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

2021-11-22 05:22范健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20期
关键词:肠梗阻腹腔直肠癌

范健

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患者病情进展,会逐渐出现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腹泻等症状。近些年来,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目前已经成为威胁到我国国民健康水平的一项严重性疾病。结直肠癌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及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和精神负担[1]。开腹手术治疗在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可以获得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但是该手术方式给患者带来的伤害较大,患者容易出现肠梗阻等不良症状,对患者预后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为此,探索更有效安全的手术治疗方式意义重大。本研究主要以结直肠癌患者为对象,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应用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20年9月诊治的90例结直肠癌患者开展试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参照组45例和研究组45例。参照组男23例,女22例,平均年龄(55.18±6.39)岁;研究组男24例,女21例,平均年龄(56.06±6.1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经病理检查确诊为结直肠癌患者;肿瘤尚未进入到其他组织器官患者;签署本研究知情书患者。排除标准[2]:同时患有精神类疾病患者;同时存在有严重器官功能障碍患者;存在沟通、交流障碍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术前8 h进行禁食处理,于术前6 h进行禁饮处理,为患者做好胃肠道准备工作,给予患者气管插管以后为其展开全身麻醉处理。

1.2.1 参照组 该组患者给予开腹手术治疗,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体位,在患者的腹直肌上方适宜位置处做切口,切口长度约为10 cm,对患者腹腔进行探查,观察患者有无出现腹水、原发肿瘤、肝脏占位以及其他受累脏器等现象,对患者血管进行高位结扎处理,对患者的淋巴结进行清除,游离患者的肠管,将其脏壁层筋膜分离,将标本切除,为患者常规放置引流管,关腹处理。

1.2.2 研究组 该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确保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指标为10 mmHg,应用腹腔镜探查患者腹腔,在对肿瘤所在位置进行确定的同时,观察患者有无发生腹腔转移、淋巴结转移等现象。于患者腹主动脉前方存在的腹膜处做切口,顺着腹部主动脉方向逐渐向上进行逐步分离,在患者的十二指肠下缘处停止分离。以腹腔镜为导视,在其视野下对患者的下行血管进行结扎,对患者的直肠进行游离处理,切换患者肿瘤,在切除患者肿瘤的过程中,可以同时清除患者肿瘤周围存在的淋巴结[3]。在确保患者肿瘤切除完毕和淋巴结清除干净以后,对小切口进行关闭处理,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患者的腹腔,对患者腹腔进行仔细检查,在确保其不存在出血现象以后,关闭患者腹腔。在实际腹腔镜手术展开过程中,需要将腹腔镜尽可能地放置于患者的脐周处,便于对患者的肠胃粘连情况进行更好地探查,对于存在大面积粘连组织的患者来说,需要先采取分离钳或者是超声刀对粘连现象进行解除,对存在束带粘连的患者来说,需要采取电钩或者是电凝剪对其进行切开处理[4]。

1.3 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手术效果:观察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三项指标均与手术效果成反比;评估两组预后效果:观察记录两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肠蠕动时间、恢复日常活动时间和恢复正常饮食时间,四指标均与预后效果成反比;评估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记录两组发生切口脂肪液化、下肢静脉血栓、吻合口漏和感染的例数,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评估两组术后肠梗阻发生情况:观察记录直肠癌、结肠癌发生肠梗阻的例数,对比两组肠梗阻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效果比较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研究组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效果比较()

表1 两组手术效果比较()

2.2 两组预后效果比较

两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肠蠕动时间、恢复日常活动时间和恢复正常饮食时间比较,研究组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预后效果比较(d,)

表2 两组预后效果比较(d,)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有2例发生切口脂肪液化、下肢静脉血栓、吻合口漏和感染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44%;参照组有8例发生切口脂肪液化、下肢静脉血栓、吻合口漏和感染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7.78%;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0,P=0.044)。

2.4 两组术后肠梗阻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有1例直肠癌肠梗阻、2例结肠癌肠梗阻,肠梗阻发生率为6.67%;参照组有6例直肠癌肠梗阻、6例为结肠癌肠梗阻,肠梗阻发生率为26.67%;研究组的术后肠梗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59,P=0.004)。

3 讨论

结直肠癌在临床上有着非常高的发病率,有具体研究显示,就我国所有恶性肿瘤病死率来说,男性结直肠癌患者位居第5位,女性结直肠癌患者位居第6位,其中尤以老年人最为常见[5]。目前结直肠癌患者在临床上尚未给出明确的发生机制,但是经过长时间的临床观察发现,该病的发生可能与低纤维、高肉、高脂饮食等密切相关,同时肠道息肉、肠道慢性炎症刺激等也是临床上致使结直肠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有部分患者认为该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所关联[6]。早期结直肠癌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在患者肿瘤逐渐增大的情况下,患者会表现出食欲不振、排便增多、体质量下降等临床症状,严重情况下还有可能出现便血等症状[7]。开腹手术治疗是结直肠癌患者常见的临床治疗方式,该方式能够获取到一定程度的临床疗效,但是其手术操作时间比较长,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出血量比较多,给患者身体带来的损伤较大,患者的预后会受到影响,不利于患者康复[8]。同时开腹手术治疗患者术后非常容易出现并发症,患者发生肠梗阻的概率较高。随着其在结直肠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及医疗事业的大力发展,该治疗方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难以满足当下人们对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出来的要求[9]。

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安全性、高效性、便捷性等优势,近些年来,该方式已经开始逐渐取代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方法,成为结直肠癌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的首选方法[10]。肠梗阻是在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人们普遍关注的一项问题,肠梗阻发生的机制主要为人体内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在异物刺激下会进一步形成的大量的炎性因子和细胞因子,容易致使患者出现胃肠道粘连等不良现象,从而引发肠梗阻。肠梗阻的发生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水平,是临床上导致结直肠癌患者出现死亡的一种重要因素,基于此,相关医护人员在为患者展开临床治疗之前,需要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对在手术过程中,患者腹腔出现感染的情况进行预防,同时相关医务人员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缝合切口之前,需要应用0.9%氯化钠溶液对患者腹腔进行反复多次的冲洗,以避免患者腹腔出现细菌滋生等情况[11-12]。在腹腔镜导视下,展开结直肠癌临床治疗,手术视野良好,相对比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来说,该治疗方式需要的时间更短,患者腹腔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会明显降低,从而给患者带来的损伤会比较小,患者发生肠梗阻以及其他术后并发症的概率要更低,通常情况下能够获取到更显著的临床疗效[13]。在为结直肠癌患者展开腹腔镜手术治疗之前,需要做好一系列手术评估工作,对于部分伴有严重性病变、肿瘤直径比较大、对腹腔镜手术和气腹耐受力比较低的患者来说,需要优先考虑其他治疗方式。总的来说,腹腔镜具有放大效应,可以更好地观察到患者的解剖组织结构,在治疗过程中不会与患者的肿瘤产生直接接触,临床安全性更高[14-16]。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肠蠕动时间、恢复日常活动时间和恢复正常饮食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术后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说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应用有利于优化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有利于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给予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手术效果,促使患者快速恢复各项功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和术后肠梗阻的概率,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肠梗阻腹腔直肠癌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褪黑素通过抑制p38通路减少腹腔巨噬细胞NO和ROS的产生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