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何需要认同

2021-11-22 00:57
新传奇 2021年44期
关键词:中心主义刻板维度

人们为什么喜欢加入某些群体?因为在群体中能满足归属的需求,并从中维持或提高自尊与自豪感。如果我们认为所在群是优秀的,那么,我们也会认为自己是优秀的。

为什么淘宝卖家总要刷销量、刷好评?为什么在网络上90后喜欢用火星文(大量使用同音字、特殊符号来表音的文字),00后喜欢用字母缩写?为什么粉丝会为明星积极声援,不同明星粉丝间会相互掐架?这些现象都可以用社会认同理论来解释。

“我群中心主义”

研究发现,哪怕是随机分配形成的、没有利益冲突或预先存在敌意的群体,人们也会分给自己的群体更多资源。这种认知分类,让我们主观上认为自己与他人形成了一个共同体,从而产生认同感。社会心理学家泰费尔认为,社会认同的产生,有三个基本心理过程:

一是社会分类。我们认识一个人时,喜欢自动将其归为某一类人。一旦我们把人分为不同群体,就很容易在特定维度上夸大群体内部的相似性和群体之间的差异性,这种高估客观事物特征的现象,被称为“增强效应”。它会形成“我群中心主义”,认为自己所属群体优于其他群体,进而排斥和否定其他群体。同时,它也会造成“外群同质效应”,认为内群性质更为多元化,外群具有相同性质。

二是社会比较。社会比较理论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汀格提出。他认为,人们有一种评估自身能力和观点的需求,即需要确认自己信仰、观念和能力的真实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通常会与客观事实进行比较。比如,用鸡蛋碰石头,发现石头更坚硬。泰费尔认为,群体之间的比较是群体成员获得认同的主要方法,而社会比较是指把自己所属群体与其他群体在权力、声望、社会地位等方面进行比较。人们会倾向于对自己所属群体进行积极评价,而对其他群体进行消极评价。

三是积极区分。在进行群体比较时,人们有将特异性最大化的倾向,也就是让群体之间在尽可能多的维度上作出区分。区分的目的,是要内群在一定维度上保持或获得相对于外群的优越性。每个人都希望获得积极评价,从而让自己归属于声望较高的群体。通过积极区分群体特异性,强调内群表现优越的维度,内群得到了相对于外群更积极的社会认同和自我评价,这种评价也提升了自我价值和自尊。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社会认同理论让我们知道,仅仅是感知到被归入某一群体,就能让我们产生内群偏好和外群偏见。这会引发什么现象?

一是提供积极的自我概念。社会认同有去个人化的作用,群体成员会根据群体成员的身份,而非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和评价自己,拥有一种“我们”的感觉,能增强自我概念。人们为什么喜欢加入某些群体?因为在群体中能满足归属的需求,并从中维持或提高自尊与自豪感。如果我们认为所在群是优秀的,那么,我们也会认为自己是优秀的。需要注意的是,群体强调共同信念和共同命运,关注个体和群体的共同发展目标。如果自我边界和群体边界模糊时,个人就会愿意为群体目标战斗或牺牲,但也容易出现极端恐怖行为,比如自杀式恐怖主义。

二是产生偏见与刻板印象。人群一旦分类,偏见必然产生,正如“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们常把偏见与刻板印象混用,但它们并不同。偏见是对一个群体及其个体成员进行负面预判,是一种态度,是情感、行为倾向和信念的结合物,它容易导致歧视行为。而负面评价是偏见的标志,多源于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一种概括表述,可能并不准确。比如男人理性,女人感性;外向的人喜欢社交,内向的人喜欢独处。刻板印象有时能让我们快速认识世界和预测他人的思考和行為方式,并快速作出判断及决策。但如果刻板印象是过度概括或偏见,就会出现问题,比如“男生数理能力天生比女生强”的刻板印象,会影响女孩的学习兴趣和未来职业选择。

三是进行模仿学习。我们会设法加入自己认为优秀的群体,认为自己拥有或者努力去拥有这个群体成员所具有的美好品质特征。所以,我们会以群体成员为榜样进行模仿学习。如果这个榜样是好的,可以激发自我效能感和上进心,促使群内成员共同进步。但如果这个榜样是不好的,则会产生负面作用,比如校园霸凌等。

四是引发群体竞争和冲突。实验发现,“我群中心主义”容易引发对外群的敌意,它让人坚定地归属于自己的群体,排斥否定其他群体,进而引起冲突。(《财新周刊》)

猜你喜欢
中心主义刻板维度
十宣放血疗法在自闭症刻板行为治疗的临床观察
基于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的古典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型探讨
中性自由
环境哲学视域下的人类中心主义辨析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试论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
西方中心主义遮蔽西方之乱
An Eco—crit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flicts in the Poem “Sn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