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气雾混流风幕防烟装置的研究与应用

2021-11-22 05:40:20赵志鹏彭伟石威邹浩安徽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消防界(电子版) 2021年20期
关键词:混流气雾水雾

■ 赵志鹏 彭伟 石威 邹浩 安徽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2020年1—10月间,共发生火灾19.6 万起,相当于每两分多钟,就有一起火灾发生,火灾仍然是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威胁最大的一种灾害。当发生火灾时,火灾烟气的高温和毒性是致人伤亡的直接原因,烟气中固态微粒的遮光作用会降低能见度,影响人员逃生,因此火灾烟气对人员生命安全构成的极大威胁。现有的火灾防烟方式有防火门、防火卷帘、前室机械排烟、前室机械加压、走廊排烟、空气幕防烟、细水雾型水雾防烟等。防火门和防火卷帘的功能单一且完全密封较为困难并且为刚性阻断,给逃生人员和消防人员的进出带来严重的阻碍作用;前室机械排烟会使烟气扩散蔓延至楼梯间,不利于人员的安全疏散;前室机械加压、走廊排烟由于使楼梯间、前室维持足够的正压较困难,在实际应用中难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大量的新鲜空气流入会助长火势,并且需要较大的送、排风系统,占用较大的建筑空间,增加了建筑成本空间的占用;利用防烟空气幕阻挡烟气一方面会造成烟气堆积,烟尘固体颗粒的遮光作用对能见度的衰减会引发恐慌,另一方面容易将烟气吹至建筑下部空间、打破火灾烟雾的自然分层,易造成次生灾害;细水雾型水雾防烟效果好但会影响人员逃生的视野。各类防烟方式的应用都有其局限性。

基于此,将空气幕防烟和细水雾型水雾防烟两种方法相结合,研究气雾混流风幕防烟技术并设计多功能防烟装置,实现火灾防烟功能与日常净化空气功能相结合,能更好地解决火灾防烟问题。

一、气雾混流风幕防烟技术原理

(一)防烟原理

气雾混流是由空气和水雾颗粒组成,水雾颗粒与高温烟气相遇后会发生热量交换,水雾颗粒从热烟气中吸收的热量,水雾的吸热作用降低了烟气温度,并导致热浮力衰减,从而使烟气失去了水平蔓延扩散的动力源。水雾颗粒和烟气粒子相遇会发生凝并,形成水滴和炭黑粒子团,炭黑粒子团在重力和水雾颗粒的作用下沉降,改变了烟尘粒子的运动轨迹。

图1 气雾混流捕集烟尘粒子示意图

火灾中,烟气在水平方向扩散的流动速度约为0.3 ~0.8m/s,防烟装置产生垂直向下的气雾混流风幕的速度在8 ~12m/s,远大于烟气的流动速度,能在设置截面上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气雾混流幕墙,幕内外压力差来阻止横贯射流面的气体流动,从而有效地减少空气幕两侧区域的质量、组分与能量交换,烟气与之相遇后随气雾混流风幕偏转,从而烟气被气雾混流阻截。

(二)模拟分析

用FDS 模拟在存在与不存在气雾混流风幕的条件下高层建筑条形走廊的火灾过程,对比分析烟气传播规律,通过比较关键位置处的温度、二氧化碳体积分数,评估气雾混流风幕的防烟效果。图2 和图3 表明,当存在气雾混流风幕时,走廊内的温度和CO 体积分数都明显下降,可见气雾混流风幕可用于解决火灾防烟的问题。

图2 存在与不存在气雾混流风幕时走廊温度变化情况

图3 存在与不存在气雾混流风幕时走廊CO 体积分数的变化情况

二、送排风方式选择

传统空气幕防烟研究中,多采用单吹式,气流由上而下送出,实现烟气的阻隔。利用流体力学模拟软件Fluent模拟利用单吹式空气幕与吹吸式空气幕阻挡烟气扩散的火灾过程,对比分析的烟气传播规律。图4 表明,这种空气幕一方面不仅易发生卷吸,防烟效率低,而且送风量大、容易将烟气吹至建筑下部空间、打破了火灾危险地区烟雾的自然分层,易造成次生灾害。另一方面单纯利用空气幕阻隔烟气,会导致烟气堆积,烟尘固体颗粒的遮光作用会导致能见度的衰减,不利于人员逃生。因此,单吹式空气幕防烟是以幕墙火灾侧环境条件恶化为代价的,故不宜采用。

图4 单吹式空气幕阻挡烟气扩散云图

该技术采用吹吸式空气幕的方式,即在上方设有吹风口,正下方设有排烟口。图5 表明吹吸式空气幕阻断能力更强,且克服了单吹式空气幕打破了火灾危险地区烟雾的自然分层的弊端,通过在气雾混流风幕的下方设置排烟口,可使烟气被阻挡后及时从下方排风口处排出,不会影响人员逃生的视野。故本技术采用吹吸式空气幕,吹吸式气雾混流风幕防烟不会破坏幕墙火灾侧环境条件,阻断能力更强,从而获得较高的防烟效率。

图5 吹吸式空气幕阻挡烟气扩散云图

三、多功能气雾混流风幕防烟装置及技术实施

(一)防烟装置设计

多功能气雾混流风幕防烟装置结构,如图6所示。

图6 多功能气雾混流风幕防烟装置结构图

其主要结构包括:包括外壳、电机、叶轮、挡风板、过滤块、储水箱、控制盒、烟雾报警器、超声波雾化器、混合室、排气室、过滤室。

①烟雾报警器实时检测烟雾浓度;②蓄水箱储存一定量的水,为雾化提供水源;③超声波雾化器可发出高频谐振,产生水雾颗粒;④电机为叶轮提供动力;⑤挡风板调节气流走向,实现不同工作状态的转换;⑥混合室将空气与水雾充分混合,形成气雾混流;⑦排气室将气流排出形成风幕;⑧过滤室将空气进行层层过滤,净化空气;⑨控制盒实现装置的远程操控。

(二)除尘技术实施

一种多功能气雾混流风幕防烟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前侧设有进风口,外壳底部设有储水箱,外壳内部设有用于气雾混合的混合室。混合室下侧设有蓄水池,混合室与蓄水池之间设有通风口,储水箱通过自动补水阀与蓄水池相连接。蓄水池内有少量的水,液面下设置有超声波雾化器,超声波雾化器可发出高频谐振,将水分子打散成小分子云雾,小分子云雾从通风口进入混合室内。混合室内固定安第二电机和搅拌叶轮,第二电机带动搅拌叶轮转动,将混合室内的空气与小分子云雾充分混合,混合室与排气室通过出风板连通,排气室下侧设有出风口,排气室内固定安装第一电机和风机叶轮,第一电机带动叶轮转动形成负压,使空气与小分子云雾进入混合室内,并从排气室下侧的出风口处排出,形成一道气雾混流风幕,阻挡火灾烟气扩散。其次,通过调节挡风板关闭排气室下侧的出风口,使空气经过滤室后排出,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其中,蓄水池的底部安装有超声波雾化器,超声波雾化器设置在蓄水池内的液面以下,超声波雾化器可产生高频谐振,将液态水分子结构打散而产生水雾颗粒,水雾颗粒在负压的作用下通过通风口进入混合室内。第二电机驱动叶轮转动,形成负压使空气从进风口进入混合室内,与混合室内水雾颗粒混合后进入排气室,最后从出风口被排出形成一定速度的气雾混流风幕,出风口处设有挡风板,用来调节出风口的角度。控制盒内设有PLC 控制器和无线通信接收模块,PLC 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连接,通过控制盒内的PLC 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实现装置的启动。无线通信接收模块与远程遥控器上的无线通信发射模块配合,可以实现装置的远程控制。

四、气雾混流风幕防烟技术特点

(一)高效阻挡烟气扩散

防烟装置产生一定速度的气雾混流风幕,通过幕内外压力差来阻止横贯射流面的气体流动,从而有效地减少空气幕两侧区域的质量、组分与能量交换,阻断火灾烟气扩散。由于水雾颗粒有捕捉烟尘粒子尘和降温的作用,气雾混流风幕的防烟效率大大提高。

(二)有效阻隔区域的温度

气雾混流风幕能有效阻隔火场区域的高温,水雾颗粒密度大、速度高,可以快速地吸收火场的热量。

(三)解决消防设备使用率低的难题

防烟装置实现了日常净化空气功能与火灾防烟功能相结合,成本降低,提高了防烟装置的使用率,便于市场推广。

五、结语

通过对气雾混流风幕防烟技术的研究,针对传统防烟技术防烟效率低、消防设备功能单一、使用率低、维护成本高等弊端,设计了一种多功能气雾混流风幕防烟装置,通过该装置及相关技术能有效阻挡火灾烟气扩散。

(一)通过气雾混流风幕阻挡烟气扩散,可高效阻隔高温烟气的蔓延,延长人员疏散时间且不影响人员的自由出入。

(二)该技术采用吹吸式空气幕的方式,通过设置排烟口来提高空气幕的阻断能力,并避免破坏火灾烟气的自然分层与烟气堆积,有利于人员逃生。

(三)防烟装置实现了日常净化空气功能与火灾防烟功能相结合,提高了防烟装置的使用率,且无须定期维护,成本降低,有利于市场推广。

猜你喜欢
混流气雾水雾
细水雾灭火系统对油池火抑制效果研究
导叶式混流泵空化特性优化研究
大电机技术(2022年4期)2022-08-30 01:39:14
高比速混流泵叶轮切割特性分析及试验研究
大电机技术(2022年2期)2022-06-05 07:28:58
废弃气雾罐回收装置的机械结构设计
机械工程师(2021年8期)2021-08-19 03:52:16
工厂化蔬菜气雾栽培技术
高压细水雾在龙洞水电站变压器消防的应用
混流装配线第二类平衡问题优化研究
舰船细水雾红外隐身技术及其试验研究
气雾栽培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长江蔬菜(2014年1期)2014-03-11 15:09:54
基于Flexsim的随机混流装配线平衡设计与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