脉为心脏提供血液,如果发生粥样硬化,不仅会使血管管腔发生狭窄或堵塞,还会引起心脏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心肌出现缺血、缺氧或坏死等现象,从而引发胸痛、胸闷等不适症状[1]。冠心病多见于老年人,老年冠心病患者由于自身年龄的增大,在治疗期间易出现身体和心理方面的不适。因此,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2]。本研究旨在探讨人文关怀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医院收治的7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依据随机抽签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男15例,女20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72.32±2.83)岁;病程2~15年,平均(8.5±2.31)年。研究组男16例,女19例;年龄61~81岁,平均年龄(71.71±2.87)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8.62±2.01)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納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加入此次研究;研究对象均由医院专业医师确诊为冠心病;年龄在60岁以上。
排除标准:有严重脑血管意外及其他急性感染者;恶性肿瘤者;智力发育不正常,不能主动配合治疗工作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模式,护理重点是遵医嘱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措施,并对患者进行常规用药指导,向患者简单介绍治疗相关流程等。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人文关怀护理理念进行护理,具体措施包括:创建专门的护理小组,培训护理人员此种护理模式的有关知识,完善护理服务礼仪和规章制度体系,提高护士的专业素养,从而实现患者的各种需求。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及操作水平。通过对患者的病情特点、家庭、心理情况进行了解,给予患者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多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创造稳定且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将人性化的观念嵌入到日常护理工作中。做好病房清洁,保证病房内空气流通,调整温度、湿度适宜,创造环境更好的病房及治疗环境。向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宣传,以关爱、和蔼的态度对患者进行鼓励和安慰,嘱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在遵医嘱的前提下,在患者出院前后对其进行康复指导,并发放健康手册,对患者的健康情况进行记录。掌握患者药物过敏史,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对药物进行核对,以免发生过敏,严格观察服用药物后的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应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
1.4观察指标
采用医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评估满意度,包括服务态度、护理人员行为、就诊环境、操作技术4个方面,每项20分,共80分,分数越高说明护理满意度越高。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评估焦虑程度,总分56分,分数越高说明焦虑情况越严重。根据医院自行研制的问卷评估两组治疗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3个标准,总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服务态度、护理人员行为、就诊环境、操作技术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前后HAMA评分比较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冠状动脉是向心脏提供血液的重要动脉。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会引起冠状动脉的管腔发生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出现缺血、缺氧或是坏死,从而出现胸痛、胸闷等不适症状。冠心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人群。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近年来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患病率加速增长[3]。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期间,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疾病对患者生命的威胁。护理的本质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关怀和照护。现代护理学所倡导的“全人照护”护理概念更是强调护理工作应涵盖人的价值和尊严,维护患者的身体、心理、社会及心灵的完整。人文理念与人息息相关,包括生活方面、尊严方面、生存方面等[4]。该护理模式是将患者作为主体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这种护理模式不但是当今医院内对护理模式的要求,还是建造相互信赖和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将这种护理模式贯穿于老年患者的治疗全程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从整体上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改善治疗效果[5]。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程度,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顾惠英.个性化人文关怀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感知控制的影响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27(S2):160-162.
[2]黄凤梅.人文关怀在老年冠心病康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价值研究[J].智慧健康,2019,5(33):175-176.
[3]张娜彬,郑霞.人文关怀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9,9(20):66-68.
[4]徐莉,苗慧荣.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及价值分析[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8,40(S1):324-326.
[5]孟春娥.人文关怀在老年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9):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